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我没有问,绿色食品的含义是什么?是不是有机,还是不转基因?
写到这里想起来,有一天跟朋友在微信上聊天,说到了关于转基因和有机食品的问题,也就是说食品的安全问题。
其实在美国有些问题,就说咱们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在美国有一个专门的有机超市,原来不少人在那里买着吃。我也买过,但觉得那个价钱和我的感觉不符,不是吃不起,而是觉得不值得吃。
不久电视上曝光了,那家店里的东西并非全是有机,提醒大家买的时候要认准商标。那以后我觉得超市里人不如以前多了。我在那里买过面包,小葱,胡萝卜,确实跟大众超市的不一样,尤其是小葱,还是很香的。但肉不行,因为买的人太少了,不新鲜,我还买过一次肉馅,没觉得好。
也许很多人只想吃有机的就行,而我想吃过去咱们吃的那种肉的味道,换句话说,就说想吃中国猪肉味道的猪肉。哪儿有啊:)
看到很多新闻说美国人不吃转基因的东西,其实美国很多东西都是转基因的,就是有机超市里的食品,人家说了,有商标的只能保证是有机,而不能保证是不转基因的。因为美国没说转基因的东西会怎么样。
我看到过报道,讲为什么美国的食品基本都是转基因的,是因为美国的糖多数是用玉米提炼的,而美国的玉米大多都是转基因的,这里很多食品中都加糖的,所以就没法说哪种食品是真正没有转基因了。
记得咱们国内的西瓜有一年说膨大剂用多了,西瓜爆炸了,其实美国的西瓜也用的。不然西瓜咋长那么大,反正现在的西瓜是越来越大了,我是拿不动了。有些西瓜没熟呢,就裂开了。现在的蔬菜水果都越来越大了。白菜,过去咱们如果见到一棵大点的就不得了了,现在的大白菜,非常之大。我一个手都拿不动了。
我所以说咱们绿色食品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就是因为看到咱们绿色食品店的大白菜,也是跟我这里韩国店的一样大呢,白菜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啥也不用吗?
顺便说说我种菜的故事吧。记得在美国我刚买房子的时候,后院我留了个角,用来当菜园子。第一年,园子里我种了不少东西,有西瓜,草莓,尖椒,青椒,西葫芦还有西红柿。
我非常精心地伺候着我这块园子,都用的最好的土,有机的。每天除了自动喷水,下班后我还手浇水,看着那些秧子茁长成长,我像一个老农民一样,期待着秋天的收获。
刚刚买了新房的时候,我这片儿是新开发区,动物挺多的,兔子,松鼠到处乱跑,鸟虽然因为树还不大,没有像现在那样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但还是有奔着大家地里的秧子果实来的。
我的果实要成熟的时候,我每天上班就担心那些动物会不会在我上班的时候,到我家园子里帮我吃,我还专门买了铁丝的栅栏,希望能挡住他们。
秋天终于到了,看着我的西红柿,尖椒,青椒,草莓,西葫芦都结了不少,我非常高兴,期待它们再长大点,赶快熟了,我好吃。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不久,我每天回家去后院看我的园子里的菜,都被不知道谁吃掉点,草莓给你咬几口,西红柿给你叨几个眼,尖椒,青椒估计嫌辣嫌硬?没有损失。
可把我气坏了,我赶紧收拾收拾都摘下来了,动物咬过了的,咱也不敢吃了。就捡点它们没来得及祸害的拿回家了,别说也一小盆呢。那时候哪儿想着照相,否则今天看看还是不错的。
