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is.width=450"menu="false"quality="high"..."> 450)this.width=450"menu="false"quality="high"..." />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2 ZT - 博客 | 文学城
正文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2 ZT

(2009-11-27 13:43:49) 下一个


<><><><>英文名称: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Ever!(2CD)
中文名称: 最放松的古典音乐专辑(2CD)
艺 术 家: Various
音乐类型: 古典音乐
唱片公司: DECCA
发行日期: 2006年1月
专辑介绍:
这是一部宁静、祥和、舒缓和深情的精美的古典音乐作品合辑。
专辑收录了32首精美、舒缓和深情的古典音乐杰作,其中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利奥·德里布、加布里埃尔·福莱、埃瑞克·萨蒂、莫扎特、爱德华· 格里格、约翰·帕赫贝尔,德彪西,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圣·桑、戈莱斯基,维瓦尔第,爱德华· 埃尔加,托马索·阿尔比诺尼,路易吉·鲍凯利尼,马斯内,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奥芬巴赫,马斯康尼,德沃夏克,塞缪尔·巴伯,威尔第、普契尼等音乐大师们的广为流传的音乐杰作。
同时,在众多艺术大师,著名演奏家和乐团的精心演绎下,深情、婉转和舒缓的音乐旋律和色彩静静地飘荡在恬静的空间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宁静、祥和、深情、充满温馨和恬淡气息的美丽画卷、诗篇和意境。
专辑曲目:
CD2
01. J.S. Bach - Harpsicho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02. Jules Massenet - Meditation (Thais)
0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04. Vivaldi - Concerto For Two Mandolins
05. Vivaldi - Double Mandolin Concerto, For 2 Mandolins &Strings
06. Mozart -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dagio
07. Pietro Mascagni - Intermezzo (Cavalleria Rusticana)
08. Dvorak -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E Major
09. Ralph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1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11.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Nocturne
12.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2nd Movement, Adagio
13. Barber - Adagio
14. Bizet - Entr'acte to Act III (Carmen)
介绍和素材均来自网络。

01.J.S. Bach - Harpsicho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巴赫 《 f 小调第 5 号羽管键琴协奏曲》

巴赫 (J.S.Bach, 1685-1750) 在担任莱比锡音乐协会总监时,于 1730-1733 年,创作了七首为一架键盘乐器而作的《羽管键琴 协奏曲 》 (BWV1052-1058) ,作为每周在齐玛曼咖啡屋举行的音乐会的节目。在此之前,键盘乐器一直作为数字低音伴奏乐器而存在,巴赫创作的《羽管键琴盘协奏曲》大大提高了键盘乐器的地位。

据考证《 f 小调第 5 号羽管键琴协奏曲》 (Harpsichord Concerto in F minor, BWV1056) 改编自《 g 小调双簧管协奏曲》,原曲已失传。巴赫也将它改编成《 g 小调 小提琴 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BWV1056R) 。这个作品一共 3 个乐章,快板 — 广板 — 急板。第 2 乐章:广板 (Largo) ,该曲曾用于巴赫的 康塔塔 《我的一只脚踏进坟墓》 (Ich stehe mit einem Fuss im Grabe, BWV156) ,作品于 1729 年首演,第一部分《 序曲 》 (Sinfonia) 的主旋律就是 BWV1056 的《广板》,以双簧管独奏。

02. Jules Massenet - Meditation (Thais) 马思涅《沉思》( 泰伊斯)

小提琴曲: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思涅的歌剧 : 戴伊思中的一段插入曲。歌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女幽灵 泰伊斯 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 泰伊斯 带出,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归依宗教。 泰伊斯 终于被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但圣僧却被 泰伊斯 的青春美丽所打动,爱上了戴伊思。在他决定为之献身的上帝国主和爱情之间,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 泰伊斯 的思念回到了 泰伊斯 身旁。此时戴伊思已病入膏荒入。猕留之际,圣僧葡伏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故事凄美动人。
而小提琴曲沉思则是讲述原本善良美丽的 泰伊斯 在圣僧的劝说下翻然悔悟。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国主敞开心扉企求上帝国主的饶恕。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 泰伊斯 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最后乐曲在低音区结束,是主带对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这段音乐非常优美,它的宁静和谐与泰伊斯原来嘈杂浮华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情感,仿佛是阿塔纳尔虔诚信仰和坚定意志的写照,或是作曲家在预示泰伊斯灵魂的得救。

