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次回国的另件重头戏是三十年再回首(1981-2011),时光飞逝,一代天骄,已入中年。
时光无情,每个人的脸上都刻上了磨砺的沧桑;时光有情,每个人的表情,都融入了成熟的自信。
曾经的梦想,已然实现,遍布四海的同学,都已经是救死扶伤的中流砥柱,科研领域的排头兵佼佼者。
同学中,有卫生部的司长,地方的厅局长,院长和科主任比比皆是,教授博导一大批,,,
同学,简单而永恒的关系,不论时光荏苒,不论职务高低,见面还是那么亲,那么随便。
一声“嗨,老同学”,一声“嗨,臭小子”,把大家拉回那遥远而温馨的旧时光!
难得的再相见,几百位同学来自祖国各地,来自海外,就是为了那往日的同学情,为了回味青春时光。
来相聚的,就得到了。得到了温馨,得到了宽慰,品味了浓浓的同学情。也见识了同学的胸怀,无私奉献。有的同学一下捐出一百万作奖学金,有的同学为我们几百位同学会的晚餐买单,,
相聚的那天正是“七夕”,情人相会的好日子,同学代表讲话时提醒大家,可以回味往事,不可逾越雷区!哈哈,估计那天也牵动了若干的旧日恋情吧,只是没法考证。
那天,校区内有三大团体同学会,有十五年再回首,二十年再相聚,最老的是我们了,人到中年三十年!在我们拍团圆照时有个小插曲。我们三百多人站好拍纪念照时,急匆匆开来一辆黑色宝马,车子停在队伍前面,一位穿军装的漂亮女生跳下车来直奔我们队伍,要和大家合影。看着这年轻的学妹,大家哈哈笑了。这位小学妹非常迷惑的看着大家,有些不知所措。估计她也觉得不对劲儿,同学们咋一下变得这么老成??原来是差了十几届的学兄学姐们!
社会改变人,社会锻炼人,让俺高兴的是大家的成就,大家的友情,同学的爱心。
出国这么多年,每每家里有事情,需要同学帮助的时候,一个电话过去,总能得到老同学热情承诺,得到老同学的鼎力相助,这份情,胜过千金,胜过一切。
这次回归故里也和每次一样,尽管是半夜到家,下飞机就有几位同学在等候了,先到宾馆放好行李,然后奔事先约好的夜宵店,自然是举杯共饮话当年。
每次,每次都是这样,老同学们总是嫌俺在家的时间太短,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话家常,没时间让他们尽地主之谊,,,实际上,俺这心里,俺这行囊中,已然盛满了浓浓的同学情。
(附一首我们当年欢唱的歌,我们当年就是那么年轻,那么阳光,那么充满幻想,那么充满朝气,,,)
这首歌真把俺又带回了学生时代.
红尘,很久没见了。牛人诸多枚,,,哈哈。
岛主,你的名字很亮啊,当年一定是个刁蛮的公主,呵呵。
白玫,是啊,马上就是中秋了,该吃月饼了。那啥,你来俺这旮大,咱们吃月饼品美茶。
预祝五哥中秋愉快!
5哥的关系网很牛啊~~呵呵
感动5弟对家人亲朋的“深情”。。。
向楼下兄弟姐妹们问好!
雨痕,看来就是大家都珍惜这份情感,所以同学情才得以绵远深长。
杜姐,俺不是77届的,呵呵,要是那样,俺就是少年班了。俺是81年入学。
是啊,感觉友情,爱心。。。更动人,在老同学聚会的时候超出了所取得的成就
好文!
特乐,俺要学特乐,饱满的热情高歌!
丽雅,很想读一读你同学写的文章,在哪儿?
林贝卡,是啊,同学情,涓涓细流涌不断。
青柏,是,我们能够在异国他乡信守初衷也不易,欢乐辛苦自知啊,呵呵。
现实是五哥和俺们虽不是厅局干部,但在他们看来俺们在海外行医可了不起呢:)。。。
这勾起了我的回忆。前阵子读了一位中学同学写的校庆回忆文章,其中一段谈到俺,真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啊,同学情谊珍贵无比!
谢谢分享。喜欢读你真实诚恳的文字!
五哥是个有情有意的人。
已是第三次读这篇文章了。
如同五弟满满的行囊,不知说什么好了。
因为五弟的深情充满在字里行间,俺不知用什么话来说了,只能说个好字。
被五弟感动了。。。
这次可没稀里哗啦,而是充满了温情。
五弟及同学都成了中流砥柱了。
俺这样的混混,逃走了。。。
同学的友情要比一般人要深厚的多,不因时间而淡忘。
林妹妹,说得对,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那样的待遇。俺是特爱交朋友那类的,在国外,只要听说同学来了,基本都回去见一面,吃顿饭,叙叙旧。
为5哥和你的同学们骄傲呢!!!!
喝酒乱性呀
小艾妈妈,谢谢你的夸奖。你的犀利博闻让俺特钦佩。
白玫,说得不错,在家乡有很厚实的关系网了,呵呵。
松松,同学情份纯又重,很受用。
江南,是啊,听歌就让我们回想起那时的很多很多,,
粉粉,哈哈,腐败一定不会的。小酒却一定要喝的。
蝉妹,回国了,久疏问候,莫见怪。
原来是回国探亲啦,真不错。同学三十年聚会,一定很多感慨!激动人心!
满满的行囊里,亲情、友情无限!
五弟五哥有这么多的成才成器的同学,真好啊!
--嘿嘿,五哥的关系网不少啊!不过,正如五哥说的:得到老同学的鼎力相助,这份情,胜过千金,胜过一切。
为5哥高兴,行囊里装满了浓情和回忆,真好。
我也是时常梦见当年的同学们尼!
五哥:让我们一起高唱“我们都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