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God We Trust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个人资料
正文

由团队精神所想到的

(2011-09-17 18:28:51) 下一个

在中文论坛里最大的挑战是沟通,有时候你真的感到非常惊讶,大家受的教育差不多,背景阅历差不多,可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都可能着有巨大的差异,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理解。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受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很少有深层的思想交流。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交流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在比较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就有问题了,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的看法和交流就很难达到一致的认识了。这必然会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集体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比如梁思成对北京古城墙古建筑的保护的建议,马寅初对人口控制的建议,彭德怀对大跃进的看法等等,本来都是很好的建议,可是不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一个成功有效的团体,必定是有效的良性循环系统,真理通过思想交流而得到广泛传播,并迅速得到团体成员的接受和支持,最终成为团体的主流思想和决策基础。可是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情况太少了。我们的社会很多时候都是负循环系统,经常是劣币驱良币,好的被淘汰,坏的浮起来。


 


很多年前,有个年轻人满怀理想充满信心地离开了学校。他想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企业,到华尔街上市。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把所有的精力和能力都投入到他的事业中去了。他几乎成功了-------把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了全国500强之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很多问题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他感到各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企业的管理已经远非个人能力所及,那个企业最后倒闭了。他非常痛苦,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决定个人成就的是个人素质,决定集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是文化。为了搞清楚这差异,他放弃了国内的地位和前途,来到美国求学,并进入了美国最顶尖的投行,又泡了十年,他终于看到了差距在哪里。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对于社会也是一样。西方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就不会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文明。而又是什么塑造了文化呢?是“学术和人格的培养”,这也就是藤校的宗旨。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对藤校内心里是十分敬仰的。但我又说爬不爬藤无所谓,这是不是很小人呢? 其实不是,靠“推”去爬藤,那是与藤校的宗旨所违背的,那种想法训练出来的人,去了藤又能怎么样呢?弄不好还会适应不了,混不下去,这种例子在ABC,CBC中是很常见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铜锣 回复 悄悄话 很有同感,引出一个大话题的很好的入切点

有关教育的目的以及相应的方法的问题。看到大家有很多讨论。但好像没有最终说到点子上。没有那种一语中的的感觉。铜锣以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生活的更美好"。以此为目的可以建立相应的体制。以此为标准可以量出教育,艺术, 宗教,政治的偏差。

你说到西方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就不会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文明。这个顺序似乎证实了“使人生活更美好”这一根本。

感觉按照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文明这个顺序,再参照三大宗教,可以写一部大部头著作,其意义将超越“资本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