0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c 小调奏鸣曲》

贝多芬作于 1801 年。作者把它题献给第一个恋人朱丽叶 . 琪察尔迪。当时他们已分手,失恋和耳疾都给贝多芬带来极大的痛苦,作品即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而成。德国诗人莱尔什塔勃听完第一乐章后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皎洁的月光,出版商据此给作品命名 " 月光 " ,作者自己标名为 " 幻想奏鸣曲 " 。不仅因为它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在作品结构上也充满表现了自由、即兴的性质:如速度安排上打破了传统奏鸣套曲快慢乐章的顺序,将三个乐章分别定为慢板、小快板和激动的快板。
  第一乐章为三部曲式。乐曲在徐缓的长音和不断流动的三连音衬托下奏出如歌的主题,宁静中隐含着忧郁压抑的情绪,整个乐章充满深刻动人的丰富情感,细腻地表现了内心的苦楚和波动。
  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采用了小步舞曲的体裁,曲调优雅轻盈而富有生机。这是一个过渡性的乐章,既与第一乐章的进入做了准备,似乎是瞬间留下的微笑使悲哀的心灵暂时得以解脱。
  第三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以奏鸣曲式写成。主部主题如不可遏制的冲突和热情爆发了出来具有戏剧效果。它与第二乐章有紧密联系。但表达的情感迥然不同;副部主题热情洋溢,似从心底发出的申诉。结束部连续的八分音符奏出了坚定的节奏,表现了冲动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进入展开部后,内心激动的程度更为强烈。尾声部分沸腾的热情到达顶点时突然出现缓慢悠长的音调,很快又沉寂下来。在此之后则是更猛烈的冲击,最终结束在两个有力的弦中,仿佛肯定了意志最终战胜悲痛的感情和内心矛盾,从而证明人在同命运的对抗中终将取胜。
名字的传说:据说有一个美好的月夜,贝多芬在野外散步时,忽然听到远处一个幢房子里传来“叮叮咚咚”的钢琴声,如清澈的流水在月光下流淌。他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盲姑娘正在弹奏他的作品。贝多芬大为感动,回来后便写下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并写下“月光”的标题。很遗憾,这段动人的传说只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并不是真实的故事。第一乐章是个幻想丰富,激动思索的乐章,也是贝多芬最杰出的慢板乐章之一,乐章中沉思呻吟以及宁静和缓的流泻情景。有宁静的沉思,有深切的悲哀,也有光明信仰的时刻,有克制住的冲动,也有沉重的预感 。

04. Vivaldi - Concerto For Two Mandolins 维瓦尔第《 G 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
曼陀铃是一种很可爱的拨弦乐器,琴声像是银铃滚动一般,非常的清脆美妙。因为要使用义甲或弹片 (Pick) 弹奏来拨奏的,属于旋律乐器。
曼陀铃的指板上,埋有小提琴上所没有的金属细条,藉以辨认音阶,不必为了习得正确音阶作苦练,是一种家庭乐器和教学用乐器。因为弹奏简易,所以学习相同乐曲所费的时间,比小提琴要少得多,可以享受学习简单、进步快速的乐趣。
曼陀铃其振音弹法最能带给听众特别深刻印象。经常与吉他等低音乐器合奏,颇受大众欢迎,也可做独奏用。贝多芬、舒伯特、莫札特等作曲家,编有不少曼陀铃演奏用的古典乐曲。
曼陀铃这种乐器在文艺复兴时期,多用作牧歌的伴奏;而真正将它作为主奏乐器,并为它创作了协奏曲的,恐怕主要就是维瓦尔第一人,因此这首《 G 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也就自然成为音乐历史上的珍品了。
维瓦尔第的这首为两把双曼陀铃而作的协奏曲是一部浪漫之作,其知名度通常主要是由于它的第二乐章 “ 广板 ” 经常被巴洛克精选集的唱片所选取。作品的首尾两乐章为 “ 快板 ” ,它们就如同两支自由自在的田园舞曲,而夹在这两个快板乐章之间的 “ 广板 ” 乐章,是两把曼陀铃的二重奏,既具恬静与柔美的特点,又含有淡淡的伤感之情,显示出极具深刻的情感魅力,是巴罗克慢板乐章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 。

