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北京的冬奥会顺利开幕了,用外国运动员的话说,只要走之前不得病,到了北京就安全了。疫情之下开这么盛大的运动会,应当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防疫不容易,严管严控也不容易。
虽然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也还是有不少问题的,管理上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主要问题。
现在随着运动会的进行,随着大家逐渐熟悉和习惯了这样情况下进行比赛,似乎比刚刚开始好了不少。
运动会很快就会结束的,希望下一次意大利的冬奥会,能让大家恢复正常冬奥会。这个破疫情,实在太烦人了!
冬奥会我过去看得比较少,主要咱们参赛的项目不怎么多,冰上运动看得多一点,滑雪什么的基本没有什么咱们的运动员。
申雪赵宏博,还有速滑的几个连冠,都是看点,别的也就没什么了。当然外国运动员特别厉害的,像俄罗斯的、加拿大的、日本的,都非常精彩。
今年的前两块金牌都在短道速滑中产生了。前段时间看了《超越》对短道运动有所了解,运动员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而且各种规则,教练们各种考虑,为了队里,为了比赛成绩,真的牺牲了不少好运动员。
集体主义之下就是这样的,不能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即便教练最后承认自己有问题,但又能怎样呢?
如果不看《超越》真不了解运动员,体校、国家队等一些列相关的情况,有时候看到别人抱怨也觉得很多事儿是多么的不合理,看过这部剧就会明白很多,站在外边看不见实际的东西,说的话就不是实际情况。
今年冬奥会的热点是一些海归运动员的参与。
咱们都有一个团队精神,也有排外的思想,内心也很崇洋。这些我觉得都不能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只能说是习惯,是文化,是传统。
有些东西就跟咱们说美国怎么怎样,中国怎么怎么样,好了不好了,多么好,多么不好,是一回事儿。其实就是各有各的样儿,不是好不好,而是就那样,能改变的慢慢自然会改变,改变不了的都自己带着,别人真没必要说什么。因为说也白说。
就跟这次防疫是一样的,你说谁做得更好,谁是错的,都不是,让中国像别的国家一样,做不到,也不能那么去做,你让别的国家向中国一样,也不可能。这没什么谁应当怎样,谁不应当怎样的,自己做的就是自己最好的。
自己这么认为的就会一直这么去做的。
我一直就认为,所有人的言行,都是因为自己认为是对的才去那么说那么做的,有谁会故意反着说话,倒着做事儿的?除非有病。
但事实上,总有人做的是不对的事儿,说的是不对的话,可是你能让谁承认?你自己又承认过自己的错吗?
引进海归参加赛事,以前不多,现在刚刚开始,以后可能还得持续。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说实话,没什么特殊原因的运动员,一般不会这样做的。也不会长久像咱们运动员一样生活在国内,跟大家一起训练参加比赛的。
再说特别优秀的运动员,真的能这样都回来也不现实、不可能。
所以,真应当着力于好好踏踏实实培养自己本土的运动员,像体操过去我们的长项,现在变成了短板,花样滑,连续好些年那几个优秀运动员成绩一直不错,却落得现在青黄不接,这些不是我们真的不行的项目。
一个男子足球队,就跟宝似的,换着法的想要进步,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没有丝毫的进步。不行的不肯放弃,行的不好好把握,最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引进海归运动员,是咱们很多人不习惯也不大赞成的,但没有引进,咱们的短板太多了不是吗?比如乒乓球,比如短道速滑,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引进,女子冰球今年打的不错,也是不少引进的运动员在里面。
好多人以为以后就这样靠引进了,如果有这个念头,真应当掐灭,谁有不如自己有!
再说你引进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像美国引进几个兵乓球运动员,也变不成他们的长项,所以,人家不看重这个项目就是了。其它强项人家保持强,不断档,其它能行的还要更行。
当然哪儿有常胜将军啊!
美国的飞鱼不玩了,也就没有了飞鱼。
所以,我们都要客观、冷静和实事求是地看待体育运动和比赛。
乒乓球所以厉害,起初也是因为普及的好,谁家没有几个会打乒乓球的?一个木台子,摆几块砖头,一个哨儿就开玩,想玩多久玩多久,没有成本。
滑冰本来是东北体育课的内容,到了冬天操场浇上水就是冰场,哪儿有东北人不会滑冰的?
