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妙手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个人资料
房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长篇新书《红学外史》选载2

(2023-03-21 09:26:55) 下一个

1963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8月初,红学家座谈会后在故宫文华殿前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周汝昌、吴恩裕、陈毓罴、周绍良、吴世昌、朱南铣、俞平伯、刘世德、邵荃麟、阿英。  

《红学外史》之友情推介

好看!当年在北大同宿一舍的李彤,既有浪子班头的潇洒,又有青灯黄卷的痴迷。去国30年,谋生不易;痴“红”40载,春心何泯?疫情囧困,竟唤醒旧情恣肆——将红学外史娓娓道来:爬梳红学源流,尽显学问中人之严谨;演义学界江湖, 挥洒街谈巷说之神采。有我无我,进退裕如;不臧不否,诸君自断。从容不迫中又不乏人生感喟、时世沧桑、学问之道、君子德风,出语似无惊人处,入目便有丘壑生。著述人若不倾情于斯,何至我侪倾倒至此?人皆言《红楼梦》乃奇书,而今我谓《红学外史》亦奇书,可乎?

陈建功(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最旁枝逸出、雅俗共赏、波澜壮阔且富有戏剧性的,非“红学”莫属。比起文学课堂的条分缕析,庙堂之上的翻云覆雨以及闾巷之中的天马行空,无疑更有创造力,也更具惊悚意味与娱乐色彩。此书之所以不想或没能写成正儿八经的学术史,既因作者两脚踩圈内与圈外,更因此话题折射百年中国以及现当代知识分子的某一侧面。在这个意义上,“外史”比“内史”更曲折幽深,也更值得深究。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提要
本书不是一部庄重全面的红学史,也不是理论或学术性著作,而是一部具有学术底色的长篇纪实文学。本书以过去一百年的《红楼梦》研究史即红学史为线索,主旨在描绘红学儒林人物群像,展示这些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并透视红学与时代风云的关系,随机融入红学知识。作者力图达到视野宏阔,史料真实,结构严整,细节生动,人物丰满,评价客观,语言上希望不落俗套。
全书分为十二篇,仿“金陵十二钗”之数。书中塑造了众多人物,仿“警幻情榜”之例,呈梯级分布。以胡适、鲁迅开篇,“正册”是俞平伯、周汝昌、李希凡、蓝翎、冯其庸五人,贯穿始终,其中周汝昌先生似为第一男主角;“副册”有顾颉刚、吴恩裕、吴世昌、何其芳等;“又副册”则是孙楷第、冯雪峰、聂绀弩、舒芜、钱锺书、袁水拍、袁鹰、张伯驹、王佩璋、梅节等……直到偶尔提及的配角人物,形成一个数代相传的人物队列。全书在结构布局上,亦有意形成所谓“首击尾应”,“云断山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效果。
作者关注红学超过五十年,早年为中国红学会会员。曾是红学中人,与书中的多位主角前辈皆有个人接触;却又独立于外,长期定居北美,得以远距离冷静观察。作者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具有独特视角,对于红学界内部复杂的派系之争和人际矛盾,不避敏感,尽量客观记述,并梳理其源流脉络。本书还特别注重当代红学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不是在象牙塔里细品杯水风波,而是在大风浪中展现人生沉浮和学术兴衰,发掘出一些前人未曾道出的历史隐情。
本书全文近70万字,并附有照片插图200余幅,分为上下两卷。

 

目  录
上卷
序  图绘红学内外的历史群像  黄子平


引子(1963)
1 故宫文华殿

一  开局篇(1916-1947)    
2 新旧红学之交
3 新红学三人组
4 圣贤无悔
5 脂本现世及其他

二  翻覆篇(1947-1953)
6 燕园·东厂·甲戌本                 
7 沧桑之变
8 燕园离愁
9 旧曲新拍

三  批判篇(1949-1955)
10 齐鲁二重奏
11 三方进京
12 “小人物”上青云
13 那个多事之秋

四  整队篇(1954-1958)
14 校本二水分流
15 成果双峰并峙
16 短暂的早春
17 翼折风暴中

五  集合篇(1954-1963)    
18 避入红楼
19 海归追梦
20 去留之间
21 二百年纪念

六  斗争篇(1964-1971)
22 “云松巢”风满楼                 
23 作客丰泽园
24 乱世蒙太奇
25 干校并非“稻香村”

