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周恩来揣摩毛泽东旨意提出林彪接替刘少奇职务

(2010-02-04 22:34:40) 下一个
周恩来揣摩毛泽东旨意提出林彪接替刘少奇职务

作者:司马清扬、欧阳龙门

八届十一中全会实际上是周恩来主持的。王力回忆说:“到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夕,毛主席下决心换接班人。那时林彪不在北京,日常工作就由总理主持。从这个时候起,中央批文件就是总理批了,没有少奇同志了。把少奇同志换下来,是全会前夕就定了的,选举只是个形式。全会公报是早就写好的。公报初稿是总理批的。” 从中可以看出,周恩来是实际上会议的组织者。实际上,没有周恩来的鼎力相助,这次全会是开不起来了的。

  全会公报说:“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扞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根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周恩来在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对林彪提出的“顶峰”、“最高最活”、“最高指示”等类言辞,我曾同毛主席谈过,也同林彪交换过意见,用词应当力求科学、准确、恰当。 此公报除了大力吹捧毛泽东之外,还大力吹捧了林彪:“全会认为,林彪同志号召人民解放军在全军展开学习毛泽东同志着作的群众运动,为全党全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工农兵群众、革命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进一步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是防止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使我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最可靠、最根本的保证。对毛泽东同志着作,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普遍适用的,应当进一步在全党全国推广。”

  王力在回忆时讲:“公报初稿是总理批的,我当时的印象很深:第一个为何送审传阅的名单上没有刘少奇;第二主席后边即是林彪;第三初稿上写上了刘少奇的一段话,给勾了。” 林彪作为接班人的地位呼之欲出。

  1966年8月1日,宣告文革全面发动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但是林彪还像往常一样请了病假呆在大连。毛泽东决定让林彪取代刘少奇,让汪东兴几次打电话催林彪马上回北京,并让周恩来安排专机。但是林彪知道,“虎背”是不能“骑”上去,骑上去就下不来了,推辞再三,而且正式写了请假的书面报告。 8月4日下午,毛泽东同刘少奇发生激烈争吵。当天,毛泽东再次让秘书打电话给林彪,林彪还是推却身体不好,不能出席。 据说从全会一开始,接林彪进京的专机就一直停在大连,但是林彪就是不上机。毛泽东大怒,你林彪不来,不配合,停会,林彪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复会。

  这个时候周恩来再一次出面劝说。周恩来打电话给林彪,我现在处境很困难,你不来,我就更不好办。 文革之初,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陈伯达认为自己并无这个能力,于是推脱。周恩来找陈伯达谈话,陈伯达推荐康生,康生既有原来在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工作经验,也有这个能力,更有在延安整风的领导经验,但是康生却不能做“刘盆子”。陈伯达推辞多次,但是周恩来最后说:“你还是共产党员,难道中央不能安排你的工作嘛?” 同样,林彪出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不得不来。

  林彪的威望在当时确实很高。树立林彪为接班人,不仅是毛泽东发动文革时的权宜之计,同时也迎合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陈云在建国之初就同高岗谈起并提出林彪是毛泽东最合适的接班人,邓力群更是回忆说自建国后就认为刘少奇不如林彪,到文革前林彪当接班人更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邓力群说:“就我个人来说,对于林彪,一直到庐山会议,都没有发生什么怀疑。虽然我觉得他的一些提法不妥当,但是他拥护毛主席,我是相信的,认为把他选为接班人是很好的。我也跟别人讲过,说历史经验证明,一个伟大的人物需要由另外一个伟大人物来维护他。马克思需要恩格斯来维护,列宁需要斯大林来维护,毛主席需要林彪来维护。我就是这样看的。东北解放以后,我脑子里想,也跟一些同志交换过意见:原来主席是想让刘少奇当接班人,在东北全部解放以后,我认为刘少奇当接班人不如林彪好。因为刘少奇政治上强,但是他不会打仗,而中国这个国家只是政治上强,不会打仗,当个接班人是很大的缺陷。林彪政治上又强,又会打仗,我看这个人将来当接班人最合适了。”

  然而林彪接替刘少奇在党内的职务的提名,却是由周恩来揣摩毛泽东的旨意而提出。周恩来在1967年秋天告诉吴法宪,在八届十一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对准刘少奇。毛泽东问周恩来“看来刘少奇不行了,我对他观察了二十一年,完全失望了。对邓小平也观察了七年,也失望了。要把刘少奇拿下来,现在怎么办?”,周恩来回答说“那就只有林彪了,由林彪代替刘少奇最合适。”毛说“好,那就把林彪接来北京吧。”1966年8月5日晚吴法宪接到周恩来电话指示,第二天上午派专机去大连接林彪回京。周还特别交代说“要绝对保密。这件事,只准你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任何人。”当接林彪的专机抵达机场,飞机滑行到跑道一头停下时,周恩来立即登机面见林彪,汪东兴代表毛泽东也赶到机场。三人在机舱内部谈了三十多分钟。但是林彪出来的时候,脸色阴沉,吴法宪本来想上前说几句,但是却吓跑了。而根据当时参加讨论《历史决议》的刘澜涛的发言,毛泽东当时确实没有提及邓小平。刘澜涛说:

  记得有一次在杭州开会时,接北京电话,说罗瑞卿同志跳楼重伤,我们听了心情非常沉重,毛泽东同志不问长短,毫不动容,就宣布继续开会,当时我深感寒心。到八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首先炮打刘少奇同志,毛主席亲自说,我对少奇同志观察了21年,现在完全失望了。请周恩来告林彪(当时在旅大)尽快来京。

  原来,当毛泽东在8月4日下午和刘少奇当面翻脸之后,决定换马。周恩来对毛泽东提携林彪的想法心领神会,积极推荐林彪成为党内排名第二的领导人。根据吴法宪的回忆录,当时的副主席名单是林周二人,但是周恩来把自己的名字勾掉,以突出林彪的副统帅和接班人地位。亦有资料说是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周恩来代替邓小平接见兄弟党时表示,接见时用政治局常委的名义而不用中央副主席的名义。 在以后的文革岁月里,周恩来多次公开自豪地提及这件事,说林彪“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最好,跟毛主席跟得最紧的,我推荐他为副统帅”。

  但是林彪知道接班人是“烫手山芋”,极其勉强为难。但是当毛泽东对林彪说:“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应该有个登台演说才好啊!”实际上,林彪知道这是毛泽东要他表态,攻击刘少奇等,林彪以不明就里为由推辞不干。周恩来表示可以找别人代写。于是周恩来找雷英夫谈话,要其为林彪准备讲稿。

  八届十一中全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除了吹捧毛之外,还吹捧了林。 据知情人告之,是周恩来出面向全会提议林彪为接班人,并当场表示:(林彪)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举得最高,最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一贯忠于毛主席,跟毛主席最紧、跟得最好。”周恩来还表示:“我们党,毛主席是最高统帅,林彪同志是副帅。今后的一切大政方针,都要由主席和林彪同志来决定,其他人都是做具体工作的。”此类的话,周恩来在文革中多次重复。

  八届十一中全会正式确认了文革的左倾指导方针,使其合法化,而且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毛泽东在闭幕会上说:“(这次)可能比过去好一些,因为过去没有这样公开的决定,并且这次有组织的保证。这回组织有些改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常委的调整,就保证了中央这个决议以及公报的实行。” 会后,大多数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相继遭到诬陷和迫害,中央文革小组掌握了中央很大一部分权力,中共中央对于毛泽东发动的文革完全失去了抵制和纠正的能力。(摘自《新发现的周恩来》,《文革初期:积极配合毛发动“文化大革命”》之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