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不搞迷信的咲媱是可爱的。咲媱同学最近写了一篇刘璋,不错不错。至少学术态度是对的。
有几点不同意见和她交流一下。
1, 关于汉末朝廷权力的问题。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189年),汉朝各州的最高首长(刺史或州牧)基本是朝廷定的。当然不是随便定,但如果朝廷反对,你肯定当不上。也就是说,朝廷要认证才行。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控制就松软了。比如刘备当徐州牧。当时的徐州牧陶谦部下杀了曹操的老爹曹嵩。曹操直接率兵讨伐。
一般没人出手相助啦,但闲着没事的刘备从老远跑过来要支持陶谦。要打的话,刘备当时根本打不过曹操。但运气好,曹操后院起火。曹操部下张邈勾结吕布,打算让吕布替曹操当他们的新主人。
曹操只好撤军,结束了特别军事行动。
老糊涂的陶谦以为曹操是被刘备吓回去的。所以就成了刘备的粉丝。居然昏头修改遗嘱,说死后把徐州牧移交给刘备。
有没有搞错,徐州牧是朝廷副国级官职,你随便就自己私授了? 哈哈,这下大家明白了,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基本管不了了。公元195年陶谦死后,刘备成为了徐州牧。
你一定说一剑胡扯,汉末那时候,地方早以及独立了吧。州牧的继承朝廷管不了了吧。嗯,问得有理,说另一个故事,就是咲媱说到的刘璋。
刘璋的老爹刘焉是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汉室宗亲。
刘焉年轻时以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后来和朝廷官员勾结,造舆论说益州刺史郄俭贪婪失政,遂向汉廷求为益州牧,汉灵帝便任其为监军使者、益州牧。 你看看,当时朝廷换一个州牧还是挺容易的吧。
不过话也说回头,那也是益州刺史郄俭比较软弱,你让刘焉去枪荆州牧刘表的位置试试。
估计也是汉末朝廷管控地方大员的最后一例了(我没考证哈,如果不对,收回)。这一年是公元188年,再过一年,189年秋天董卓就把军队开进了洛阳。
刘焉同学当时理想很高的。初平二年(191年),刘焉造皇帝专用的乘舆车具千余辆,邻居荆州牧刘表曾上言朝廷称其图谋不轨。这要是在188年,朝廷没准就让刘表同学把益州牧的官帽夺回来了。但此时已经不可能了,朝廷连责怪的信息都不敢发。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与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及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事败,长子刘范与次子刘诞皆被杀,
刘焉同学最大的贡献是建议朝廷采用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建议,即“废史立牧”。汉朝当时设州刺史,只是军事和监察。级别还不如郡守高,虽然他一个州能管到好几个郡。什么意思呢,就如同南京军区司令员,部队驻扎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但你不太能管到安徽合肥的某个乡镇。州牧就不一样了,相当于中共建国初的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浙江安徽的省委书记都归他管,不光军队,党政军民学都归他领导。
所以那个荆州牧刘表是个傻子,人家刘焉同学为你争取了那么大的权力,你还因为人家买了个奔驰车举报人家。
不管怎么说,刘焉同学算是汉末的枭雄。益州牧是他靠自己的政治能力弄到的。
2. 关于刘璋夺权问题。
关于他儿子刘璋如何继承到他老爹的职位,我没做过研究。不管咲媱说的是真是假,既然他在和法定继承人刘瑁中胜了,说明他还有把刷子。
这些事多了。一般这个人要是历史地位不错,大家都不追究了。如果这人后来出了问题,像咲媱这样的同学就要写帖子骂人家了。
举个例子。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夺权,后来大家都原谅他了,咲媱同学也不写帖子骂他。不仅如此啦,还说李世民在大唐建国战争中如何如何厉害,江山都是他打的。苟P啦,人家李建成的胜战一点都比他少,功劳一点不比李世民小。 李建成所以失败就是心里迈不过杀弟的底线。
还有个例子就是杨广。这个人比他哥哥杨勇强太多了。他的夺嫡一点都不野蛮,老爹老娘直接就帮他办了。欸,因为他最后失败,然后所有的人都要骂他。靠,你骂个P,要骂也要先骂李世民呀。
3. 说说刘璋枭雄地位问题。
刘璋同学算不了枭雄啦,他老爹刘焉算。
刘璋因何丢了四川?
执政期间四川出了赵韪之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准备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
这人傻就傻在他还真相信当时徐州是陶谦同学主动让给刘备的。就像这样的故事,一个地主找来一个长工帮忙割麦子。半年后,地主死了,死活要把家传给那个长工。你信吗?
我严重怀疑,当时刘备一定弄了不少政治手段,把陶谦给软控了。由于宣传做得好,大家都勉强相信了。
但天下地主一定对刘备这个长工多了个心眼,不会再请他过去割麦子。
欸,傻冒刘璋没戒心,真心相信地主和长工的豪迈友情。他让刘备入川,引狼入室了。
不过,刘备这种争夺也不该有什么心理障碍。毕竟十几年前,这个职位不是继承,而是被朝廷任命的。刘璋老爹刘焉能从郄俭那里夺来益州牧,我刘备夺益州牧于刘焉之手有什么大错?
刘璋同学结局还不错啦。 刘备占据成都后,刘璋以振威将军的身份被迁往荆州居住,关羽失荆州后,刘璋归属东吴,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在刘备东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