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评中央电视台新楼

(2009-04-07 15:40:23) 下一个

    
    中央电视台新楼在一片争议声中开工建成,今年春节放礼花爆竹,酿成一场火灾,烧掉上亿圆资产,又成为人们议论话题。它怪异的结构外形矗立在北京最金贵的
CBD地区,老百姓戏称它为“大裤裆”,听说权威人士认为太粗俗了,取了个“智窗大厦”的美名,可到了百姓口中成了峙疮大厦了。两幢倾斜的塔楼到顶部,突兀地平移九十度挑出,相互向交,看着总像两幢危楼,随时会倾倒下来。这种不顾对人们视觉与心理的冲击,最不合建筑结构的常识,居然在首都最繁华地区建起好似威尼斯的斜塔(原意并非要倾斜,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真是不可思议。难道中央电视台的名声还不够大,要用这种跨张、怪诞、扭曲的形象来增加它的声势和威武吗?用挑战建筑地震学科的极限来宣耀其财大气粗,不按客观规律行事?难道中央电视台是谁家的私产或个体暴发户的家业,可以随意化费百姓的血汗钱来建造世界上最怪异,最昂贵的办公大楼?

       我不懂原楼在北京西部风景优美的玉渊潭畔,新楼为何建到东部寸土寸金的CBD内?谁批准的规划?这样怪异的大楼又与北京一贯倡导的古都风貌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又如何通过一层层审查关口的呢?

       此楼外观可以见仁见智,属于审美情趣,但它的结构安全隐患绝不能轻视。它完全违背建筑结构抗地震规则。我们知道北京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国家规范要求北京的建筑物按八度地震烈度来设防(我国地震烈度分九个级别),而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电视台应属于国家规范中的甲类建筑,它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按最高一级九度设防。这样的要求完全从保障国家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

今天人类对地震的发生及造成的危害,犹如人类对癌症认识,还属于认知、探索阶段,严格地说今天地震学科还不能算是科学。人们还不知道地震缘何发生(有各种不同理伦),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地震,所造成的破坏,也是总结了历年来破坏的现状找出一些规律。由于每次地震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质构造上,不同的深度产生不同的地震波与振动类型又对应于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与材料,其复杂多样与不确定性是人类尚需去理解与没有攻克的学科。因此所有国家制订的抗震规范中都强调“概念设计”。其基本要求就是在地震区“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要求建筑物:“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也许那些专业术语不大好理解。人们可以直观地设想:一个倾斜的建筑,其重心完全偏移,为避免倾倒必须在其地下部分设置巨大的平衡力量,而建筑物并不仅仅是垂直的重力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也有风力等侧向力作用,地震的作用更是以侧向作用为主。好像本来就不平衡倾斜站立的人,再给他重重的一拳,这人非金刚铁身是难以保持平衡姿势的。这个金刚铁身必须用巨大的材料耗费才能铸成。也许该楼的设计者会争辩,他们是经严格的精确的计算的,是绝对能保证安全的。我也相信用现代电脑程序能计算这样繁复的结构的。但是正如我前面强调的地震学科本身是经验性的,所有计算假定也是经验的,我们作为设计依据的地震波与振型都是假定的,谁都不知道将来北京会发生什幺样的地震,何以设计人员不能忘却“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东京看到的建筑,有不少超高层的摩天楼,但人家都建造得方方正正,中规中矩,没有看到过挑战视觉极限的建筑。日本比我们富裕,人家知道不拿百姓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去赌注去宣耀。

中央电视台新楼不是寡例,在北京众多的新建筑中,还有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及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也是颇多异议的建筑。在大型体育建筑中,简洁、明亮又完美的功能要求是建筑师苦心追求的,采用的结构型式也是以最少的结构部件建造起最大的空间,而鸟巢却以最繁复又众多的结构部件构筑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巢穴,就是为了满足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形。世界上多少体积跨度类似的体育场,那有用过如此多的钢材与人工消耗,不知道这些工程师的本领体现在何处?国家大剧院本为三个独立的剧场,却要用一个巨大的半园形屋盖笼罩在一个空间中,并让它好似飘浮在一个更巨大的人工湖中,这样宣耀财富的建筑出现在我们GDP刚过人均二千美圆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真是钱多得没处花了。

今天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巳经完全开放,所列举的北京三个建筑都是洋人的设计,这里不涉及他们设计好坏的评价,允许标新立异的东西出现,而在他们的国家没法实现,在中国却大展宏图。是我们的国情?还是投我们所好?有人说这些建筑反映了一些主管部门,建筑业主们,号称人民的公仆的审美取向,财大气粗暴发户的粗俗审美观念。

07年底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世界最新十大建筑,北京的鸟巢”,中央电视台新楼以及soho办公楼三栋入选,中国各大报均以头条新闻报导.对此所谓十大建筑,人家是褒是贬还很难说.英国<<经济学人>>07125的文章用调侃的语言写道:”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中央电视台从不起眼的北京西郊搬到寸土寸金的中央商务区,新的中央电视台大楼因其夸张的建筑风格而饱受争议,由于它令人心悸地不同于视线中任何建筑,让人很容易想起奥威尔在<<1984>>中讲到的那个掌握一切信息的生产与流动,能与时俱进而调整的<真理部>”。北京这三幢建筑大裤裆,大铁笼,巨型蛋确实可以活脱成为将来拍摄《1984》实地现场。

                              20071214

                              200946修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