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野兽?
这一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迷,
从古至今,
从东方到西方,
困扰着所有的哲人......
关于人的斯芬克斯之迷,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之迷。
以往解答人的斯芬克斯之迷这个问题的任务好象只是哲学家的事情,跟心理学家无关。而实际上,哲学研究的是理性和非理性的行为,而心理学则研究的是产生人行为的意识、心理动机的原因。要真正得到人斯芬克斯之迷的答案,哲学和心理学必须紧密结合才行。对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做为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有着动物般的肉体疼痛,也有着超越动物的理性思维。人的肉体疼痛作为人肉体自我保护的一种防预机制,可以提醒人的心灵采取行动避免自身肉体遭受更进一步的伤害,这是有利于生存的;但是它却产生了潜意识。这个潜意识又进一步地对人的理性思维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人又是天使又是野兽的斯芬克斯之迷的答案。
有很多人认为,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而人的非理性也是从动物身上继承而来的,而且只能通过良好教育去抑制非理性。
这种观点是有误区的,因为我们从动物身上继承的只是生物性疼痛的知觉,而不是思维的非理性。
现在我们知道人是理性的,但人的非理性又从何而来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理性和非理性思维例子:
会下围棋的人大概都知道下棋先后次序的重要性,我们的聂卫平棋圣对此更是深有体会。[聂卫平围棋棋圣曾经在一次国际重要围棋比赛后遗憾地说,自己明明前半盘领先优势很大,在收官子的阶段自己怎么下出了昏招啊!明明是在脑袋里想好的最佳收官次序,可是在出手下子时却下出最差的收官次序,真是莫名其妙,结果被别人翻盘了!真遗憾啊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聂棋圣脑袋里想好的最佳收官次序和最差的收官次序本身都是理性思维计算的结果,而且聂棋圣的脑袋已经对两个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这时,如果大脑采用最佳收官次序做为行动依据, 那么这个行为则是理性的。可为何聂棋圣却选择了最差的收官次序行为呢?这是非理性的啊(已排除有意让棋)!
为何我们的一代棋圣有了这个断送棋局的非理性行为呢?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将永不得其解。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由肉体痛苦、情感丧失、被麻醉形成的潜意识,其内容会对人产生心理暗示,内容中如包含语言,则产生语言暗示。)
我们的一代棋圣的这个断送棋局的非理性行为,就是由包含有语言暗示的潜意识干扰理性思维造成的。这个语言暗示的潜意识必包含有“反过来”或“反过来想”或“反过来做”等的语言!由于有了“反过来”潜意识意念的作用,聂棋圣的脑袋将最佳收官次序和最差的收官次序的评价进行了颠倒, 从而导致了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聂卫平棋圣早年或青年时期(或许是文革时的?)所遭受的肉体痛苦或精神迫害,同时伴随着“反过来”等意义的语言。由于受这种潜意识的影响,聂棋圣又有多少次遗憾地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呢?这恐怕只有聂棋圣本人最清楚了。
再看看由情感丧失形成的潜意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这是我本身的): 上世纪90年代初, 家中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 那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 在一个暑假, 我的父母因事要外出一段时间, 我就向父母要求不要将那台电视锁进柜子里, 可是父母不同意. 我心中十分委曲, 就在父母刚走出家门, 站长就开始发泄, 往地上砸东西, 把一副军棋扔出了窗外(家住六楼),... 为什么站长会有这种发泄的心理呢? 为何会有这些非理性的举动?
原来, 在我幼年时, 曾亲眼目睹了父母亲吵架并争斗的过程, 母亲往地上摔盘子..., 这个事件对我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 并形成了潜意识, 而以上在初中时往地上摔东西的行为正是我在复演母亲当年的角色! 这种行为包含了为了获胜而更好地进行生存的动机, 但却是非理性的. 这个潜意识的形成可以归于情感丧失.
在我们自然科学(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核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能够说科学本身无对错, 但对此负有责任的只不过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而已. 而构成人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基础则是由人本身的遭受的肉体痛苦, 情感丧失和被麻醉形成的潜意识.
(关于人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以上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初步阐述,但是潜意识影响人的理性思维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