05. Vivaldi - Double Mandolin Concerto, For 2 Mandolins &Strings 维瓦尔第 C 大调曼陀林 协奏曲

曼陀林产生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是鲁特 (Lute) 众多的后裔之一,它其实就是一种高音鲁特。曼陀铃 (Mandolin) 的名称原为意大利文 “mandorla” ,是 “ 杏仁 ” 的意思,这个名字就表述出琴身的形状。曼陀铃的琴身,也更像是切开的水梨,大小和 小提琴 差不多,全长约 40 厘米,琴体背部隆起成半圆形,不带横板。弦有四对复弦,共有八根弦,两两成对分为四组。四组弦的定音和小提琴一样,调音法也与小提琴相同,也采取五度间隔,四组弦分别也是 G-D-A-E 。演奏的时候需要使用义甲或弹片 (Pick) 来拨奏。曼陀林是一种音色非常可爱的拨弦乐器,琴声像是银铃滚动一般,无比的清脆美妙。

这首《 C 大调曼陀林 协奏曲 》 (Concerto in C major for Mandolin and Strings) ,是一首特别能够凸显 维瓦尔第 自然的音乐色彩和器乐音乐创意的作品。全曲共三个乐章,分别为 “ 快板 ”“ 广板 ”“ 快板 ” 。作品的第 1 乐章: “ 快板 ”(Allegro) ,如一支自由自在的田园 舞曲 ,充满着节奏的律动与勃勃的生机,且因曼陀林的音色而更显可爱。

06. Mozart-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dagio 莫扎特《 A 大调 单簧管协奏曲》 第二乐章慢板

莫扎特的二十几首管乐协奏曲和重奏曲,曲曲优美动人,是其最为好听的器乐作品。其中,单簧管协奏曲 K622 为莫扎特最后的作品之一,特别特别动听,其柔板乐章,让人百感交集,百听不厌。电影《走出非洲》的配乐,就是以此开头。
这是莫扎特所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它是为当时举世无双的单簧管高手史达德勒而写的。这首协奏曲和莫扎特的另一首单簧管杰作《单簧管五重奏曲》,都是受到了史达德勒卓越的演奏技巧的刺激而谱写的。当时这种新乐器尚未成为管弦乐队的编制内乐器,莫扎特凭着自己的先见之明,尽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资与高音域对比而产生巧妙的效果。
  虽然主奏声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灿烂的技巧,但担当音乐实质的不仅是单簧管,而是主奏与协奏彼此呼应。乐队也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架构负有同等的责任,甚至主奏也担任起伴奏的任务。莫扎特采用单簧管担任主角的两首作品,都没有用降 B 调单簧管而用的是 A 调单簧管,这可能与史达德勒的喜恶有关。 A 大调与 G 小调一样,一向是适合莫扎特音乐特质的调性, 莫扎特籍此在这首协奏曲中里孕育出生气勃勃的感官性气氛,揉合在他晚年创作具有的平静澄澈的情境里,显得优美无比。
乐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 A 大调, 4/4 拍子,奏鸣曲形式。整个长度超过莫扎特大半的协奏曲。 此曲沿袭协奏曲的固有形态,先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引出,接着管乐器加入,然后由主奏单簧管呈示温柔妩媚的第一主题。充分展示出单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
  第二乐章 慢板, D 大调, 3/4 拍子,三段歌曲形式。在弦乐器的伴奏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了主旋律。这是一首难以言传的忧郁的挽歌,好象天鹅临死前最后的哀鸣。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 A 大调, 6/8 拍子。这里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07. Pietro Mascagni - Intermezzo (Cavalleria Rusticana) 皮埃特罗 · 玛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乡村骑士》是玛斯卡尼创作的一部独幕歌剧,根据 乔凡尼 · 威尔加 的同名小说改编,于 1890 年在意大利罗马的科斯坦齐剧院首演成功。
  皮埃特罗 · 玛斯卡尼 ( Pietro Mascagni,1863 - 1945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先后就学于凯鲁比尼音乐学院和米兰音乐学院。 1895 年至 1902 年在贝沙洛任罗西尼音乐学院院长。 1902 年后,游历美洲,指挥自己的歌剧作品。 1929 年当选为意大利音乐会会员。作有十四部歌剧和一部轻歌剧。
  代表作品为以闹剧中常用的农村生活题材写成的第一部歌剧《乡村骑士》,为真实主义的歌剧奠定了基础,是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和代表作。
  剧情大致是:在西西里村,青年士兵图拉杜与村女桑图查相爱,但后又抛弃桑图查与马车夫阿尔菲奥的妻子洛拉相爱。桑图查出于妒忌,向阿尔菲奥揭发洛拉对他的不忠,后图拉杜在与阿尔菲奥的决斗中失败身死。
  这部独幕歌剧取材精练,情节紧凑,音乐与剧情、歌词结合的十分协调。歌剧音乐虽简短,但却生动地刻划了剧中每个人的性格和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
  全剧由前奏曲、间奏曲、合唱、重唱、独唱组成,启幕前的前奏曲富有悲剧性,取材于剧中的主要唱段,起到了概括和启示全剧音乐的作用。此外,当桑图查把图拉杜和洛拉私通的消息告诉马车夫后,管弦乐队奏起了共有 48 小节的间奏曲,这首间奏曲的旋律清新,手法精练,配器宏亮,一直为世人所喜 爱。

