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侃“马太受难曲”- 马太系列 (1)

(2010-03-29 18:59:28) 下一个
一年一度的复活节就快来临,大家正忙着假期活动的准备,毕竟耶稣的受难已然太过遥远,能记起的只是血淋淋的场景,几年前的那部电影还是起了一定的普及作用。但即便是许多基督徒,在年复一年的说教中,也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
何不让我们来次真正的心灵之旅,来次灵魂的撞击,去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感动。
那就是听一听宗教音乐的巅峰之作—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现在正是听此曲的日子,因为在受难日的前一周或受难日当天,均是上演受难曲的标准时日。
有些人刚接触这部作品时,就感到枯燥冗长,如坠雾里不知所云。但如果你一听就被吸引(尽管听不懂),那真要恭喜你了,这说明你的灵性很好。
像本人这样灵性平平之人,免不了要做番功课后,再给大伙儿先闲扯一下马太受难曲的概况。
— 一百年的希望
巴赫(1685-1750)死后默默无名,其作品无人问津。当时人们一提起巴赫,都是指他的四个儿子。儿子的名气比老子的大,巴赫在坟墓中郁闷了快一百年。直到1829年时来运转,一个名叫孟德尔松的年轻后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公演一个过时老头的艰涩作品马太受难曲,谁料竟撞了头奖,这时距巴赫首演此曲整整一百年,从此巴赫从坟堆中爬起,重回人间,一发而不可收拾,坐上音乐王国的宝座,这下他的儿子只剩给他擦鞋的份儿。真可谓:百年孤独等来绚烂的天空,马太受难预表巴赫的复活,希望永在眼前。
— 不要忘了翻圣经
受难曲再现了耶稣受难的全过程,凭四部福音书为依据。马太受难曲顾名思义,是以马太福音为蓝本,根据其第26和27章编写而成。这两章中所有的经文,都被一字不差得唱出来,所以各位不懂德文的朋友,一定要去读一读这两章的经文,没有圣经,可以在网上搜索。否则听了半天,还不知所以然,真好比小霸王醉入销金帐,只把花和尚当新娘。
— 上下半场的人性化安排
全曲的时间大约三个小时,如果持续不间断地演出,估计巴赫在莱比锡是呆不下去了,他手下的那帮音乐工作者非活剥了他不可。所以作品被分成两部分,在它们之间插进半个小时的牧师讲道。依据本人的经验,众人可利用牧师讲道之际,上厕所的上厕所,吃零食的吃零食,顺便活动活动筋骨,反正长久以来被牧师唠叨不停,不在乎这一次的开溜。看来巴赫的情商也是很高的,既保住了饭碗,又不开罪劳苦大众。
— 马丁路德的好学生叫巴赫
在公元四世纪就开始出现受难曲,都以拉丁文为歌词,直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才发生变化。马丁路德牛人一个,单身匹马就把天主教搞得鸡飞蛋打。他想去改革宗教音乐,那自然是杀鸡用牛刀,他把许多宗教音乐的文字都改成德文,还自立帮主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众赞歌(圣咏)。众赞歌是广大信徒一起咏唱音乐歌曲。说白点,就是现在做礼拜时,大家一起唱赞美诗。
巴赫是一个虔诚的路德宗的信徒,不单他是,他的爷爷,爷爷的爷爷也全是。所以他的受难曲采用德文,也就毫不奇怪了。可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无论是拉丁文还是德文,不如自己的中文,否则也不用听得稀里糊涂,非看译文不可。希望有一天,有中国人用中文创作的受难曲。
在精神导师马丁路德的指引下,巴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把导师所创的众赞歌发挥致极点。终其一生,共创作了两百多首康塔塔(以众赞歌为骨架),并在马太受难曲中选用了十三首众赞歌。众赞歌在此曲中地位重要,连接上下,贯穿始终,既表达了崇高的宗教感情,又传递了基督教的教义。
— 人人皆是帕瓦罗蒂
在当时人们皆会哼唱这些众赞歌的曲调,所以音乐规定每当响起众赞歌时,众人都要与合唱团一起高声演唱,真正做到了使主旋律寓教于乐的境地。本人做礼拜时,时常昏昏欲睡,可想而知,在那时的听众中一定也有鼾声酣睡者,但每一次众人的高声齐唱,必然会打断好梦,使之幡然惊醒,一次两次直至十三次,估计是不会有人再堕入睡梦之中。强烈建议各教会,把唱赞美诗移到牧师讲道之间进行。
—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表演形式
音乐剧《悲惨世界》表演的形式类似清唱剧,每个演员代表一个角色,固定站立在舞台上演唱,不需有形体动作的表现。这种不靠歌舞作秀,也能搏住观众眼球的本事,就得看作曲家的篮里有没有菜了。
马太受难曲也是如此,无疑巴赫篮里的菜一向多了点,正应了马太效应“多的更多,少的更少。”该部作品虽不是戏剧,却胜似戏剧,在剧场里还与观众时不时互动一下,让观众吼上几嗓子,好比在大教堂里上演小话剧。
其独唱角色如下:福音传教士-男高音,耶稣-男低音,犹大- 男低音,彼得- 男低音,本丢彼拉多- 男低音,两侍女- 女高音,两教士- 男低音,彼拉多之妻- 女高音,两位目击者- 女中音和男高音
当表演该曲时,需配备两个管弦乐队,两个十二声部合唱团,唱众赞歌时需一个十二声部的圣诗班,由于所需人数庞大,在首演时,连巴赫自己家族的音乐人才也倾巢而出,真正做到了举贤不避亲。
— 流行歌曲也会变古典
巴赫肯定继承了他的老师马丁路德的牛人精神,君不见名如其人,他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就是拔河,专和大家对着干,把音乐王国里搅得天翻地覆,当时大伙挺纳闷看不懂,等了一百年才明白过来,“不是我不明白,只是你变得太快。”
在马太受难曲中,巴赫的拔河精神再次高涨,明明是宗教音乐,却罔顾先贤的遗训,由于喜欢哼哼流行低俗的小调,就把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当私货走私贩卖进去,看得卫道先生牙根痒痒。可见表现形式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耍得好不好,作品中的几首咏叹调也早已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拔河:“哥玩的就是寂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ienFan 回复 悄悄话 一看标题就猜是你写的,哈哈。
别说俺了,听音乐会时德国人也得看歌本。
拔河可称是寂寞的最高境界了。
很喜欢你的文章,谢谢!
没落贵族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咱细胞不足,听这等牛曲很艰难,平时以流行的小调为主,下次有机会听牛曲一定打起精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