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6)
2010 (45)
2019 (1)
哈金的书只读过两本,一本《A Free Life》(《自由生活》),一本《Waiting》(《等待》)。读他的《A Free Life》是几年以前,感觉平平,读完写了篇感想,就没打算再读哈金的书了。去年年末,跟一个同事一起做2016年的预算,因为太枯燥,经常一边做预算,一边谈论看过的书。同事是英文专业硕士,很多名著我们都读过,只不过他读的是英文版,而我读的是中文版。(两个文科生做预算?写到这里,突然有种语文老师改行教数学的感觉。)
有一天他提到哈金,我们就在网上查了一下哈金这几年出版的小说,然后我就去图书馆借了本《Waiting》。我对流行小说一般兴趣不大,这位英文专业毕业生也一样,在他心里没人能超越莎士比亚。后来我读了《Waiting》,他把《Waiting》
安静平淡地讲述故事,的确是我读过的哈金的两本书的风格。作为一个英文不是母语的作家,跟写《洛丽塔》的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相比,哈金的写作语言简朴平实,小说的故事对我这个中国人来说也极其普通。他在美国获得成功,原因我想还是在于他写作的题材。哈金在《A Free Life》和《Waiting》里讲述的故事,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新奇的。前一本书讲了六四之后的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后一本讲了一个等待十七年的爱情故事。同事看了《Waiting》的内容简介之后说,为了真爱等待十七年?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美国,我们什么都不等,只有快餐文化。
《Waiting》和《A Free Life》比较起来,我更喜欢《Waiting》。《Waiting》讲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更多的涉及了人性,有更普遍和深刻的意义。十七年的时间里,我没看到多少爱情,更谈不上真爱。相遇与等待不过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和惯性,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机会出现,你改变不了什么就只能等待,适应而且被其消磨。当一个团圆的结局最后来临的时候,好像一切却都不对味儿了,甚至找不到哪里错了。
哈金写小说写得很老实本份,他自己好像反对技巧。他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两个老友阔别重逢,安静的下午面对面坐着,就着一壶老酒,轻言慢语地细诉过往,几十年风霜淡淡提起,波澜不惊,反正都过去了,都成了往事。你了解了他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也只不过在心里叹口气。这时不觉已日影西斜,万物敛了声色,你们也默然起身,拍拍对方的肩,然后各自消失在暮色里。
“这时不觉已日影西斜,万物敛了声色,你们也默然起身,拍拍对方的肩,然后各自消失在暮色里。”
一如既往地淡雅,带着丝丝忧伤和无奈,正如我们面临悄然流逝的岁月;但能潇洒地写出来,便是享受着我们能把握的生活。
下面朋友的评论提到裘小龙,还真是,老美觉得那种带着中国特色的英语叙事和故事都很“中国”。曾有朋友读完了还送给我。
你们互相吃了彼此的蔬菜,有没有变成兔子。想念她。
我也没有看到他的书特别出彩的地方。谢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