08. Dvorak -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E Major 德沃夏克《 E 大调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 (Dvorak, 1841-1904) ,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管弦乐色彩大师之一,他的精湛的配器技巧几乎体现在他所有的管弦乐、歌剧和室内乐所品中,这些作品的配器不仅打上了德沃夏克鲜明的个人印记,也时常折射出作曲家的祖国捷克的民族色彩,因而,在聆听德沃夏克的音乐时,绚丽斑澜的管弦乐色彩本身就是源源不尽的乐趣,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令我们的思绪徜徉于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森林。

德沃夏克一共创作过两首小夜曲,有趣的是,他好象在两部风格轻松的作品中故意放弃使用管弦乐队整体,而是仅仅运用 “ 管弦乐调色板 ” (这是指挥大师卡拉扬喜欢的比喻)上的一半 “ 颜色 ” :《 E 大调弦乐小夜曲》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 22) 为弦乐创作;《 D 小调小夜曲》则主要为管乐创作。《 E 大调弦乐小夜曲》即人们通常习惯称的《弦乐小夜曲》早已成为音乐会上备受钟爱的弦乐队曲目,是德沃夏克作品中最具有轻柔、优雅气质的作品。乐曲共 4 个乐章,音乐选自第 1 乐章:中庸的速度 (Moderato) 。 (ingia)

德沃夏克是自發的研究音樂創作。靈敏的樂感和純真的心態讓他更善于捕捉器樂聲音中的色彩,特別是弦樂。因此德沃夏克的作品,無論小提琴、還是大提琴,總能夠引起聽者的回味,如置身于炫彩的心靈世界。

弦樂小夜曲是德沃夏克樸實和溫暖風格的代表。第一樂章為作品定下了基調,是滿懷溫情和憧憬的。插部旋律揭示了作品主旨,有象征家庭和親情的振奮情緒。主題簡單的對比呈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傳達幸福到骨子里的感受。

基本上,這會是一部關于家的作品。

“…… 听它就像倾听你的好友细说他的幸福家庭。浓情蜜意,却又何其纯朴率真! ”—— 《辛丰年音乐笔记》

09. Ralph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佛汉威廉斯《绿袖子幻想曲》

《绿袖子》是一首英国民谣,在依丽莎白女王时代就已经已广为流传,相传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 (他是位长笛演奏家),根据 19 世纪英国学者威廉·查培尔 (William Chappell) 所做的研究资料指出,《绿袖子》的旋律最早是 记录在 16 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鲁特琴曲集《 William Ballet's Lute Book 》,歌词部份则出现在 1584 年。然而这首歌曲真正广为流传开来,则是在英国作曲家约翰·盖伊 (John Gay) 将它编入为了对抗意大利歌剧所创作的 《乞丐歌剧》 (The Beggar's Opera,1728) 中 。

这首民谣的旋律非常古典而优雅,是一首描写对爱情感到忧伤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爱的层面却不仅仅局限在爱情的领域,有人将它换了歌词演唱、也有人将它作为圣诞歌曲,而它被改编为器乐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胜数,有小品、有室内乐、有管弦乐…,而这其中又以上述的《乞丐歌剧》和英国作曲家佛汉威廉斯 (Vaughan Williams) 所写的《绿袖子幻想曲》 (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 ) 最具代表性。

在《绿袖子》的诸多乐器版本中,最能表现此曲略为凄美的情境,除了最早的鲁特琴版本、吉他版本一直以其独特的音色而独树一帜。另一方面,在众多古典吉他改编的版本里,又以英国鲁特琴音乐家佛朗西斯·卡汀 (Francis Cutting) 所做的编曲最受大众所推崇和喜爱。此外,比较著名的版本尚有奥地利吉他家卡尔·夏伊 (Karl Scheit) 为吉他二重奏所写的《绿袖子变奏曲》。
下面这篇译文是来自《读书人》,原作者是按照诗经风格译的。


