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和潜意识
(2009-10-06 03:59:53)
下一个
鲁鸣
我每周日上午在华人中文学校里教书。我很喜爱教书。我现在的学生是13-14岁青
少年,但我能制服他们。我在国内时教过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20岁时我就当中学班
主任,把一个头痛的差班弄得服服贴贴。为此,当时校长在我高考志愿表上把我的工
作表现写得好得不得了。
不过,最近我和一位学生家长在电邮信(EMAIL)上“干”了一仗。回过头去看,是
因为我难以接受居高临下的口吻,好几件事都碰到了一起潜意识地影响了我,让我在
读了这家长的电邮信后火气上涨。
事情是这样的。开学第二周上课,我在第一节里花了5分钟不到的时间温习了第一
周课本里的两个常用字:老师的“师”和教育家的“家”,让学生们动脑筋想一想这
两个字在中文里的特殊运用,比方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第二节课里拿出我的四本书给
学生们看,因为我在第一周介绍自己是四本书的作者,有的学生露出非常不相信的表
情。我一是证明自己不是吹牛,二是我想激励(inspire)学生们:写书并不是什么了
不起的事,他们当中很多人很聪明,长大后也能写书。
没想到这家长因女儿做不出功课而在听了女儿的汇报后,忘记了别说小孩就是我们
大人自己也经常找“excuses”(借口),在电邮信里指责我第二周课没上好,批评我
教课时温习上一周的内容,不该把自己的书拿出来谈论,最后提到我不该把我的博客
地址放在教学计划里。
关于博客这一点,我没有任何异议。因为里面有不宜青少年读的内容,尽管我的学
生不会去读,也不可能读懂。我把它留在那里,是想让家长们(他们都是从国内来留
学后在美定居者)能读。这是我的错误。自作多情(笑)。可是,她提出的不能温习和
谈我的书这两点,我不能认同。任何人知道,温习是掌握知识很重要的途经。温故
而知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经验。至于我花了一两分钟让学生们看到我的书,我除
了说了两句我的诗集(因为它很薄,不像一般的书),打开了给学生看看中文诗的样
子,我什么也没说。即使说些什么,这没什么不可以。在我的求学20年里,老师们
经常这样做。
最关键的倒不是这家长提的意见,而是她电邮信带有居高临下的口吻,第一句话就
用“I would like to ask you"。这是老板对下司的命令、父母对儿女、老师对学生
说话的语气。在她第二封电邮信里,她坚持说,第一周课上得好不等于第二周课上
得好。这就邪门了,就算是国内中文特级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课都上得很好呀。
她强调我课堂上发的所有学习材料,都必须经过家长们的批准。这让我想起来了过
去国内教书时那些“外行领导内行”。读到其类似“上纲上线”的文字,这让我真
得来气了。她声称,别的家长和学生也提到我在课堂上花时间介绍我的书。于是,我
把她的电邮信附在给所有家长的电邮信里,请那些有同样意见的家长下周上课前到我
教室里来解决此事。
显然,我把这事给升级了。她抓住我把其电邮公开和博客一事反击。可是,我这人
情绪来得快去得快。事过两天,我已完全消气了。我给她打了电话,请她原谅我在
气头上冒犯她的地方。我们谈得还算可以,不像在电邮里的黑字容易伤人。
我现在来分析自己的心理。我不是很在乎别人说我教得不好,况且每个人包括老师
都会有其优缺点。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光火呢?
首先,我很认真,急性子。否则,可轻描淡写调侃地给她回个电邮信就行了,比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前两点不能认同,但没关系。我将努力做一位更好的老师。”
第二,我不够宽容大度。一看到其电邮信里居高临下的口吻,就反感起来。我们中
文学校老师都是业余的,大多有由家长组成,能有现在的水平和规模,客观说很不
简单。然而,我们有580位学生。树大鸟多,什么人都有。我没必要理那个岔。第三,
我儿子去年动了肿瘤切除大手术,最近又做了一个小手术失败了,再要做一次手术,
我心里不舒坦。第四,最近每到周末鼻子过敏很历害,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所以
星期六我总是在晚上吃强力过敏药早早地就睡觉了,这样不影响第二天上课。我带
病上课还被数落一番,受不了,可能觉得很冤。
对方居高临下的口吻是我发火的有意识起缘,而上述原因我当时没意识到,可谓潜
意识。比方,如果当时我意识到自己太认真,我就会放松,以玩的心态回应对方;如
果我意识到自己应大度一些,事情可能就一了了之。可是,世上没有过去了的如果。
潜意识支配了人很多的言行。这是人类行为法则之一。
电话里,她告诉我她平时住在曼哈顿,因为女儿在那里一所私立中学读书,周末才
去郊外住(本地最富的富人区)。从头到尾,她话很多,dominated我们的谈论,我几
乎每次都是插话进去。她仍然是居高临下的口气,并没有为她自己做任何道歉或说明
是误会。然而,这时我已不会发火,因为我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发火道歉和彼此了解。
我想,她很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居高临下的口吻。她不仅对我是这样,很可能在
和别人交往中亦是如此。想到这,我也就更释然了。
这年头我碰到太多这种居高临下的人,包括国内现在赚了大钱者。我通常不再与其
来往。你再有钱,是你自己的事。早晚我们都将尘土埋骨,化为乌有,谁都带不走
任何东西。
人都是自己和环境互动的产物。我也理解其中一部分人。这些人居高临下,并没有
刻意想怠慢他人,而是情不自禁,被潜意识支配着罢了。咱们中国人说,财大气粗,
有钱说话底气足,就是这个道理。
(2009/10/5/纽约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