下卷

七  热度篇(1970-1976)
26 “假作真时真亦假”之一
27 非常评红热
28 校注组沉浮

八  团结篇(1976-1980)
29 乍暖还寒时节
30 “假作真时真亦假”之二
31 联合盛宴 

九  交流篇(1980-1987)
32 相逢陌地生
33 青春作伴
34 冰封彼得堡
35 从报纸到荧屏

十  分化篇(1979-1995)    
36 功罪谁说
37 “假作真时真亦假”之三
38 殊途不归

十一  围城篇(1995-2019)
39 “龙门”乱弹                 
40 “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四
41 传薪换代

十二  谢幕篇(2005-2018)
42 夕阳绝唱
                        
尾声(2019-2020)
43 国家博物馆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序  图绘红学内外的历史群像

黄子平

四十年前,北大中文系的文学77级,班上有两位“小红学家”或曰“红学新秀”,梁左和李彤。他们俩以本科大学生的身份,联名在报刊发表了好几篇红学文章,锋芒初露,都是跟当时的红学大家商榷这商榷那的。宿舍里同学都笑,说他们重演了“两个小人物挑战权威”的路数,从此要发迹变泰了也。他们组成了“北大青年红学小组”(成员有著名戏剧家马少波的女公子马欣来等),被邀请去参加红学研讨会,势头很好。自然,他俩的毕业论文做的也是《红楼梦》研究(李彤的导师觉得他引宗白华的美学评红不妥,评语里建议他“多读马列”),毕业以后却不再以此为业。梁左朝着相声和情景喜剧方向发展,成为当代不可多得的喜剧创作名家(全班同学无不痛惋他的英年早逝)。李彤当了大报文艺记者,正好在蓝翎、李希凡的手下干活,报道的却是电影《红高粱》在柏林获奖之类的消息。
移民加国多年以后,李彤整理自己以及跟梁左合作的评红文稿,想出一本书纪念亡友,因忆起一桩旧事:当年他们见红学大师们为一首“佚诗”忙乎,煞是好玩,就起意写一部长篇小说,以恭王府为背景,将大师们的你来我往虚虚实实安排进去,岂不精彩?这小说没写成,而初心仍在。李彤说而今大师们均已仙逝,回忆录、自传、传记和访谈,各种资料剧增,更重要的是,他跟大师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此时动笔,就不必绕道“假语村言”,只需迳自秉笔直书,发挥资深文艺记者追迹真相的敏锐和捕捉细节的擅长,写成一部非虚构的长篇纪实散文。我想梁左在世,也会拊掌称善的吧。
书成,乃一部六十余万字的大著作。老同学嘱我作序,义不容辞(想起梁左当年的口头禅:咱哥们儿谁跟谁呀),临到真的键盘敲字,却不免犹豫起来。犹豫的原因有二:一者,作为当代学术的一大聚焦缩影,一大“话语装置”,我对所谓“红学”一向留意,却也深知“一入红门深似海”,还不是俞平伯所说的“越研究越糊涂”的“红楼梦魇”,而是红学界的派系林立,恩怨情仇难分难解。《红楼梦》可以读,“红学界”不可碰。非虚构而且纪实,不免有所褒贬,直担心李彤如何下笔。二者,坊间此前早有上百万字的“红学百年”或“红学通史”的专书多部,资料多而且全(譬如说包涵了此书割舍的“海外红学”部分),百年红学的学术脉络与社会因缘,条分缕析。李彤的新作,恐怕难有新意。——我细读多遍,始觉这些犹豫完全多余。
