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妙手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个人资料
房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藏风聚气起门楼(上)——房崇修房 141

(2012-10-18 07:48:10) 下一个

我对这座房子内部的改造已经做得太久了,以致把外观都忘了。其实早在三年多前,买房之初,最早的打算就想改变外观,主要是入口处。所以拖着没做,是因为其难度很大,超过了我原有的技能。后来一直在琢磨做法,也一直在犹豫是自己做还是请人来。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我的技能又见长了,渐有成竹在胸,再加上季节不等人,终于下决心,要趁入冬之前完成它。

 

还是多年前,听一位清华学建筑的朋友说,一座房子的入口处非常重要,在整个外观中,起突出的作用。如果用成语来说,就是画龙点睛;如果从风水来讲,就是藏风聚气。我这人不信风水,那就换我熟悉的事来打比方:房子的入口就是诗文中的警句或诗眼,是美术摄影中的视觉中心,是戏剧电影中的戏核高潮。哈,咱老房的文化就体现在这里,在实用功能以外说出道道来。

 

在今人的眼里,上世纪5070年代建的房子,其外观都比较简单平庸,缺装饰,少变化,这缺点在平房bungalow里显得更甚。我在三年前买的就是这样一个平房,屋顶轮廓平直无奇,没有一个突出的焦点,前门外有台而无檐,也缺一个遮阳避雨、抗风挡雪的门楼。就是说,从美观和实用两个方面,都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在最初,我曾参考本地某豪宅平房,设计了一个改建多重屋顶,彻底改变形状,顺便加出门楼的计划,用中国建筑的术语说,可能是改庑殿顶为歇山顶吧?我就画了张草图,找了个建筑商估价。

 

建筑商的报价是4万多元。我觉得不值得,那就是大部队的强攻而不是小分队的智取了,不是我办事的风格。在旧房外观的改进中,如果不能花大价钱彻底改变外貌,就只好花少代价集中一点突破,争取以较小的改进获得最大的效果。而我在修房的过程中,一直是希望用巧思来弥补差钱,以智取来代替强攻的。看来要收回野心,缩小规模,只建门楼而少动屋顶,只改局部而不平均用力。后来换了新前门,在门的右边扩大了两个窗,部分改变了外观,但关键工程门楼还要等待时机。

 

要建这个门楼,在设计上和技术上,都需要很多准备,而我本来是不具备的。比如怎么设计这个三角形屋顶,多宽的跨度需要多高和什么坡度,是简单的勾股定理,一般人在中学就学过吧?但是我没学过,那时候学的是造反有理。我是临阵磨枪,现用现上网学的。再比如结构中的柱、梁、椽、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怎样连接,我也不清楚,以前做过的室内装修不曾涉及这些,我要一边看书一边想,在路过新房工地时驻足观看,逐渐才弄明白了。这就像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只知道应该做,但不知道怎么做,连总设计师也没准谱,要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必须摸清内部条件,借鉴外部经验。内部就是我测量并计算出了屋顶的斜度是512,这个数据在施工门楼时将多次用到。外部就是走出去,经常注意别家房子的改造设计,看到可参考的门楼,就拿相机拍下来,积累了几十张。

 

几年里画过多个设计图,但都是草图。

 

在反复掂量了多个方案之后,终于决定了大体的结构,我去买来材料,开始施工了。

 

门楼的承重除了在两边搭在房檐上以外,主要落在一根角柱上。这个立柱的基础是在水泥地上固定铁底盘。先在水泥台阶上钻了一个洞。埋进一个不锈钢的螺丝,再用水泥封固。

 

水泥凝固后,把6x6英寸的铁底盘固定好。

 

在底盘上立起了6x6的木柱,高度略高于房檐,实际上是与房内的顶棚即墙内木方顶板的高度相同。由此向后,用双层的2x6木方做梁,与房顶相连接。柱与梁之间该怎样衔接?由于没有经验,返工重做了两次。

