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40年前谁动了毛主席的芒果

(2010-01-17 16:48:55) 下一个
40年前谁动了毛主席的芒果(图文)

40年前,1968年8月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通栏标题是这样的:

“最大关怀最大信任最大支持最大鼓舞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和群众心连心
毛主席把外国朋友赠送的珍贵礼物转送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报道充满激情地写道:“这不仅是对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最大关怀,最大信任,最大支持,也是对正在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无产阶级司令部领导下团结战斗的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最大鼓舞,最大关怀,最大教育,最大鞭策!”虽然用了这么多的“最”字,但是却没有点明很多老百姓最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最后是谁吃了毛主席送的芒果?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先考证到底是哪位外国朋友给毛主席送了芒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伟大领袖霍查同志送给中国人民伟大领袖的芒果,也许只是因为那个时候世界上只有天涯若比邻的阿尔巴尼亚是我们最好最好的朋友。在网上查一查,许多经过那个时代的人都对“毛主席送芒果”的往事记忆犹新,有的说是非洲的刚果总统送的(经查,刚果总统并没有在1968年8月访华),有的说是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送的(柬埔寨并不盛产芒果),甚至还有说是泰国国王、菲律宾总统送的(说这话的就显得有点年轻了,因为1968年那时候泰国、菲律宾都属美国势力范围,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

所以,所有这些说法都不对。送芒果的外国朋友其实是当时访问中国并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埃尔沙德•侯赛因(Arshad Hussain),而且这不是巴基斯坦第一次给中国领导人送芒果。曾长期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的戴平先生回忆,1966年6月,周恩来到巴基斯坦访问时,巴方领导人给周恩来送了一批芒果,使馆把芒果包装成了三箱。回国途中周恩来到新疆视察我国导弹基地。离开前,细心的周恩来嘱咐留下一箱芒果给长年在沙漠工作的同志们品尝。回到北京,其余的两箱分别送给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

事实上,芒果是巴基斯坦所送也得到了该国自己的证实。2004年8月7日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发出了一篇题为Pakistani mangoes now make it to Chinese market (巴基斯坦芒果现在进入了中国市场),其中提到巴基斯坦1968年访华的巴基斯坦代表团送给毛泽东主席“一篮芒果”(a basket of mangoes),而毛主席当时表示“I want to share them with Chinese peopl ”(我要与中国人民分享)。这样,这则报道不仅证实芒果确实是巴基斯坦所送,而且送了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整整一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下面的分析考证中还会用到)。而且,这一次巴基斯坦朋友不但送了芒果,而且还送了芒果树苗。在广州天河区棠下小学的校园内,有两颗芒果树矗立在学校南面的围墙边。树的周围用不锈钢围栏保护着,围栏中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送来的芒果树”。原来,巴基斯坦友人不但送了果实,还向中国赠送了100棵芒果树苗。因为1968年正好是毛主席视察棠下十周年的日子,中央办公厅转送给棠下25棵栽种,但最后只有棠下小学的这两棵活了下来。据棠下小学的校长说,两株树是一雄一雌,但是栽种多年都不挂果。直到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前夕,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儿媳邵华将军等专程来到棠下村缅怀毛主席,并且为这两棵芒果树浇了水。韶山少先队员开展寻找伟人足迹的活动,来到棠下小学与广州的小学生们共同种下了一株榕树作为“友谊树”,同时师生们把韶山土撒到芒果树下培土,又为芒果树专门洒上了从韶山冲带来的泉水。没想到奇迹出现了,第二年两棵芒果树焕发新颜,长出了繁茂的花朵,随后第一次结出了果子。
这已经是题外的神话了。那么,毛主席收到了巴基斯坦朋友所送的芒果以后为什么要送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呢?

首先,有一个非常简单和朴素的原因,毛泽东不喜欢吃芒果,见到芒果就要送人。1954年底,毛泽东决定在华中腹地武汉兴建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武汉钢铁公司。1956年6月,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客舍款待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和副总经理韩宁夫。在听取了武钢建设的汇报后,毛泽东请两位客人一起进餐。在餐桌上,毛泽东把特意从广东带来的特产芒果,拿给两位客人吃,自己随手拿了一块西瓜,抬头幽默地说:“楚河汉界,你们吃高贵的,我吃卑贱的。”李一清、韩宁夫在领袖面前岂敢造次,不约而同地欲将芒果推向餐桌中间。毛泽东阻止了两位的举动,自己先吃口西瓜,一边吐瓜子说:“我吃西瓜,吐出瓜子。芒果归你们,吃了芒果,要吐出钢铁!”