书名原拟《红学鸿雪记》,有“句内押韵”之妙,雪泥鸿爪的轻灵却与书中所叙历史的沉重不称。现在这个书名《红学外史》,同时向两部伟大的古典说部致意,挺妙,而且也点出了著者的主体位置,——身处域外,身处红学界外,来描叙红学中人的“儒林群像”,谁曰不宜?但李彤对红学群儒有充分“同情的理解”,下笔庄重持平,又与“外史”一词带来的“讽刺小说”的联想不符,这是读者阅读时需要特别留意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文本(“荒唐言”),作者(叙述者、批阅者、增删者),创作意图(“痴”和“其中味”),以及对那个能够理解作者苦衷(“辛酸泪”)和意图的理想读者(“谁”)的殷切吁求,仿佛预设了《红楼梦》成书以来,两百年阅读史评论史的基本路径。《红楼梦》设置的重重叠叠的叙事圈套,固然是引发“无边的阐释”的主要原因,但使人(排他性地)觉得自己才是解得“其中味”的那个“谁”,乃至将此变成毕生的名山事业,或许也是一个使多少人深陷其中的致命的蛊惑吧。
这样一个延续百年的竞猜游戏,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吾人若把鲁迅的接受美学,“看”和“被看”的结构颠倒一下,即可从诸多不同的“看见”里,反观出“经学家、道学家、才子、革命家和流言家”各色人等。如是,《红楼梦》就真是一面“风月宝鉴”了,当然吾人从镜中看到的不再是风月,而是一时代的风云乃至风雷。
从“宝鉴”中“抄”出一部《红学外史》,李彤叙写的重点,不在红学内部和外部的学术脉络,而在红学群儒的时代际遇,辛苦遭逢,知识人的节操和人格,在知识与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辗转人生。于是你读到蔡元培读了胡适击溃“旧红学”的“新红学”大文,一边写文章郑重答辩,一边却帮胡适寻得他遍寻不获的《四松堂集》。你读到胡适将某珍本《红楼梦》慷慨借给素不相识初次见面的青年周汝昌。你读到观点立场完全不同的吴组缃和何其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大课堂,同时开讲《红楼梦》。你读到民国时可以在重庆大讲《资本论》的政治学教授吴恩裕,易帜后却只能“躲进红楼成一统”,而且一辈子坚持不肯批判他的英国导师拉斯基。你读到孙楷第为他红羊劫中流失的万册藏书,郁郁而终。你读到“两个小人物”多年真诚的友谊和令人痛惋的分道扬镳。你读到俞平伯晚年出访香港谈红,超水平的精彩发挥。你读到同为当代的小说名家,王蒙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烦透了那个在每一页上哭天抹泪干扰阅读的“脂砚斋”,刘心武却发展出了一个想象多于实证的“秦学”,周汝昌还因此点赞了他的“悟性”。至于“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诸般“曹学文物”的出土和发现,读来恰似推理小说,煞是好看……
虽说是“外”史,我却读到《红楼梦》诗学幽灵般地内在于李彤的叙写,直接左右了本书的结构和文字。十二篇的章节(“金陵十二钗”?),均以《红楼梦》的对话或诗句来提纲挈领;又以主册、副册、又副册的方式来安排红学群儒的出场次序;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首尾呼应等叙事技巧的纯熟运用,则犹其余事,优而为之。当不同来源的史料有所出入的时候,李彤又发挥了当年评红的考证功夫,略作辩证,尽显学问功底。仗着对北京的历史地理的熟悉,书中常常点出一些毫不相干的事件的空间巧合,令人惊喜。然而本书最可贵的,是李彤将自己出入红学界、亲炙红学泰斗的点滴经历,适当穿插在章节之间,不仅加强了“纪实散文”应有的“实感”,更证明了这不是一部冷冰冰的史料连缀,而是有温度的生命书写。
是为序,并以此纪念老同学梁左,就在这个月,他去世20周年。

2021年5月4日于珠海唐家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胃口越吊越高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