 

前方要加横梁与侧面的房檐相连,就必须先锯断并拆除一部分水槽,给水槽加一个堵头。



然后与房檐相平,也固定上双层的
2x6木方,约8英尺长。这样,立柱和横梁都结实地固定了,这就是3D呀。

 

在横梁的中点立一根竖木,作为顶上大梁的支撑。这立柱的高度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来的,目标是使三角形斜边即椽子的坡度,与原屋顶的坡度相同。(可是从最终效果看,可能再高些更好。)

 

以一根2x6x12英尺的木方为大梁,先在一端锯斜角(512),再把它抬到最高点固定。前方挑出了一尺多,将是顶棚的挑檐。而后方固定在原屋顶上,难以找到结构支撑。我是后来又钻进顶棚阁楼里,再加双层木方加固了这个顶点。

 

做斜边的椽子,是采用普通的2x4木方。这木方在上下都要与梁相交,该锯出什么角度?在何处锯出下檐槽(英文叫bird mouth鸟嘴)?这事光靠摸索就不够了,我是从书上学来了诀窍,采用直角铁尺来准确测画,还是离不开512的比例。

 

把三条完整的椽子钉了上去,鸟嘴落在横梁上。外端还没有锯,要使其高度与原房檐相平。

 

给前方的挑檐加上木方,是在2x4上再加了一层5/4x6的板,也就是做deck地板的料。外端用双层1x6也就是做fence的板封口。

 

挑了一个无雨的晴天做左半边的框架,因为要掀起旧瓦,直接落到顶棚木板上。



先在适当高度固定了一块横板,作为斜椽的底板,这样重量将平均传导到原屋顶框架上。定位时注意了里侧稍高,以便流水。这个步骤,可惜没有拍照。

 

一个人设计、测量、锯料、安装,要反复爬梯落地,一日里上下不少于百次,我难道还需要特意花钱去健身或减肥吗?。幸亏我的梯子多,同时支起三架梯子,我在三梯上穿梭,有时就不用下来了,也省了些移动梯子的麻烦。这不是显摆我梯子多,做过才知道,是真需要呀!

 

最后的攻坚阶段是在屋顶上增加的四对短椽,要逐层缩短,形成三角形。这部分需要铲除旧屋瓦shingle,才能与木板紧密结合。这可真是上房揭瓦了,可要是真揭了,屋子不就漏雨了吗?

 

我早想到,做这个门楼必须与换屋顶一起考虑,连续作业。我已经联系好了换屋顶的事宜,是在那工程开始的前一天才开始揭瓦。而下面的活,是在换顶工人已到场后,与他们同时进行的。二者的衔接,恰到好处。

 

铲除旧瓦后安装了四对短椽。现在看屋顶结构,像是鱼骨,称肋骨也行。

 

框架完成后,就要铺木板,这些板子我已存了三年。是屋顶工人帮我完成的,说实话,他们比我利索得多。这是门楼封顶时的样子。

 

现在看,还只是粗框架,显得简易、单薄、粗糙。它的全部完成,还有待于我的进一步包装和美化,有待于下集的后续报道。

 

可是下集还不能继续说门楼。刚才不是提到换屋顶了吗?这是房屋装修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比门楼更普遍流行的事,让我们下集先说换屋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这里的关键是四对短椽如何计算?但楼主没说。
sqlplus 回复 悄悄话 good!
forget1 回复 悄悄话 太佩服了!
light 回复 悄悄话 屋檐的水会出问题?
白洋水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房崇的评论:
也这样慢慢攒
房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白洋水淀的评论:
我没有工具单,需要什么买什么,逐渐积累。
白洋水淀 回复 悄悄话 房哥,弟也想学动手鼓捣自己的窝, 最基本的工具需要哪些可以起步啊? 先谢
topremax 回复 悄悄话 加这么个门楼,需不需要报批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