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梦

我不过是喜欢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而已。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对于养老问题的思考

(2015-07-18 21:11:29) 下一个

打开网络,搜寻“养老二字,满眼都是“养儿防老”的文字。而用英文搜索“senior care” 看到的却是满版的自我广告:“我是持有证书的护理员,有爱心,爱老人,敬业,每小时12美元,为您提供安心的辅助护理。” … … 当然,头条仍然是那个有名的机构“Home instead senior care”(在家老人护理);那是一家专门为居住在自己家里的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他们与很多的持有护理证书的人员签定合同,根据老人的需要,为老人们提供不同级别的适当的服务。

        关注养老的问题很多年了,关注了中外不少的养老机构,也参观了不少的中国的和美国的养老院。当然,也观看了不少的有关养老的视频和网站,甚至还参加了一些养老的培训,体验了一把养老院里老人的生活。

        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很容易激动的人:无论是年轻时候对于那些榜样的力量的影响,还是今天看到那些成功的养老案例的展示,我都很容易受到感染,很容易慷慨激昂。

        昨晚,无意中看到了一期《金星撞火星》,讲的是养老的问题。虽然对于节目里的评论员的言论不敢恭唯,但是对于节目中展示的一个事实却倍感唏嘘:一个是老人竟然主动到监狱里“养老“,二是记者竟然称某些养老院为“人间地狱”。另外,评论员的慷慨陈词也说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养老问题是必须得面对了,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

        很多年以来,无论是舆论的倡导也好,无论是新法律的建立也好,都是非常善意的:子女应该赡养老人。但也是不实际的:在4-2-1的人生模式下子女是否有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能力?!而事实是:即便不是4-2-1的家庭也不见得有这样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古国,有它自己约定俗成的孝道和为人之道。许多是要保留的精华,但有些却是值得商榷的,这中间“养儿防老”就是一个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养儿防老”无非是过往农耕社会的产物,在只能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计中生存的状况下,养一个儿子,可以在老到不能耕作的时候仍然有食物果腹,志在必得,理所当然!但是在现金的社会,人们将它理解为“儿女在父母老年的时候要守在身边,为其更衣喂饭,身体力行的管理父母的吃喝拉撒睡,是为尽孝。”这实在是对于中国古老的“孝道”不切实际的解读和应用:“养儿防老”的本意是为老人提供足够的食物,即物质生活。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可以请专职的护理人员来辅助生活,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养老”,这才是中国的养老事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社会都有这种同样的误解。都将中国的数千年来的孝道理解为要子女身体力行的伺候老人,为老人管理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然而,数千年来的孝道无非是穷苦人家的孝道,真正这样做的也就是穷苦人家的子女,富裕家庭的老人的生活起居是由下人打理的。但是,这些穷苦人家的孝道忘记了重要的一条:就是剥夺了作为子女的享受生活的权利。更不要说在现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有工作,有事业,更有自己的生活。做子女的怎么可能象数百年前那样的在老人身边伺候?所以才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哀叹。

        养老问题,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最关键的仍然是“人”:人的思维,人的观念,人的爱心,人的道德。这个“人”包括了全社会的所有人:老人及其子女;穷人及其富人;为官的人及其为民的人。

        首先要强调的是人要“自助,助人。”老人要尽量的独立。因为老天也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这个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做起:强身健体,储蓄积资,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好情趣。这样,等到老了,身体好的可以照顾自己,同时可以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让自己晚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身体不好,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有经济能力来请人帮助。而不至于依靠儿女和政府(我这里讲的是政府的经济力量)。我知道一个朋友,他讲:“我有一帮老同学,大家希望等老了住在一起,相互照顾。甚至想集资自己办一个养老院,为自己老年做准备。”这样的自助实在值得鼓励和推广。

        而作为儿女,对于父母则要尽力的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这是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至少也要在节假日的时候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情感上的支持。