从这个例子看,毛主席不大喜欢吃芒果,但是把芒果送给什么人也颇有深意。在《人民日报》1968年8月7日的那篇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五日下午,当毛主席向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赠送芒果的特大喜讯传到清华园的时候,人们立即聚集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赠送的礼物周围,热烈欢呼,纵情歌唱。他们热泪盈眶,一遍又一遍衷心地祝愿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他们纷纷向自己所在的单位打电话,传颂这一特大喜讯,并且连夜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冒雨到中南海报喜,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表达他们的赤胆忠心”,这说明确实有鲜芒果送到了清华大学,而且当时“人们”曾围着芒果高喊“万寿无疆”,而且这些“人们”不是清华大学的教师或者学生,因为他们还要向“自己所在的单位”“报喜”。工宣队的骨干主要来自北京新华印刷厂、针织总厂,此外还有来自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北京化工三厂、北京北郊木材厂的工人。曾任工宣队员的新华印刷厂工人曾意先生回忆说:(工宣队进入清华后)大概过了两三天,毛主席派他的秘书把外宾赠送给他的芒果送到清华工人宣传队指挥部,表示对我们的慰问。

我们可以推论,当工人们向自己所在单位报喜之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把芒果拿回来让我们亲眼看一看毛主席送给咱工人阶级的芒果。所以由解放军领导做主,工人们将“一篮芒果”分了若干份,各自带回原单位顶礼膜拜,而决不会把芒果留在资产阶级成堆的清华园。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材料中说毛主席送了“一颗”或“两颗”芒果给工人阶级的原因,因为一篮(大约十几颗芒果)被分成了6份(工宣队由来自6个工厂的工人组成)。当这些芒果被带回本单位之后,人们激动的心情过后,很快地遇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毛主席的芒果只有这么几颗,而且巴基斯坦外长送来芒果本来就是熟透了的“金芒果”,芒果吃也吃不得,放也放不得。如果任凭芒果腐烂,岂不辜负了伟大领袖的最大鼓舞,最大关怀,最大教育,最大鞭策吗?当时工宣队领导(实际上是中央警卫团)就做了两个决定:第一将鲜芒果打蜡,尽量延长寿命,存放在本单位瞻仰;第二,立刻请北京轻工系统的技术人员按照鲜芒果的大小、外观、形状、气味研制塑料仿真芒果,转送全国工人阶级分享眼福。后来仿真芒果上市,许多人家都请到了一尊这样放在玻璃罩内的金黄色芒果。玻璃罩上写着:“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纪念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赠送的珍贵礼物——芒果,一九六八年八月五日(复制品)。”此外,芒果还成为像章、宣传画的题材。沈阳新生油脂厂和河南新郑卷烟厂还分别制作了“芒果”牌香皂和“芒果”牌香烟以资纪念。


由于研制和生产芒果需要时间,所以仿真芒果真正转送到各地已经是当年的“十一”前后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都召开了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北京也举行了“热烈庆祝毛主席赠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珍贵礼物大会”,“热情赞扬和坚决支持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大学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的革命行动”;北京与外地无数支群众队伍抬着芒果的模型庆祝游行。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一些省市的官方门户网站上查到有关信息:

——1968年9月16日:福建省、福州市军民在五一路广场召开“热烈迎接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送毛主席赠送的珍贵礼物——芒果复制品”大会。会上,宣读了北京汽车修理公司全体职工和北京第一轻工业系统无产阶级革命派为赠送芒果给前线军民的信和芒果献词。
——1968年9月17日 济南市工人在“八一”礼堂集会,庆贺首都工人将毛泽东主席的礼物芒果转送给山东工人。
——1968年10月14日:长春市十五万军民在人民广场集会,欢迎我省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工人代表团归来,迎接首都工人转赠给我省工人代表团的芒果。
......

