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木屋

从我记事起最疼我的人是外婆,我最怀念的是外婆的木屋。
正文

洛杉矶的中国女人(序)

(2009-05-10 15:38:49) 下一个

           

何镇邦

2007年秋冬时节,我应邀再度访美,在洛杉矶逗留近两月,同洛城华文作家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在洛城认识的华文作家中,就有刘加蓉女士。她生于长于天府之国,也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活过,下过乡、插过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移民到美国,做过车衣女工、护理工、光纤通讯和礼品店收银,也在家里做过小吃生意,她的经历相当丰富。由于从小喜爱文学,加上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历,于是在艰难的工作之余,有限的业余时间里,进行文学创作。前几年完成长篇处女作《幸福鸟》,出版后反响颇为强烈。我先是拜读她这部带有自叙传记性质的长篇处女作《幸福鸟》,继而又读了她长篇近作《洛杉矶的中国女人》的初稿。《洛杉矶的中国女人》记述一个叫叶秀的中国女人来到美国洛杉矶后的一段生活经历,主要是她的一段充满幸福与辛酸的婚恋经历,当然也涉及其他一些平凡的中国女人在洛杉矶的生活遭际。读后颇为感动,以为它乃是《幸福鸟》的续篇或姊妹篇,仍然带有自叙传记性质。关心《幸福鸟》中女主人公命运的读者,可以从刘加蓉女士的这部新作中找到她的新的足迹。但读完初稿后,感觉纪实成分多,写到的中国女人也过多,笔墨分散,于是建议她再写一稿,把故事集中在叶秀与钟援朝婚恋这一主线上,适当地虚构,使作品更像小说些。加蓉女士虚心听取了我和别的初读者的意见,认真修改了一稿,并于两个多月前发到我的邮箱中。这两天,在准备南下参加福建一个文学艺术节和其它文学活动离京前夕,读了《洛杉矶的中国女人》的修改稿,觉得作者做了大量整合与融合的工作,不仅使作品的结构紧凑严密了,也使故事的主线突出了,人物形象鲜明了。我对此修改稿还是相当满意和赞赏的,于是在它付梓之前,践约为之作序。

《洛杉矶的中国女人》以叶秀和钟援朝的婚恋故事为主干,写了他们从认识、结婚到协议离婚,以至钟援朝受伤残废后叶秀仍主动担负起照顾他生活的情景。叶秀是一位移民美国多年并且入了籍成为美国公民的普通女工,有过伤心的婚史;钟援朝离了婚到美国留学,毕业后签证已到期,如不能取得绿卡,只好回国。在这种情况下,钟援朝经人介绍认识了叶秀,并急于结婚、以便取得身份。他们很快结婚了,叶秀还把钟援朝留在国内的儿子小亮申请移民到美国,一个新的四口之家(叶、钟夫妇加上叶秀的儿子吉米、钟援朝的儿子小亮)组成了,一个一米八二的黑铁塔般的大汉同一个只有一米五四的小鸟依人般的娇小女人结为伉俪。他们的生活中有过甜蜜与浪漫,但更多的是各种磕碰与磨擦,最后不得不分手。钟援朝是为了解决身份找叶秀结婚的,他又比较自私和吝啬,但他不是坏人;叶秀忍受了生活中的各种委屈,为了维护这个家做出种种牺牲,包括辞去在矽谷的光纤公司那份待遇比较优厚的工作回洛杉矶,就是为了不让这个家散掉。最后,当她与钟援朝不得不分手之后,得悉钟援朝受伤住院并残废之后,主动热情地去照顾他的生活。我很欣赏这个修改稿加上的光明的尾巴,它更显示出叶秀的善良,也能给人一种人性的温暖。当然,作品中写到叶秀对其爱犬天天的情意,写到在洛杉矶拼搏甚至挣扎的其她的一些中国女人的经历,诸如孙红梅、孙红英姐妹的悲剧,来自上海当过医生的苏珊的经历,还有素容、苏文其、慧敏等人的经历,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在“创作感言”中,刘加蓉写了一段话,对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颇有帮助,兹摘引于下:

自从中美建交,国门大开。出国热、移民热,在美国这片移民国家的

土地上,为中国人开辟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的人生舞台。人们都说美国

是天堂,让更多的人对美国充满梦想。梦想与现实似乎遥远了点,名人伟人有没有?有,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平凡的人。

品读这段话,就能理解刘加蓉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了。她写叶秀与钟援朝在美国的故事,写孙红梅姊妹,苏珊在洛杉矶打拼,就是要展示一些平凡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人在洛杉矶的打拼与挣扎,让我们了解她们在“天堂”里的生活,也了解她们在艰苦的打拼生活中追求与憧憬,人性的光辉与心灵的美丽。我以为,这是这部在异域生活的小说最重要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加蓉的小说语言与叙述技巧虽不能说已经很娴熟与完美,但简洁、流畅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编织与叙述故事的能力,都表明她作为一个小说家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我很钦佩加蓉女士对文学事业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爱。我相信,如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她在业余文学创作上将会收获更丰硕的果实。我热切地期待着。

 

 

20081012日晨

草就于北京亚运村之望云斋

何镇邦学术简历

 

何镇邦: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阿成市人民政府文化发展顾问,北美洛杉矶华文写作协会顾问,安阳师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文学院、云南红河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的奥秘》、《当代小说艺术流变》、《文学的潮汐》、《文体的自觉与抉择》、《九十年代文坛扫描》等文学评论集,《笔墨春秋》、《文化屐痕》、《文坛杂俎》、《边走边吃》等散文随笔集。主编或同友人共同主编《文体学丛书》、《当代名家随笔丛书》、《当代女作家情感世界散文丛书》、《黑马长篇小说丛书》等书系。近年来曾应邀多次到北美、东南亚等地访问并讲学,记录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辞条收入《中华文学大辞典》、《当代文学辞典》、《小说辞典》等大型辞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