篮球、排球都很普及。足球我觉得太需要体力了,而咱们没有那么足的体力,估计基因就不那么让你有力气。所以,成不了强项是正常的。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什么叫止损。
不懂得止损其实最后就亏大发了,成了真正的赌博了,破产也就难免了。几十年如一日地这样还坚持,这是什么精神?我觉得不值得提倡。
有些东西不行是你找不到窍门,但真的一直找不到窍门还在那儿找,就不如换换别的玩了。谁知道了,我反正没有那么顽强的坚持精神,所以什么都是平平常常的。
学渣就学渣吧:)别人都不服输,我不行,服输。
看冬奥会,看的是精神,感觉各国运动员都在拼,真的很拼。尤其日本运动员,他们有一股劲,有一种精神,你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
俄罗斯也是,所以他们的成绩都不错。
咱们的运动员也很拼,但有时候感觉缺少点什么总是。缺什么呢?找不到就改进不了。
管理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成功很重要的手段。管理跟不上,很难真正改进。
网上都在说隔离运动员吃不饱饭的问题,谁都不信,觉得怎么可能。如果真有,那就是管理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安排大家都能按时吃饭呢?奇怪。
不是没有人做,是没有人安排,这种问题我非常理解。在国内搞过管理的就会知道,咱们很多人的习惯就跟我奶奶说的,支一支,动一动。
你上边安排了,要让大家都有饭吃,啥时候吃,几点吃?必须有个管事儿的人跟着,到时候支谁去,去哪儿拿,还得告诉那边谁做,做什么!累死人不偿命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多大的人,你不支到几点几分,不支到哪个楼、哪个门、哪个锅上,都得中间给你掉链子,等你吃下顿饭了,想起来了,该给送上顿饭的人,送了没有?回答,不知道呀!哇塞,结果等着吃饭的人,饿了很久很久了。
管理,说起来没有什么,但真的很重要,而我们国内实在太缺乏管理了。有管理能力的人太少了。说严重了,是不负责,说白了就是个人能力太差!
管理跟管家一样,没什么难的,但真的管不好的人也确实大有人在。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依赖惯了就会成这样。
你看偏远地方的人,给他们机会他们就比你想象的要会成功,因为有能力,在困难环境中要生存,得想办法。那些吃饱喝足了的,不知道缺什么,不知道需要怎么样去完成要做的事儿,所以就会一问三不知。
可是呢,怪起别人来却一个顶俩。
海归花样滑小将摔了,哇,立马上热搜。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还是我说的那样吧,要是咱有乒乓球的实力,还用引进别人吗?别说了,理解吧。以后大家都好好学滑冰,都去冰上滑几下,跳起来,转几圈,落下来别躺下,做到这样再说别人行不行?
原来我在东北学滑冰,我挺喜欢滑的,体育课可以过关,但说能比赛还不行。后来没事儿的时候跟着我家邻居一个女孩,她是专门速滑的,她说,我教你,很简单的。我跟着她后边,她拐弯弯腰背手,手还能摸一下地,我也想拐弯的时候像她那样,她教我怎样压道,而我,压道就倒,我是一只脚滑向另外一只脚前边站着行,稍微侧点身子行,但弯腰,还要手摸地,人刚刚歪一点就倒了,顺势躺倒:)
所以,我一看人家速滑比赛就觉得自己咋那么笨呢!
不是说你会滑就能滑好,不是你这次冠军下次就也是冠军,不是说你现在铜牌下次就银牌了。有人忙乎十几年,默默无闻,还得返回老家。
就是得了金牌的,有些也不是生活就有保障了的。
谁都不容易,咱别在家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然后手指头动一动就把人家骂上热搜,这又不是八卦。
要知道,人家有今天多不容易,人家回来作为中国队队员参赛也是有压力的。
咱们就是喜欢赢,谁赢了,那就捧上天,谁输了恨不能踩死人家,干嘛呀!赢了的就是厉害,但输的也需要鼓励!你自己还不是一样的,你不行的事儿天天有人说,你啥心情?
换位思考,好好鼓励运动员,咱还得好好看比赛呢不是!
是的,专心看比赛。
谢谢潇潇鼓励!明年咱们继续!
我最近在追《人世间》 难得的好剧。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希望不要烂尾啊。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唯有不缺的是人们的真诚和善良。领导啥时候写剧评?要告诉我啊!:)
是啊,看赛事很过瘾!
要不是看 WXC, 我都不知道这么多“归化”的运动员。
是啊,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