我的西红柿个头不大,但长的还挺好看的,草莓小小的,跟咱们国内原来卖的小草莓中小的那么小,尖椒,青椒还可以,西葫芦也行,就是皮比较硬,估计是转基因的种子。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才幸存了下来。
我要说的是我的西瓜,我种的时候也没想我能得到西瓜,就是觉得好玩,种一个玩的。到了快入冬了,我整理园子,居然发现我的西瓜还结了呢,摘下来一看,跟一个大点的西红柿那么大。
十月末是美国的南瓜节,也是鬼节。我前台上摆了些东西,也把我的小西瓜摆上了,美国人看见了就问我这是啥,我告诉他们是我自己种的西瓜,结了这么个小西瓜。他们乐坏了,夸我太能干了,说从来没听说过我们这里还能结西瓜的:)因为我们这里暖和的日子少,所以很多菜不长。
不过这两年我到看到超市有我们当地的西瓜了,估计是大棚的。
我有个美国朋友,每年自己种菜,到秋天总会送我几个西红柿。她问我自己种的怎么样了,我跟她说,早就不种了。
因为有两年我们这里缺水,限制大家用水,加上我太操心了还不够结了果喂动物的,所以就放弃了,我的菜园子里改种花儿了。菊花儿之类的,四季花儿,每年春天自己就长出来了。皮实,不要求太多的水。
我就问她,为什么我种的那些菜和水果长的那么小,她的都长得跟超市里卖的差不多大?她告诉我,种菜种水果都要加东西的,这个那个说了好几种,说:“你什么都不用,当然长不大,你以为种上了就能长大呢?”她还问我,要不要知道到底用什么,她给我写下来,我可以去买。
我没有要,也不想再种什么了。
说这些就是说,种菜种啥,没有不用东西的,什么都不用就都喂了动物了,再说欠收啊!哈哈。靠我这样的农民生活,估计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转基因,加催熟剂,除草剂,杀虫剂,还有一系列的膨大剂之类的,都是为了咱们能放心地等着丰收,而不是靠天吃饭。这应当是人定胜天的一部分。我估计是这样的。不然人口越来越多,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如果再不能保证产量,大家饿肚子岂不是成了家常便饭了?
我也看到过有文章讲说,现在养生要求咱们每天多吃蔬菜和水果,但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你多吃蔬菜水果的同时,也多吃进去了很多农药,杀虫剂。因为蔬菜水果在种植过程种,是必须要用这些的。专家说要洗干净了吃啥啥的。
有些东西根本洗不掉吧,所以也不能吃得太多,很多人都要求自己每天按养生要求,吃多少种蔬菜,多少水果。吃太多了,确实也是我们生毛病的根源。
人生毛病不仅仅是因为吃的不够,吃得太多,太杂也会一样的,水果吃那么多,糖尿病就多了,美国的高血压,糖尿病人特别多。我感觉跟他们的食品里盐和糖太多了有关系。他们的食品咸得没法说多咸,简直没法下咽,甜的也是。
咱们的食品也咸,也甜,但都能接受。当然也不仅仅是吃咸了就得高血压,吃甜的多了就得糖尿病,还有很多其它因素。
美国空气相对好,食品相对安全,但癌症和慢性病人一点都不少,近几年癌症病人下降了点,癌症病人死亡率下降了一点,也是由于体检项目的增加,比如肠镜检查,乳腺检查的要求多了,这是美国研究报告中说的。
我们保险公司,经常通过邮件发些养生文章给大家,医生也是。告诉你锻炼多么重要,戒烟多么重要,减肥多么重要,用什么什么方法。
我觉得作用都不大。现在的人听劝的越来越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少了。而要求别人的越来越多,想吃进去的都是安全的,生病了,医生看病一看就好,而自己想干啥照旧干啥还得健健康康的... ...