《袖底风· 绿袖》
我思断肠,伊人不臧。 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
弃我远去,抑郁难当。 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
我心相属,日久月长。 I have loved you all so long
与卿相依,地老天荒。 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
绿袖招兮,我心欢朗。 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
绿袖飘兮,我心痴狂。 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
绿袖摇兮,我心流光。 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
绿袖永兮,非我新娘。 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我即相偎,柔荑纤香。 I have been ready at your hand
我自相许,舍身何妨。 To grant whatever you would crave
欲求永年,此生归偿。 I have both waged life and land
回首欢爱,四顾茫茫。 Your love and good will for to have
伊人隔尘,我亦无望。 Thou couldst desire no earthly thing
彼端箜篌,渐疏渐响。 But still thou hadst it readily
人既永绝,心自飘霜。 Thy music still to play and sing
斥欢斥爱,绿袖无常。 And yet thou wouldst not love me
绿袖去矣,付与流觞。 Greensleeves now farewell adieu
我燃心香,寄语上苍。 God I pray to prosper thee
我心犹炽,不灭不伤。 For I am still thy lover true
伫立垅间,待伊归乡。 Come once again and love me

1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拉赫玛尼诺夫《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由浪漫主义最后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被誉为是他的 “ 最高杰作 ” ,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 , 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 , 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 , 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 广为流行。 1892 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 就已经颇有声望了。 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 1899 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 1900 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完成于 1901 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 1899 年,这一年刚好是拉氏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英国期间,他被邀请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他的管弦乐幻想曲《悬崖》,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拉氏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 1899 年到 1901 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写作。我们可以在此对本部作品的音乐性格、音乐思维等诸多方面先做一个综述,的确,作为音乐历史上不可忽视和不可遗忘的作曲家和作品,各种人从各种方面对这部协奏曲进行过多方面的评价,比如 “ 拉赫玛尼诺夫综合了李斯特的强烈的钢琴风格传统以及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传统音乐中具有广泛咏唱性和质朴的情绪表现力 …… ” ,这段文字从音乐风格角度概括了这部协奏曲的总体风格特征,并且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拉氏在音乐上的 “ 继承性 ” 特征;又如 “…… 此时正值俄国革命前夕,整个俄国正处于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之下,好似一座监狱,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深感不满和苦闷。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作品就反映了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困惑、绝望、看不到出路的忧郁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个人精神上的寄托。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 ” ,这段文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氏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 “ 协奏曲 ” 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 “ 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 ” 。在笔者看来,上述对于此曲的风格特征的概括均有其可取之处,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对于此曲概括之外,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同时,作曲是一个非常主观意义上行为动作,在今天我们分析这部作品当然应当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分析中获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意图。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板, c 小调, 2/2 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 小调 第一主题 (片段 1 )。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 E 大调 第二主题 (片段 2 ),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 “ 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 ” 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 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 3 )。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 C 大调, 2/2 拍子,近乎于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片段 4 ),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 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11.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Nocturne 鲍罗丁第二部《 D 大调弦乐四重奏》

亚历山大 · 波菲里耶维奇 · 鲍罗丁( 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 , 1833 - 1887 ),俄国作曲家,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他的专业是化学, 1856 年从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二十五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医学院教授。直至 1869 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 - 柯萨科夫等人。

  他是 “ 强力五人集团 ” 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称为 “ 勇士 ” 的《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和两部弦乐四重奏,为俄国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还有歌剧《伊戈尔王》(自编脚本)。在他去世以后,这部歌剧由里姆斯基 - 柯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成。

  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作品主题和他研究的化学公式。一位评论家说: “ 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 。

鲍罗丁写过两部弦乐四重奏,这两部作品都充满了俄罗斯民族风格,以旋律柔美而取胜。 其中,第二部( D 大调,即本曲)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慢板,后曾被改编成管弦乐单独演出,并且命名为《夜曲》。这部作品是献给作者的夫人的,曲调柔婉抒情,朴实亲切。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这是对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感情的揭示。主部主题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奋进精神。它是建立在俄罗斯民歌基础上的,极富歌唱性。

  第二乐章 奏鸣曲式,充满活力的谐谑曲。主部主题轻快、活泼,副部主题柔美抒情。两个主题对比鲜明,饶有情趣。

第三乐章 夜曲,这一段抒情优美、淳雅宁静。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题,小提琴则以清新秀丽的格调与之对应, 如双人起舞,表现了青年恋人间窃窃私语和热烈的感情。乐章在渐渐消失的微弱声中结束,如恋人在分别时依依不舍地离去。

第四乐章 奏鸣曲式,主部主题的音乐表现出强劲和不安,而副部主题则抒情优美,表现了对光明的向往。 音乐明快刚劲,但又不失舒展悠远,强调了本曲的抒情性。

伴随着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切分形式,大提琴缓缓地带入由长音作为起始的乐句,深沉甜美的倾诉着夜的到来(你睡着了吗? 我的牵手。你可知道, 我正深深凝望着睡梦中的你甜蜜的表情, 细数着你弯曲的睫毛,沉浸在这属于我的美好幸福)

