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彭德怀和他的“忤逆”部属们
(2009-10-29 15:50:42)
下一个
[转贴]彭德怀和他的“忤逆”部属们
缘于彭总悲剧话题的展开,我收集整理了一些比较确切的资料编成此帖。资料来源除各类书藉外,还主要参考了几个网站的相关讨论内容。在此特向参与讨论的朋友致谢。
收集这类资料,绝非出于诋毁为创建共和国立下不朽战功的将帅先辈们,而是为了反映阶级斗争这面大旗下人性异化的一幕幕悲剧,是为警醒我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坚决拒绝此类事件重演。这是本帖开头敬请朋友们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因为本帖仅为提供参考,所以不打算特意进行编排;朋友们手上有相关资料的,欢迎跟帖补充。所有资料希望尽可能确切有据,以事直叙,少作个人感情色彩的评述。
对毛、彭之间关系的相关话题,也请在此展开,不再另行开帖。
一、“20根黄瓜”事件
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一期会议简报刊登出某军长揭发的“20根黄瓜”事件,成了攻击彭德怀“伪装朴素”的炮弹。
这位某军长是开国少将唐金龙。
1959年军委扩大会议批判彭德怀,在一期会议简报上,登出了唐金龙揭发的“20根黄瓜”事件,成了攻击彭德怀“伪装朴素”的唯一炮弹。唐金龙在揭发中说:此事有人证,当时经办者是西北野战军四科科长高克恭。高克恭恰好是这次会议的工作人员,他看到简报后大骂起来:“你唐金龙知道个屁!你唐金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王政柱都可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7年夏,西北野战军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王政柱副参谋长找高克恭,要他把会议的伙食搞得好一些,同时提醒高克恭不要搞得过分了,不然彭德怀那里谁也过不了关。第二天高克恭带炊事员去买菜,买了20根黄瓜,每根黄瓜花了两千边币。彭德怀知道后,十分生气,主动在大会上替高克恭作了检讨。
唐金龙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揭发”举动使许多人心里很反感,认为他是急于表现争功、故意歪曲事实。称之为“没事找事,不过比里通外国要轻的多了”。
唐金龙自己也是个悲剧人物。1965年升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文革”初期,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贺老总,准备把老部下唐金龙调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但贺随后被打倒,老首长的关照使唐金龙遭受牵连迫害。他对这场文化大革命怎么也想不通。
1967年1月21日,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的唐金龙在军区大院开枪自杀身亡。而几乎与此同时,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吕炳安则在军区招待所服过量安眠药自杀。
他们是“文革”开始后首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开国将军。
二、反教条主义的“后遗症”
彭德怀被旧部殴打的例子,经常被用来说明彭的人缘很差。
“打倒”并“脚踏”彭德怀的是开国少将李钟奇。文革期间在北京卫戍区小礼堂批斗彭德怀。大会休息时,时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的李钟奇冲进关押彭德怀的小休息室,恶狠狠地将彭一拳打倒在地,而且真的踏上了一只脚,并且还叫喊道“彭德怀!你也有今天呐!”。参加批斗大会的都是部队高级干部,没有地方人员,也没有红卫兵在场。
打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李钟奇在1958年军中的反教条主义运动吃了不少苦头,从训总一个二级部副部长,被降级降职为军副参谋长。由于“错误处分”的反差太大,李无法接受,一到文革时便以这种方式还以颜色、冤冤相报。
李打彭一事,各种议论都有,倒是一直没有人对李打彭一事进行谩骂。
有人同情,认为李是含冤而泄愤,因为当时训练总监部一班人确实被整得一塌糊涂。
有人特别分析了彭德怀的性格。认为在部队里部下对老上级,尤其是有过人之处的老上级的感情一般都很深厚,爱戴有加。发生部下打上级的,在文革也是很少见。而彭德怀对手下的人不够义气,罚多赏少,部下有事需要他力挺的时候不出面,使人部下寒心;而且部下升职的少,不动的多。相反地,林彪则不拘一格,有功必赏,小过忽略。他们相信即使林彪当年没跑成回来挨批斗,也绝不会发生林的部下抽他的事。其他元帅也是如此,唯独彭有此可能。为何?彭对人太苛刻。
也有人批评李,认为彭总为人刚正,肯定会得罪一些小人,加上他又是个“铁肩担道义,只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汉子,得罪了“红太阳”,难免会给这些小人报复的机会,正所谓虎落平阳被*欺。
事发不久,李钟奇受到刚到任的卫戍区吴忠司令员的严厉批评。吴忠说,“彭德怀再犯错误,他也我党我军的杰出领导之一。党有政策的,不许这种行为!!!你身为一个高级干部,不丢脸吗?卫戍区是党的部队,不是哪家开的!!!”。李怀恨在心。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李到处讲吴如何镇压群众。中央在审查卫戍区及吴忠“文革”期间表现时,李又跳出来……
不过,李钟奇1988年还是获得了红星功勋荣誉章。几年前将军逝世的时候,中央还是给了他一定的评价。这也是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看问题,他的功绩和贡献应予客观肯定,不能一笔抹杀的。