        谈到人的思维和观念,我们要思考的是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很泛的话题,每个年龄和时代,每个信仰体系都有各自不同的回答。但是可能都少不了这样的观念:要生活的有意义。老人在步入人生尽头的过程中,他们期望的并不是等待死亡,相反,他们仍然期待可以有些用处,对社会也好,对家庭也好。当人感到自己毫无用处又给人添加麻烦的时候,那他们才真的是厌世了,是最可怕的。所以,新的养老概念是要老人们感觉到自己有用处,感受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在养老院内部建花园,菜园,由老人们自己经营;在养老院里养动物,与老人们互动;在养老院里设立青少年教育项目,使老人们可以发挥余热,将他们的人生经验讲给那些年轻人;组织老年人尽自己的所能义务的为社会做些事情:为医院的小孩子做些小被褥,为孩子们织一些小帽子,甚至到医院为没有家长陪伴的婴儿提供关爱,抱孩子,安慰孩子;在养老院内建立幼儿园,使老人与幼儿同时成长,同时还可以帮助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们亲自带自己的孙子辈,使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 … …

        另外一个就是不要让老人感到自己成为了家人的负担。我在美国学习护理的过程中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在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不再讲话,连吃饭和大小便也都要护理人员侍奉,甚至连她的老公也不再认识了。住进了护理之家,那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她的生活,那里的生活环境也足以使其安全。她的名字叫玫瑰。她虽然每天在护理员的帮助下起床后会毫无目的的在护理之家的走廊里来回走动,通常是不与任何人交流的,但是她的脸上通常是带着笑容的。每天的晚饭时间,她的先生都会到这里来陪她晚餐。而她虽然不再知道他是谁,但他却是她唯一不拒绝同桌吃饭的人。一天,我问她的的先生:“玫瑰已经不认识您了,您为什么还要每天来陪她?”我得到的回答是:“女士,她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她啊!”

        有护理之家照顾玫瑰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解放了玫瑰的先生,使他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使他有心情来陪太太晚餐,与太太聊天。

        美国的亲情和孝道与中国的亲情和孝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美国人讲的是享受生活,这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思路和习惯来享受生活,无论你是生活在护理之家还是生活在自己家里,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青。       

        我在美国的养老院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位老人,她年轻时是一名护士,而且很有成就。她如今生活自理有困难,住在养老院里。我问她:“你的孩子们都在哪里?你为什么不去与他们同住?”她讲:“孩子们都很优秀,也很孝敬。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如今我住在这里,生活上不用他们操心,等周末他们有空的时候可以来看我,我们大家一起聊天,享受在一起的时间。”

        是啊,“享受”在一起的时间才是根本。“厌烦”在一起的时间是应该想办法避免的。如果能够避免这种“厌烦”的发生,才能够抹去“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阴影。

       在《金星撞火星》节目中提到的重庆的小伙子李靖的创举,《重庆“80后”小伙办公司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实际就是美国的“Home instead senior care”(在家老人护理)的中国版本。应该得到支持和推广:社区的服务给老人提供了便利,给老人的家人提供了心理上的“放心”。有了这样的社区服务,老人们真的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而子女们也应该放心。其实,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找出一个万全之策。

        再一个就是要讲究人的道德,这里主要讲的就是职业道德。当然,讲究职业道德的基础就是要有爱心。这里所讲的职业就是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在社会迅速老龄化的今天,养老护理员实在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有职业道德的敬业的养老护理员。俗话讲:“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养老护理这一行,我们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所做而感到自豪,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信任问题。网络上的各种报道对于养老护理员这一行并无帮助,因为报道的大多都是负面的,甚至是邪恶的。但是,作为护理员的我们,是否希望将这样的形象翻转过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尽心尽责,尊敬我们服务的对象,其实那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尊敬。只有养老护理员的素质提高了,敬业了,才可能将国内的养老院从“人间地狱”改变为“人间伊佃园”。

        所以,养老事业,关键在人:人的思维,人的观念,人的爱心,人的道德。 老人自爱自立,年轻人自尊自信,社会尊老爱老,养老护理员自爱敬业。

        综合中外结合,家庭和社会结合,个人和公众结合。这个养老的问题是大家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是全球的问题。因此,只要大家集思广益,从独善其身开始,一定能够求得万全之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