第一小提琴稍加热情地加入,取代大提琴在高一个八度的位置开展同样的乐句,

一些些躁动着仿佛深情歌者忘情地演唱。(这样一个难忘的夜,都只因为你的存在才显得这么特别。我只愿意和你分享这美丽的夜晚,哪怕只是静静的忘着你安睡,因为我是如此深爱着你)

骤然,进入第二主题。提琴接着上行而滑落,在强的轮奏后回到节奏上。独奏提琴开展第一主题的旋律,其余提琴旋律性的加入交替演奏或者和弦性的伴奏。第一第二主题再现逐次渐强而至节奏性的高潮。提琴强奏中,大提琴带领第一小提琴热情地再现第一主题,深情地以卡农的形式响应唱和。轻柔得反复犹如细语般对唱。

(回想过去的种种,我们得相遇是多么有缘却困难的事呀。我永远忘不了那激荡的火花,试探着,波动着,相惜着。 如果你问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我会说是原属于两条平行线的灵魂竟能因为爱而打破几何得樊篱而紧紧地绕在一起,生死与共,永不分离)

大提琴带出终止的主题,其他提琴轻柔地接续。第一小提琴拉出完整的终止主题,所有提琴回旋交替上行,结束在泛音排列的和弦上。

12.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2nd Movement, Adagio 罗德里戈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

罗德里戈( Joaquin Rodrigo ) 1901 年 11 月 22 日生于西班牙萨贡托,这一天恰好是当地的圣塞西里亚(音乐之神)节,华金是性命得以保住,但双目失明,永远失去了观望世界的能力 。

也许这种音乐色彩感正是用来弥补视觉的色彩感的,罗德里戈的内心世界从来也不黑暗 ……

一块土地也许并不算丰饶,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家,但它却可能由于被伟大的艺术家用来寄托情怀,从而闻名遐迩。西班牙小镇阿兰胡埃斯 (Arajuez)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在 TNTERNET 上查找 “ 阿兰胡埃斯 ” 这几个字, 90% 的信息会指向 “ 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 ,这一情况告诉我们,对一位非西班牙人而言,阿兰胡埃斯 就是罗里戈。

直到罗德里戈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前来度蜜月之前,那个西班牙小镇阿兰胡埃斯依然保持着自我的寂静安宁,没有在罗德里戈的艺术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阿兰胡埃斯位于马德里以 30 英里,植被丰富,气候宜人。资料介绍,这里曾经是西班牙皇家的避暑胜地,建有两座漂亮的皇家行宫,周围园林广袤。

花园中有一系列壮观的喷泉,其建造灵感来自法国凡尔塞宫的喷泉。宫殿里面装饰华丽,陈列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和钟表。除了名胜以外,小镇上还盛产草莓,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祥和惬美意,人口维持在三四万左右。 18 世纪之后一直到 19 世纪初,西班牙百姓经常在此举行各种民俗庆典,据说, “ 这种皇室与四庶民同乐的情况让阿兰胡埃斯成为贵族与平民交集之处 ” 。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城,其命运也颇可反映出西班牙历史的动荡变迁:自 17 世纪首次建成以来,阿兰胡埃斯宫屡造焚毁,保留至今的是由菲力浦五世在 1727 年动用了全国最好的建筑家而建成的。

我想,对于罗德里戈而言,阿兰胡埃斯的意义其实并不在宫殿、喷泉和园林。他只能从搀扶着他的妻子喃喃低语中听到对它们的描述。阿兰胡埃斯在他心目中,也许只是那样的搀扶和低语,是一段幸福岁月的象征。

在结识华金 ? 罗德里戈之前,土耳其女子维多利亚 ? 卡米已经是巴黎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钢琴教师了,她通晓多种欧洲语言,对各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维多利亚非常喜欢罗德里戈做的钢琴曲,便主动邀请罗德里戈到家中,听她演奏他的作品。多年以后,两人在谈到这次相遇时,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是先爱上了对方的音乐,继而爱上了对方。 1933 年,这对天主教徒的儿子与穆斯林的女儿结婚了,他们之间爱情持续了 60 多年,直到卡米和罗德里戈分别于 1997 年和 1999 年去世。