芒果在中国的奇遇,令外国人感到匪夷所思,称之为“芒果崇拜”(cult of mangoes)。此后许多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友人,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穷朋友,来中国之前不知道带点啥,以为毛主席喜欢芒果,往往投其所好,带些芒果就上路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中国人搞不清初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朋友送了芒果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毛主席确实收到了来自好几个国家的芒果。其中有案可查的是菲律宾总统夫人马科斯1974年访华时给毛主席送的芒果。据毛主席的翻译章含之回忆,那年9月伊梅尔达来华访问,为其丈夫马科斯总统的访问作准备。那时,毛泽东主席不在北京。在见过周恩来后,李先念会见她,并正式告诉她由于毛主席不在北京,这次就不见她了。夫人先是表示非常失望和难过,希望中方重新考虑。李先念又一次说明并非毛主席不愿见她,而是确实不在北京,请她谅解。此时,伊梅尔达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取出一方手帕,开始擦眼睛,继而听到她细微的抽泣。一时间,弄得李副总理不知如何是好。伊梅尔达接着把她抹眼泪的手帕轻轻地抛到茶几的李副总理一边,不再说话,也不告辞。李副总理望着面前那方手帕,不知是不予理睬还是应当捡起来还给她。最后,伊梅尔达成功了,李副总理答应她再考虑毛主席会见的可能性。伊梅尔达此时破涕为笑,热烈握手后告辞。另据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回忆,外交部得知马科斯夫人要求见毛主席,急忙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说:“见就见吧。”于是,马科斯夫人乘专机飞到了武汉,拜见了毛泽东。马科斯夫人高兴地对毛泽东说,她已通知菲律宾有关部门,请他们尽快从菲律宾运些新鲜的芒果,送给毛泽东主席及其子女。果真,没多久,几筐芒果空运武汉。毛泽东从来不大吃水果,更不喜欢芒果。芒果放的时间久了,怕坏了,张耀祠要生活秘书张玉凤向毛泽东报告一下,是否可以给他在北京的孩子送一些?毛泽东笑道:“你们照顾我,比我的子女周到得多。谢谢你们,请转送给大师傅、警卫和护士们。”张耀祠照办。

事实上,这次菲律宾送来的芒果数量较多,受益的不仅是大师傅、警卫和护士们。当时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11岁小童星,名字叫祝新运,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小党的孩子潘冬子,人见人爱。三十多年后祝新运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中接受朱军采访的时候透露,那一年一位首长用专车给他们家送来一颗芒果。当时首长神秘兮兮地问小冬子:“你知道谁最喜欢吃芒果吗?”冬子说:“谁?”“毛主席!”冬子说:“难道这是毛主席送的?”首长说:“是!”祝新运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芒果,父亲用玻璃器皿装着,用药水给泡上,斜放在里面,永远保存着。当时谁吃过芒果啊,连见都没见过,并且是毛主席送的芒果,他们全家就把这个芒果供起来,放在家正中间。谁来了,父亲就特别荣耀,“哎,去看看毛主席送给我儿子的芒果!”

一直到毛主席去世以后,给中国领导人送芒果的外国朋友还是络绎不绝。据《陈景润之路》(朱立文编著)的记载,1979年初夏,在科学院数学所的一张办公桌上,放着一个黄橙橙鲜芒果。这芒果原是一个外国元首送给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华主席可能是想起了毛主席送芒果的往事,便把芒果送给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这样芒果被转送给科学院,科学院领导再把它送给数学所,数学所党委决定送给当时正因为歌德巴赫猜想而大红大紫的陈景润。据书中的描写,陈景润的心里当时觉得比喝了糖水还要甜,但他说无论如何不能吃这个情意深长的芒果。最后他坚持转送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小小芒果寄深情,陈景润说:“科学事业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持续往上攀登,才能不断为人类造福呢!”

说了这么半天,我们还是没有回答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1968年到底谁吃了毛主席送给工人阶级的芒果呢?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回忆说吃过毛主席送的芒果?答案很简单:没有任何人吃毛主席送的芒果。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敢吃。

那么那些留在北京工厂的鲜芒果后来的命运怎样了呢?在一份文革回忆录中可以读到,汪东兴把芒果分给北京各厂的工人代表,其中也包括北京针织总厂。工厂的工人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芒果仪式,然后把芒果用蜡封起来保存,以便传给后世子孙。芒果被供奉在大厅的一个坛上,工人们排队一一前往鞠躬致敬。可惜工人们的知识有限,没有人知道该在蜡封前将芒果消毒,所以没几天后芒果就开始腐烂。革委会将蜡弄掉,剥皮,然后用一大锅水煮芒果肉,再举行一个仪式,工人们排成一队,每人都喝了一口芒果煮过的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reader 回复 悄悄话 What a joke!
It was similar to the story of "Empire's New Cloth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