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结怨
在李钟奇殴打彭德怀的同一次批斗会,还有一位开国中将也动手殴打了彭德怀,把便纸篓当高帽子扣到了彭德怀的头上。这是当时的北京军区副政委王紫峰。事情起因据说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王紫峰所在部队由于行动迟缓延误战机而遭到彭德怀的严厉斥责,由此结下了“梁子”。
王紫峰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第66军政委。1950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委。入朝后,第66军在行军间与美24师、英27旅遭遇,苦战3天,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因敌军突然撤退,66军失去歼敌机会。
第66军军长萧新槐和政委王紫峰作了检讨。认为:初战未打好,主要是全军上下思想上无充分准备,一些干部战士存在着“怕飞机”、“怕坦克”、“怕炮火”的“三怕”思想;再加上长途行军供应困难,部队情绪不稳定。在执行战斗任务中,侦察不力,判断情况不够准确,使用兵力不当,部队穿插迂回不力,行动缓慢,未能抓住战机,但也给美军一定打击。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严厉批评了第66军。责成第66军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少数干部行动迟缓,犹豫畏缩,指挥位置靠后,怕死、怕苦,指挥不力,执行命令不果断坚决的问题,严肃处理了26名干部,对情节较严重的给予了纪律处分。王紫峰说:我本人生来就不会打仗,只是仗打多了,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了打仗。对于那些给予处分或提出批评的同志,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千万不要歧视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在战争中锻炼,在战争中学会打仗。
第二次战役,66军第196师在开进途中与敌遭遇,该师迅速占领制高点,控制道路,歼敌一部。第198师一个团抢夺大宁江桥,歼敌一部。第197师一个团迂回断敌后路,由于侦察不细,判断失误,使用兵力过少,担任正面攻击的一个团采取平推战术,未能抓住战机,使敌迅速撤回。王紫峰认为66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虽然完成了任务,但离要求还差很远,采用平推正抗的战法,忘记了我军迂回包抄,猛插两翼,侧击敌人的传统战法。部队还存在急躁、恐美、怕死、怕苦的思想。王紫峰在66军继续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第三次战役,第66军首先突破叁八线,攻占华岳山,瓦解了敌中线防御体系。66军攻占春川、洪川,直出横城、原州,进抵三七线附近,激战5昼夜,歼敌3205人。
1951年2月,第66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担任防御任务,毙伤俘敌5062名。第66军入朝作战近半年,歼敌15328人,战绩辉煌。彭德怀说,第66军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越战越强。1951年4月,第66军回国,王紫峰获授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四、前后左右摇摆的上将
彭德怀的一位老部下,庐山开会前私下对彭说“你是对的,说出的都是我的看法”。然后又问主席对此是怎么看的,当得知主席的态度后又说“那我们要保存有生力量了”。到了开会时候,贺龙、罗瑞卿、萧华等人批得狠,这位将军就在一旁作证。因为是彭德怀最亲信的人,在训练总监部挨整时因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彭总”的理由而躲过一劫,所以此人最伤他的心!
张宗逊很有意思,思想很前卫,调子也拔得高。在训总时曾经说学苏联“要坚持不走样地学”,后来听到老人家持反对意见又马上转向,批起军事学院的教条主义来。这下可惹恼了训总的头头,遭到四级会的批判。主席知道后,说了句“萧克在历史上一贯不老实”,继而黄克诚在彭德怀授意下展开对萧克的批判。训总不久被撤,一班人大都被整得很惨,只有该上将一直当稳了副总长。有人说这位上将就是彭总安插在训总的钉子。
庐山会议上,因为批彭积极,张的副总长没有被拿掉。到了1962年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时候,张宗逊想讨好贺龙而找了老关系,不过又是押错了宝。文革开始后被当作罗瑞卿分子被挤到一边,连九大代表都没捞上,1971年被贬到济南军区当副司令员。据说主席曾经问起过他的事,但没有下文。
林彪爆炸后,一批被打倒的老将重新出山,张宗逊于1973年当上总后勤部部长。也许是喜欢投机的风标鸡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他与陈士榘一样给“四人帮”写了效忠信,成了丢人现眼永远抹不去的污点。1978年退休安享晚年,1988年授勋得了个一级红星。
值得赞许的是老将军亲手把儿子送上了对越战场老山前线,使小张的军事天赋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小张虽然年轻时有些巴顿性格的不足,但确是一员悍将良将,作战训练样样在行,而且作风踏实、关爱部下,职务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而今的大区副司令员位置上。
张宗逊可谓生荣死哀。1998年以91岁高龄逝世后,江总书记也送了花圈,并对其功绩和贡献作了比较高的评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