婚姻是两人生活的重大转折,罗德里戈遇到了支持、关爱一生的伴侣和灵感的源泉,而卡米则为了丈夫放弃了自己的音乐事业,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罗德里戈。在 1993 年拍摄的一部以 [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 为主题的记录片中,老迈的夫妇再度来到阿兰胡埃斯宫殿,卡米挽着罗德里戈,用老妇人滑稽而发颤的声音给丈夫介绍,这里是什么,那里失什么。我从片子里看到, 60 年后,改变和没有改变的,真是判然立现。

美好的日子总不长久。没过几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罗德里戈夫妇不得不避难德国,西班牙语和音乐成了他们赖以活下去的手段。

1938 年,罗德里戈得到一份在法国授课的工作,这对夫妇得以结束流离的生活。在重返巴黎的途中,罗德里戈接受了吉他演奏家马萨的建议,打算为最具西班牙风格的乐器 —— 吉他写一首协奏曲。 1939 年,他在巴黎创作出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并在得知内战结束、回到故国后,完成了整部 [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 。

许多人相信了罗德里戈经常公布的解释,认为 “ 阿兰胡埃斯 ” 是一首纯粹献给西班牙的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动人的第二乐章,其灵感来自于 “ 吹过树丛的风 ” 。然而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段优美而感伤的旋律究竟源自何处。

在一次访谈中,罗德里戈的好友、吉他大师佩佩 ? 罗梅罗( PepeRomero )披露,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于后来卡米所说的 “ 我们最悲痛的时刻 ” 。罗德里戈的女儿西西莉亚回忆说: “1938 年我的母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此时他们告贷无门,父亲承受着巨大压力。母亲出院,父亲卖掉钢琴才付清住院费。 ” 那时维多利亚 ? 卡米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马德里,医生告诉罗德里戈说,或许大人和孩子都保不住了。听到这个消息,罗德里戈独自回到寓所,在钢琴前创作出第二乐章的开头部分。维多利亚活下来,而已七个月大的胎儿却死于母腹。

佩佩 ? 罗梅罗是这样讲述第二乐章的内涵的: “ 音乐表现着罗德里戈复杂的心情。有时候音乐变的相当柔美,充满着爱,仿佛是对妻子,孩子的关心,思念。然后又变得充满了愤怒,责怪上帝为何夺走孩子的生命。同时却又很畏惧,似乎在请求上帝,不要做自己的妻子。旋律随着吉他起伏变化,而后是吉他独奏,随着节奏逐渐减弱,音乐仿佛变成了一钟无声的哭泣,罗德里戈内心在沉思。柔弱的音乐又像在寻求上帝的帮助 …… 音乐逐渐变强。在全体合奏时,所有感情完全表达。不仅是罗德里戈在向上帝倾诉,似乎上帝也对他讲话。在感情的爆发之后,是一种坦然的宁静。罗德里戈接受了上帝的安排,音乐充满了乡愁,很平静。弦乐器继续演奏,当吉他奏出上升和弦音节时,仿佛看到婴儿的灵魂升天 …… 。 ”

至此,我们应该知道,阿兰胡埃斯是一首献给爱情,痛苦和命运的协奏曲。题名 “ 阿兰胡埃斯, ” 毋宁说是一种矛盾:是作者在最痛苦的时候,对最幸福时光的追索和反思。

然而,个人的痛苦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 1940 年,这首协奏曲在巴塞罗那首演,立刻引起观众们的轰动。热情的西班牙人把盲人罗德里戈当作是民族英雄,人群抬着大师走过街道,第二天的媒体就已经做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评价:这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音乐作品之一。现在想来,除了它吸取了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元素,为西班牙的代表乐器谱曲,并且旋律通俗优美外,它的成功更在于:这种在悲痛中追忆幸福时光、于艰难命运里赞美上帝的情怀,正符合了西班牙 —— 这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面对内战、乃至历史伤痛的心情。在 “ 阿兰胡埃斯 ” 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重合于一起的,罗德里戈的泪水与微笑就正代表了多数西班牙人的泪水与微笑。

许多年后,也曾历经磨难的阿兰胡埃斯小镇仍然宁静祥和。每到整点,小镇的钟声都会响起《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开始句: 323—— , 3-4-5- 、 65-4- 323——…… 每个儿童都会哼唱,每个成人

都会谈起罗德里戈大师,甚至在 1999 年他逝世时,许多人都认为,他被安葬在阿兰胡埃斯。正如记录片中,一位市民认定,罗德里戈虽然不是阿兰胡埃斯人,但 “ 他对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表达得那么好 ” 。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在 1967 年被阿尔弗雷多 ? 加西亚 ? 塞古拉配上了歌词,名叫《与你的爱在阿兰胡埃斯》。歌者如多明戈、莎拉 ? 布莱蔓等都曾演唱。在我看来,这首词如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一样,不但表示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更具有一种超越性的、与整个民族精神息息相通的气质

