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说:"考察人类文明的进步,是需要一把合适的尺子的。。。。如果以人文精神为尺子,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使俗世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和温暖的文化,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
这种表面现象或许说明另一个问题:儒家文化没有弘扬这样一种精神:就是为真理而放弃或者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中庸之道是与这个精神相反的。
还是拿实际例子更说明问题。
有一次在电视上欧普拉采访一对父子, 一个真实的事件。 父亲在银行工作, 妻子离他而去, 他对生活不满,又觉的世界对他不公, 又要独自养儿子, 便利用职务之便,贪污银行钱款, 以后报警说银行失盗。
他的儿子目击了父亲的行为,后来也报警说是他父亲监守自盗。父亲被判刑入狱, 主持人采访父亲, 父亲说,他偷窃的原因本是为了儿子, 被问是否恨儿子,最后也说现在能理解儿子为何这样做。
采访儿子时, 儿子说我知道父亲是为我, 但我觉得我这样做对他是负责任的。
问题是, 您能想像一个儒家教育出身的父子会这样想吗, 儒家思想里的哪一条可以成为他们如此行为的依据, 我是想不出来。
圣经里不仅里有十诫, 包括不可偷盗。 也有争端解决的制度的规定,在申命记第一章。还有一个最高的原则, 可以说是掌管个人生命的宪法:基督是人生命的主, 而不是肉身的父母。 因此尊行真理是第一位的, 高过听从尊重父母之命或者君主之令, 虽然圣经也教导人们尊重父母和权威。
所以在正常有权威者的行为与基督的原则发生冲突时,真信仰的人是把圣经真理看为至上的。
推而广之,在全社会范围内,因为信奉这样的原则,在不同的人, 利益群体和和机关之间才能有有效的制衡。才能确保大家的利益都尽量少受损害。
你文中说的“中国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吗。 这是问题的核心, 如果是, 就是好的, 如果有时候不是, 就还是有问题的。
谢谢为兄写的好题目,想来为兄是希望听听各种意见,我就发表一点儿愚见, 供你继续发掘传统儒家精神之用。我最近买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希望有时间能读读科班学者的解释。
评论:
玄野
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君。您的例子好。另一个例子是两千五百多年之前的直躬攘羊。
荀子: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
sailingboat
谢谢您的例子,我想问的是荀子这个思想和儒家一致还是不同。 多谢指教 。
玄野
我觉得并非孔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比后代的圣贤正确。儒教是理性的。
sailingboat
那就实事求实比较好,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在子为父隐
这句话上他就是错的, 因为儿子这一隐, 很多别人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了, 是吧。
什么是儒教呢, 他的教义和权威的解释在哪里, 这也是另一个困惑的问题。
呆霸王
子明确地曰:子为父隐。
sailingboat
就是说,孔子和荀子在这一点上持相反意见吗。谢谢霸王。
那就意味着,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 即使是圣贤的思想也是有对有错的, 不能一概地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
忠父忠君还是忠于真理是有本质差别的, 能造就不同性格的人。 我们现代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不管古人说什么, 今天我们培养的后代应该具有什么思想,什么品格, 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玄野
回答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解万岁。但是,并非每一个道德准则都能翻译成法律来执行,很多事情都必须具体分析。其实美国的执法机关很明白这些。
sailingboat
但在这件事上,传统文化给人的行为指南是有缺陷的,
因此导致人的行为问题。我们关心的不是为什么人的行为这么混乱么。首先是因为思想的混乱, 知识分都有责任发现问题根源, 思考怎么办。
