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
是谁总结的,海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挺有道理的。
寂寞咋办?
我们是后来的,从热闹地方搬过来的,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人,看着挺寂寞的,其实他们一直是这样生活着的,也许早就习惯了这种寂寞,或从来就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寂寞,甚至是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
文化不同,人们的习惯和对环境的感受也会不同,我们很多人,只要安静下来就会觉得寂寞,有人分析过,说寂寞不是孤单,说得是有些人孤单也不寂寞。
孤单是会寂寞的,尤其不习惯孤单的人,就会倍感寂寞。有些人即便有人陪伴依旧感到寂寞,这就是精神生活的缺失了。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美国人,他们总是走到哪儿手里都有一本书,这本书是不是一种陪伴,一种精神生活,一种不让自己寂寞的良药?
经常去美国的植物园,看到不少的老人,年纪不小了,还拿着相机非常有兴致地逛着,拍着照片。有的老人关节不好同样对摄影有兴趣,一只手拿着相机,蹲不下也要斜着身子拍照。
这不是他们有多好,而是他们不觉得年老有多么的悲哀。当然也有人一上年纪就哀叹的。哪儿都有这样的人。
生活,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你该怎样想,怎样生活着,都是自己的选择。很多想法,感受,只有到了那个年龄的时候,你才能有,能体会得到。
结过婚的人,生活得好的,就会说结婚真好,12345。婚后生活不如意的,就会说结婚是个错误,12345。
越来越多生活在海外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问题,一些人是自己到了退休的年龄了,或者已经退休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国内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了,孩子们却都不在身边,有些人辛辛苦苦地往返于地球两端,也有些人在想方设法让没有人照顾的父母去养老院。
国内的养老机制还很年轻,也没有特别的规范,高级的养老院,眼下能做的就是盖豪华的大楼,收每月几万的钱,外加押金几百几十万。听着让人不寒而栗,却有很多人都在那里住着。普通的也有不少看着不错的,但都是外观上的。对软件了解的人还不是很多。
有网友说,有50多岁的人就住进老年公寓的。是不是有点早:)
国内的发展太快了,让全世界瞠目结舌。但软件还跟不上步伐,其实关键是软件,虽然硬件不能差。
中国的进步指日可待,因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过去的落后使得今天的发展有太多的前景。喜欢憧憬和对未来抱有无限希望的多,所以,商机也真的无限!
每当有人谈论到养老的话题,不少海外的人都流露出将来要回国养老的想法。也许现在还年轻的人,是可以抱有希望的,但已经或不久就要考虑这个问题的人,也许指望回国养老并不现实。
本土本地的人还没有一个特别规范的养老制度呢,养老院、老年公寓的管理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已被西方文化熏染、洗脑的我们这些人,一下就回去养老,根本弄不清楚你每月交的钱都是管什么的,哪些事儿管,哪些事儿不管。只想到每月两万的人民币换成美金,住进五星级酒店样的大楼里比在这边强很多,还有中国美食享用。
看病怎么办?尤其在国内没有医保的人们。想象着未来肯定会有政策,但眼下恐怕还不行,考虑回去养老的当下老人应当是不现实的。
既来之则安之吧。哈哈。
星期天去植物园的时候,拍了不少照片,看到这些照片,想到最近有网友要回国探亲了,正在准备行头,说《都挺好》里把俺们的生活说得那么惨,不行,得减肥,穿上合体的衣裙,回去展示一下海外华人的真实生活。
这电视剧真害人:)其实我觉得苏老大家的生活挺好的,不过是暂时没了工作,再找就是了,找不到也可以做别的,再说以他的经历经验,还有不大的年龄应当不困难。