这些都是闲话,也不是闲话,也是这次回北京跟大家在一起交流后,自己的一点感想。有时候,交流比什么都重要,通过交流,自己也能多思考,也能有很多平时不解的问题得到解决,哪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至少想开了。尤其是咱们的吃饭,喝水,喘气,这些貌似跟咱们生命息息相关的事儿。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绝对的好和不好都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天堂和地狱,说谁就是在天堂呢,而谁就是在地狱呢。
快乐也好,幸福也罢,郁闷也好,痛苦也罢,只不过都是因为我们的观念不同,理念不一样,看问题角度和感受生活的方法不同,使得我们对身边的一切感觉得不一样,而得到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罢了。
生活中,有无数的话题可以交流,也值得交流。
先跟我看看咱们哈尔滨的特色食品吧,故事还在继续。
我特别喜欢这套娃,我家也有一套,没有这么大,但我觉得比这质量好,也好看,这看着有点土。我那套娃是我来美国时候就带过来的,当时要带的东西多多啊,我还是把她带上了。现在的东西,好像都不如过去做得那么精。
国内的服务现在真是非常好,提高的特别多,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都有根本的改变。有些服务员一看就不是城市里的人,但跟过去外来的人相比还是进步的不是一点点的。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提高应当是同样重要的。
我以为,那么大的北京,这个小店会不会不被人发现?我错了,每天这里都有好多人来买东西。因为没看外边的菜价,感觉这里的菜,又是绿色的牌子,一定会比外边的贵,但还是有不少人专门来买。
我同学家住海淀,她老公也知道这里,知道这里的餐厅和哈尔滨红肠,他说只有这里的哈尔滨红肠是正宗的。估计跟他喜欢喝酒有关系。喝酒就要吃红肠:)
吃喝种类很齐全。还有马迭尔宾馆的冰棍呢,不让我拍,没得宣传:)我都没来得及吃一根,我最喜欢吃原来哈尔滨的冰砖!
富裕老窖原来就有名的,现在也不咋贵。
玉泉方瓶原来就很好,低度酒,在北京的时候,我买过不少,送人来着。
这次跟同学家吃饭,我买了瓶,同学老公说好喝,每个喝酒的人喜欢的肯定不一样,谁知道他说的是不是客气话。反正我以为这是好酒。
这么新鲜的黄瓜,一看就好吃,只有4块多一斤。美国没有中国黄瓜吃,只有加拿大的黄瓜,1美元一根,没啥黄瓜味儿。
这大白菜绝对跟美国的一样,那么大,长得也像,味道不知道一样不一样。这里这样的大白菜是韩国店卖的。中国店里没有。有山东白菜,但一看就不是正宗的,在哈尔滨多少年,冬季储存大白菜都是山东大白菜,不会认错了的:)
两块多一斤很便宜,绿色的。要是外边的估计更便宜吧?韩国店的白菜昨天我去买8毛多美金一磅,就说九两。
这豆角,咋做都好吃。我这些年是让美国的豆角给吃伤了,谁要说美国豆角好吃,那是因为他们没吃过哈尔滨的豆角,尤其是油豆角。现在韩国店有卖的,但是冻的,还不是经常有。不过比没有强多了,谁也不会天天吃豆角:)
黄金钩豆角怎么比油豆角还贵?
这西红柿一看就好吃。
什么是蛇豆?是豇豆角吗?