呆霸王
儒教是理性的!对,而且非常理性,就缺了点非理性的执着,就极易走向经济学。或许这才是要害。
来源 : sailingboat
回答 : 圣经 = 真理 ? 圣经都改了几次了 ? 儒家也不光是孔子 ... 由 巽风 于 2010-10-04 09:40:31
谢谢您评论。圣经没改过,没人敢擅自修改, 因为启示录
22 章 18 至 19 节明写着: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语言的人作见证若有人在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 删去他的份。 "
所以有圣经经文解释上的争论, 但没有修改圣经文字的可能。
儒家若有别的圣贤学者, 其价值精神的形成就是经过一个过程的,其真确与否, 应该也是可以讨论的。 我并不否认有些思想是符合真理的, 但想说, 这个思想不是没有缺陷的,
在忠父忠君还是忠于真理上, 就有一个大的缺陷。
来源 : sailingboat 于 10-10-04 10:08:24 [ 档案 ] [ 博客 ] [ 旧帖 ] [ 转至博客 ] [ 给我悄悄话 ]
回答 : ?? 基督教还是那个有审判所迫害哥白尼伽里略的 ? 由 巽风 于 2010-10-04 10:02:39
我的理解,那是人曲解圣经的结果。或者是利用圣经来谋私利的结果。
圣经就记载过,基督本人就是被声称是上帝的选民的一些人定罪钉上十字架的。
圣经通篇都说的是人有罪。应该悔改, 首先是对基督徒说的,也包括世人。
林后 9 章 7 /8 节关于奉献
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君。您的例子好。另一个例子是两千五百多年之前 -玄野- ♂ (87 bytes) (33 reads) 10/4/10
| • 有同感 -字缘儿- ♂ (94 bytes) (8 reads) 10/5/10 |
不过,我以为,这是您和那些推崇传统儒家文化的后人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以后的教义。 这个努力是很值得学习的,因为您们一定花了不少心血, 来使孝的理论更为完善。
但是,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丢弃恶,引进善的过程。 我觉得您这文章最后一段是对的, 却不是从孔夫子的原意原话来的。原话“子为父隐”, 这个隐, 必是有错才需要隐, 孔子这样的主张并没有考虑守法与否。 而您的结论是孝也要考虑真理, 不可愚孝。
我觉得我们即使弘扬儒家文化, 也不能忘了求真是比维护圣人名声更重要的做人价值。 真实的历史是, 孔子推崇子为父隐, 在这个观点上,他错了就是错了。 这并不影响他其他言论对社会的正面价值。今天的孝的理论被改良的更合理了, 但这个功劳要归于那些真正对改良做了努力的人们, 也包括您, 而不是任何功劳都归那个本来没做这件事的人。 这是不公平的, 也不实事求是。
最后, 还孔子本来的样子, 承认伟大的圣人也有说错做错的事,无损于圣人的真正形象。 并且能让后人看见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让后人学习该学习的, 避免该避免的错误,是更有益的态度。至少会减少文化遗产上的糊涂账,减少价值观念上的混乱。
这对于中国在思想上的反思和进步是有帮助的。
再谢鹤兄指教。
吮露鶴兄原文如下:
君是有心人,又有討論問題的氣度。僅奉舊作一篇供參考,可能多少間接回覆了您的原問題。
與友網話:孝敬与爱 吮露鶴
不上网,不知道,原來现今“孝敬”一词,竟在某些网友心目中,是个坏字眼,一提罪过.指斥孝的檄文篇复篇,不痛撻,不畅快.如给他们觧释一下,伦理中的原生观念,孝当是怎么个讲法,不能和后來政治化階级专制的忠孝相提並论,有的仍不管,顧左右而言它,不是外国人沒有“孝”這词,這词现在沒用;就是说孝敬单向不如尊敬双向,应以尊敬代替孝敬.若再予觧释,父慈子孝,也是双向,同都属亲子之爱的表现,人便表示,那就说爱好了,不必提孝.“孝”何以如此成了禁忌?竟要左闪右避,不能提?不消提呢?可见今人经反封建的洗脑,一见传统的舊東西,就像见鬼,走避唯恐不及.
如果说“爱”时髦,说“孝”老土,這个俺不反对,因确为事实.千方百计,找別的字眼代替“孝”,如找到合適的,我也会赞成.只是像要说孝敬非尊敬,用尊敬随便代替孝敬,我看這不行,在前之“與友網話”,谈过“孝敬与尊敬”,今续谈“孝敬与爱”.
孝亲必以敬,所以孔子说孝不只能养,更要敬.但孔子不以敬代替孝,还要标出孝之一字,蓋孝不是一般的敬.孔孟又以孝为一体之仁的表现,所以孝也可以说是仁爱.然而他们也不以仁或爱代孝,因孝非一般之爱.孝为仁心之发,是敬是爱,然又不同于普通的敬爱,我们的文明,二千年前即已有這种识辨能力,其实是很了不起的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