我突然想起来08年咱们北京奥运会那会儿,一个美国台的播音员,在北京给咱们往回传奥运消息,不知道因为在北京时间长了,嫌头发长了,还是咱们的人觉得他应当在北京理个发,反正看到他在北京剪的头,我笑坏了:)
自从来美国,我就没有理过满意的头,无论多少钱,都不行。只有一次在加州过年,一家香港小伙子的店理的发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回国的穿戴,无论你怎么打扮,都跟国内的不同,看上去都不一样,除非你回去就去理发店理个发,然后换上国内的行头。
我们常常看见回国探亲回来的人们,顶着咱们的发型,身着国内时髦的装束,站在我们面前时候的样子,很多人会说:“哇,国内的访问学者来了。”
这就跟咱们回去人家看咱们是一样的。
记得前些年我公婆还在的时候,我们经常回国。
我一般是不让别人去机场接的,自己打车方便得很,人家都很忙,加上接机得等很久,实在没必要。
只有一次大姑姐非要去接,等看见我们就说:“嗯,老远一看你俩是中国人,但不是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我没当回事儿。后来有一天,我们排队买电影票,好像是《英雄》,说让老公陪婆婆也去电影院看场电影。那时候是50块钱一张电影票。
老公排队,我在边上等着,来了个人小声说:“有外汇吗?换点。”吓我一大跳。再想也许他也是知道我是中国人,但一看就不是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
每次我们回国,也是都要想好穿什么的,但每次回去都被说。我国内有个特别要好的姐妹,她跟我婆婆也很熟悉,婆婆经常说,你能不能去弄个她那样的发型,也去买两件她那样的衣服穿穿。真的说了不止一次。
记得有一次,大姑姐用很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说:“你每次回来都给我们带东西,你以后别给我们买东西了,我们什么都不缺,你看你,每次回来都穿差不多一样的衣服。”我说:“我这都是很好的衣服,都是名牌呢。”
那时候我们回去都选圣诞节前后,北京得穿羽绒服。有一年我买了一件长点的羽绒大衣,其实很普通的,还真没什么牌子,因为说那年冬天北京很冷。没想到,大姑姐一见我就说:“这件大衣好看,这些年你就这件衣服好看。”合着前些年我全白折腾了:)
那以后,我回国根本不想别人看什么,怎么看了,爱咋地咋地吧,怎么整也不行呢:)
所以,看到有网友也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让我想起了以前的经历。
奥运会期间,那个美国的播音员在国内理的发,估计回来就得让这边的人笑一笑。因为我看着实在太招笑了,其实那头发理得真是整整齐齐的,美国理的发,从来不会整齐,但在美国人头上,看着顺眼。咱们就不行了。穿戴肯定也是。
所以,我跟网友说,别太苦了自己,你咋整都不入流,爱咋地咋地吧:)
得了,分享一组植物园的采风吧。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祝大家生活快乐!
这个娃拼命不肯进去,她妈妈硬拉着她走:)
最近在看《因法之名》,才发现很多人都有着葛大杰和仇曙光的自信,以为自己就是对的:)
越来越被你的摄影迷住了。晓青视角很厉害。
是啊,我回去也是穿得随便,不行,除非回去穿国内的,否则看着就是特别。哈哈。说吧,反正几天就回来了。
跟你一样,回去,按美国的穿衣打扮,自我感觉“洋气”,我姐妹们说我土。
没有,我在镜头后边呢:)
對,沒錯,就是傻氣。曉青給美元販子看出來就是因為她不像別人一樣擠呀擁呀。她就安靜的站一邊。
其實,這就是兩種文化的衝突。
晓青有一点说对了,养老院软件同硬件比同样重要;我探访过国内外的多个养老院,回头也可以谈谈这个话题。
我在猜图片里哪个背影是晓青,还是躲在镜头后呢。
好的服饰除了牌子/还有面料好不好/基本上很明了.
也许在国外买的衣服也都是Made In China. (当然国外的穿着除了参加Party认真穿,平时肯定没有国内的人认真)
理发真不行,我就留长发,要不太烦。
晚安!
对呀,有空把你拍的放上来分享,你照相挺好的,那些旅游照片,很棒!
有点胡扯!好像你父母生你就是为你出国准备的。杨振宁可没这么说。
你回去一个月就习惯了,敢保证。
不是傻氣,是淡定,守規矩。不斤斤計較,不貪小便宜,禮讓。
不用骂我,自己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心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