一场革命打断了一场爱
-看电影《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名声太大了,但凡谈起苏联文学,《日瓦戈医生》就不能不被提及。也许从来没有看过原著,但仍然知道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是以异议文学而出名的,有关介绍和评论,大抵都是说该作品以日瓦戈医生的个人命运反映了那场革命的不人道。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由大卫•里恩执导。电影画面、音乐、场面依旧激情澎湃、震撼人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技术层面上,今天的电影长进并不明显,虽然今天的电影有高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和数码技术作支撑。看来,电影的功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导演,而不是其它花里胡哨的技术。
该片获得奥斯卡十项提名,获得五项大奖。直到如今,它还是电影世界里一个沉甸甸的经典。
看这个影片,不要带太多的先入之见,不要受之前看过的形形色色的评论介绍的印象的影响,不要贴上异议影片的标签。要以一种超意识形态的心态走进电影院,以平和的眼光去打量影片。总而言之,不要被既成的观念和视角所污染。
日瓦戈医生是一个充满慈爱的人,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这种职业精神也赋予了他的禀赋,让他充满了博爱。不管白军,还是红军,只要受了伤,就是他保护的对象。这种泛爱情怀也让他真诚地把爱挥洒给妻子和情人。
俄国革命不合时宜地进入了日瓦戈医生的生活中,或者说,日瓦戈医生不巧遭遇了俄国革命,于是,他的情爱就饱受折磨,最终丧失殆尽。俄国十月革命的宏大进程就这样碾碎了一个人的私人生活。
妻子怀孕以后,日瓦戈医生到情人那里作别,决定洗心革面,从此了断这层关系。但就在策马回家的路上,又被军队抓了壮丁,迫他当随军军医。当他从战场上逃出,在冰天雪地里日夜跋涉回到家乡,情人还在,但妻子已经带着孩子回到了莫斯科。看起来,他就要宿命般跟情人娜拉过日子了,不料麻烦又来了。他只好砸破窗户的玻璃,无望地看着娜拉坐的马雪橇消失在雪原上。
当然,原作和据此改编的电影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这场革命是丑恶的。日瓦戈医生豪华的住宅在革命中被瓜分,偌大的私宅一下子成了大杂院,私人物品也随便被人攫取。他们回到遥远的老家,曾经堂皇的别墅也遭到查封,变成一个荒弃的大冰窟。革命从物质上把日瓦戈医生一家送入绝境之中。
共产主义革命之所以饱受诟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对私有财产的否定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宗明义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 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现在这个世界上,连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写入宪法了,当初的主旨正在轻悄悄地被修正,再来看《日瓦戈医生》的所谓异议,也不以为异议了。
” 60年代在东西方都是一个解放的年代,女权主义在那时盛行,所以可以理解女权主义们对本剧日瓦戈医生的抱怨。“
那时代是女性解放运动, 到70年代末, 女性主义兴起, 今天还是女性主义时代。
今天的外遇, 二奶等词, 很流行啊 !
对当时的年代很反感 ???
不是吧, 不是只是当时的年代,今天也一样吧 !
去看看外嫁女怎说中国男人。
装模作样,自以为是 - 你评论中最后这两个词放在你自己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俄罗斯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举世无双。小说《日瓦戈医生》只是其中之一。俄语在词汇,语法的缜密,音调,节奏的优美,表现力的深厚等等方面,是很多其它语言不可比拟的。
这个族和日本人属一类,甚至还不如。野蛮,贪婪,装模作样,自以为是。
同爱。
克里斯蒂是很美,有种独特的气质。
60年代在东西方都是一个解放的年代,女权主义在那时盛行,所以可以理解女权主义们对本剧日瓦戈医生的抱怨。
对当时的年代很反感
谢谢分享!
朱莉·克里斯蒂好美啊!那个年代,好多妈妈因为喜欢她演的Lara,给自己的女儿也取名Lara.
我的博客里也有关于这部小说、片子、电影音乐的材料: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2&postID=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