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乐及大自然

让诗词书法, 音乐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实我们的生活 - 伊梅邀请您
个人资料
正文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简析],三国演义主题和片尾歌。

(2009-08-21 19:52:37) 下一个


我喜欢李白的浪漫和豪放,更喜欢
苏轼的传神,惊心动魄的描述和揭示人生真谛(在深思过后)的情怀和技巧。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简析],三国演义主题和片尾歌。


诗词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体裁:词  类型:怀古


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囚禁130天之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游览江边赤鼻矶时,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这首传诵千古的词章。

题曰“怀古”,实则“借古抒情”.先写所见,“大江东去”一句,气势恢宏,声情并茂。既为“怀古”拉开了序幕,又为抒情奠定了基调。古战场群峰险峻陡峭、怪石峥嵘挺拔、波涛汹涌澎湃、雪浪直拍江岸,好一幅雄奇壮美的江山画卷。接着紧承上文,追忆当年曾在赤壁火败曹操的周瑜。“小乔初嫁”写他年轻英俊;“羽扇纶巾”写他风流儒雅;“谈笑间”写他从容镇定,成竹在胸。

以上“怀古”是抚今追昔;以下“抒情”是吊古叹今。游览这古战场,作者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江山如故,英雄安在?当年风流倜傥的周瑜不是一样被东去的大江淘刷得无影无踪了吗?我又何必自作多情苦苦为名利而奔波呢!名不成而身遭囚禁,年未老而霜点两鬓。水到渠成地发出“人生如梦”的深沉浩叹!

结尾的慨叹看似消极悲观,其实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作者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寓悲愤于豪放,寄壮志于浩月,正是这首词独具的特色。


(来源:http://www.chcj.net/thread-853367-1-1.html

[简析]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综观整首词,说它很是昂扬积极,并不见得;可是它却告诉我们,词这
返回诗词目录个东西,绝不是只能在酒边花间做一名奴隶的。这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划时代的进展。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来源:http://www.ishici.com/N/NZMXBKNYC.html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如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imei1926的评论:
谢谢你的解析。我常常摆乌龙:-)。
辛弃疾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我读过,但没记住。熟悉的只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可能是因为这几句流行的缘故。
yimei192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如山的评论:

谢如山来访及评论。我只写了“我喜欢李白的浪漫和豪放,更喜欢苏轼的传神,惊心动魄的描述和揭示人生真谛(在深思过后)的情怀和技巧。”其他都是从网上选来的(请见我注的出处),我仅是把最喜爱和精华的评论用黑体字标出。

是的,我也喜欢岳飞的《满江红》等和辛弃疾等(在我想登出的单子上)... 你狂草了下面这首了吗?

 辛弃疾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祝周末快乐!


如山 回复 悄悄话 这篇评论写得很好!特别是细节地方,如:

“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

我是特别喜欢这首词,还有杨慎《临江仙8226;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岳飞的《满江红》等。我常常喜欢用狂草写这些词。另外喜欢用小楷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陆游的《钗头凤》等等。对这些我所喜欢的诗、词、文,我用毛笔、钢笔(有时在飞机上随手拿一张纸就写)可说是写过无数遍,并且“倒背如流”。

看来你喜欢的诗词有很多跟我一致。你的很多评论(注解)都很有见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