这只鸡有点贵吗?不过一定好吃,像我在四世同堂吃的那只熏鸡差不多的样子。
鸡蛋忘了多少钱了。
猪蹄子,我最爱吃。不便宜,但一定不错的。不知道为什么猪蹄原来就贵,记得在北京的时候,猪蹄子就很贵的。每次买都要下决心。
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哈尔滨干肠和哈尔滨红肠的。这次在北京虽然住在东北酒店里,我好像就没有吃哈尔滨红肠。快走了,想着飞机上一定要带点哈尔滨红肠。
在稻香村买了面包,还买了两个中国橘子,再带点哈尔滨红肠,这飞机上的伙食也算是相当不错了,即便飞机上的饭不好吃,也不要紧了。
一般我上飞机之前都要喝碗面条的,那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飞机要起飞的时候,空姐说飞机起飞后就会给大家开饭,可是飞了一阵子了,也不见动静。我想到了我的面包和哈尔滨红肠。我打开包,拿出我装着红肠的塑料袋,准备先吃点饭呢。
我坐在中间靠边的位子上,边上那排的边上,坐了两个年轻姑娘,两人是一起的。就听她俩喊了起来:“哈尔滨红肠,谁吃哈尔滨红肠了?” 说着往我这边望了望。
哈尔滨红肠好吃是好吃,也是咸的。她们没吃饭呢,也不能空口吃红肠,我想着就没说话。这时候她们发现了,味道是从我这里来的:“阿姨,你是从哈尔滨来的吗,还是在北京直接上来的?”一个姑娘问到。“我是北京上来的。”我回答。“我知道了,一手店的,肯定是一手店的。”那两个姑娘叨咕着。
我这才想起来,走的前天晚上,王姐说她回家去吃完饭给我买哈尔滨红肠。她说了一个一手店,我就没听清楚,我心说:“什么店?”也没再问。
这时候,我另外一边的两个中国人也说话了:“这什么,这么香啊?”一个告诉另外一个:“红肠。”听不出来她们是哪儿人。
我一会儿的功夫吃得差不多了。飞机上还是没有开始送餐,我就开始看书了。又过了大约两个小时,飞机上开餐了。送过来的饭我一看还不错,有冰激凌,有面包,还有肉和米饭。虽然不饿,也想再吃点。这时候那两个姑娘也准备吃饭了,我拿出哈尔滨红肠,掰了半根给她们。“阿姨,你自己吃吧,我们就是说说。”我赶紧说:“吃吧,我还有呢,咱们下顿还能吃呢。”她们高兴地一边说谢谢,一边拿过去两人分着吃了。看着她们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高兴。飞机上人多,杂音也大,没有问她们是去美国做什么。是不是去留学的新学生。
吃过饭,飞机就关灯了,可能按美国时间开始算了。大家渐渐都睡了。
我这次回北京没有来得及去书店,姐妹告诉我去书店看到好书,不要买,回来她在网上给我买就可以。现在国内实在是太方便了,不出门什么事儿都解决了。
没有捞着时间去逛书店,在首都机场要登机的地方看到有卖书的,随手拿了一本。《别急,你想要的世界都会给你》对书名的好奇,我买这本书。
可能是要往家走了,不知道是放松了还是紧张了,没有多少睡意,哈尔滨红肠吃的:)精神了。我一路把这本书看完了。作者好像是一个很有名的人,但我以前不知道她。做过不少职位,发表过无数文章,出过几本书。
内容写的是自己。写得挺好的,故事中充满了从年轻一步步走来的那些迷茫。让你感觉得到现代某些年轻人依旧在步她的后尘。人总要自己经历了,经历了才知道自己应当做怎样的选择,否则谁说什么都没有用,至少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我想是这样的。
飞行中间有一次点心,一个小小的面包,一块奶油。每次吃东西我都要热水,所以肚子感觉挺舒服的,人也不觉得冷。睡了一会儿,醒来又再看书,却发现离美国已经不远了。空姐又来送餐了,这是到达前的最后一餐。也很丰盛的。
我又搬出我带的面包和哈尔滨红肠。照例掰了半根给那两个姑娘,那姑娘开始说什么都不要,说给的太大了,少点就行。我说:“咱们一人半根,要不到地方也不让带进去,这是肉。扔了可惜了。”姑娘听我这么说才肯拿着,直说谢谢。过了会儿她又问我,要不要点红酒,她要的多了,我说,我不喝酒。
看到她们吃得那么开心,我心想,这又是两个会想家的中国人!
《2017年北京之行》
问好!
谢谢觉晓!
哈尔滨冰淇淋还是白俄过来的原因吧,洋气的城市,这是你觉得好吃的根本。香肠也是。
一早读完。
是,这次旅行非常愉快,虽然累得够呛,真老了,不如从前了,不服不行。你赶紧趁年轻跑跑吧。国内现在真好,我只去了北京,没去成上海,原来打算去上海的,慢慢写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