阿兰胡埃斯,

梦幻与爱情之地

花园中的水晶喷泉

好象在与玫瑰们

轻声低语

阿兰胡埃斯,

今天那被风扫的

颜色已失的枯叶

恰正是我们曾经浪漫的见证

我们无缘无故

将它遗忘

或许此爱隐藏于

一次日落

一阵清风或一朵花中

等待着你的归来

阿兰胡埃斯,

今天那被风扫落的

颜色已失的枯叶

恰正是我们曾经浪漫的见证

我们却无缘无故

将它遗忘

在阿兰胡埃斯,我的爱

你,和我

13. Barber - Adagio 巴伯 《弦乐柔板》

塞缪尔·奥斯本·巴伯二世 ( 英文 : Samuel Osborne Barber II , 1910 年 3 月 9 日 1981 年 1 月 23 日 ),美国作曲家,写有交响曲、歌剧、合唱、以及钢琴曲。他的《弦乐柔板》( Adagio for Strings )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改编自他的 弦乐四重奏 中的一个乐章。他与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 梅诺蒂 的艺术合作和感情生活也一直被传为佳话。他是 20 世纪作曲家中作品上演比较频繁的一位 。

巴伯的音乐被很多人认为是滞后于时代的,因为他最著名的作品多是采取浪漫主义的手法,旋律性大大优于大多数的同时期作曲家,尽管其作品中也有少许现代派的痕迹 。

巴伯的《弦乐柔板》绝对是古典爱乐者们不能错过的精品,这首悲情挽歌中蕴含的巨大悲痛力量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它把弦乐的韧和柔板的绵发挥到无以复加,可以说煽情到极至。

《弦乐柔板》是他弦乐四重奏当中的慢板乐章改编的作品,哀婉绵长的旋律编织成一张无边的大网,将你笼罩其中,无处逃脱;那股深深浸入骨髓的哀痛在你心头蔓延,所到之处布满无尽的哀思……

如果你能耐心听到5分半钟,你会迎来乐曲的高潮——一个持续的强劲的延长音——那好似是对死亡发出的撕心裂肺的一声呐喊,震撼灵魂!然后,是死一般的寂静。再下来,又回复到那低沉柔弱的开始——就好似生与死,死与生的轮回。

据说这首哀愁的曲子创作于巴伯一生中幸福的阶段,他和梅诺蒂徜徉在爱情和音乐的殿堂中,他的事业和声誉都如日中天,但爱情和死亡又何尝不是紧密相连呢?爱如死般坚强,爱如死般绝望……

以下的事实能够让你对这曲哀歌的悲痛力量更加有所了解——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害后的追悼会上播放的就是这首曲子;越战影片《野战排》里,这段柔板的悲悯情怀与情节的铺排更是共振到无以复加:美军机枪横扫越南村庄,音乐伴随着慢镜头摇过,一群人呼号奔跑逃散倒地死亡,另一群人狞笑杀戮追逐乘胜追击,上帝俯身目无表情,任由这场死亡的盛宴继续,继续……直至山河失色天地无光。

14. Bizet - Entr'acte to Act III (Carmen) 比才 《 卡门 》 第三幕间奏曲

乔治 · 比才 ( 法文 : Georges Bizet , 1838 年 10 月 25 日 1875 年 6 月 3 日 ), 法国 作曲家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歌剧 卡门 》、戏剧配乐《 阿莱城的姑娘 》等。

比才生于 巴黎 ,本名 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 。九岁时就进入 巴黎音乐学院 学习。 1857 年 他获得 罗马奖金 ,后到 罗马 进修三年。 1863 年 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比才最著名的作品《 卡门 》创作于 1873 年 。该剧取材于法国作家 梅里美 的同名小说。该剧最初的演出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卡門》由於題材等因素,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 1873 年 他创作完成的作品还有歌剧《 罗马 》。

然而, 圣桑 柴科夫斯基 德彪西 等人都给予该剧很高的评价。 尼采 甚至以此部歌剧来对 瓦格纳 的作品进行抨击。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他们的预见,《卡门》成为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也是歌剧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歌剧《卡门》 完成于 1874 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 -- 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 · 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 · 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 , 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 , 她却死在了唐 · 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 , 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夜深了,我也该睡了。这样的夜的结束,只是代表了另一个梦的开始。希望你我都能有个好梦,一个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