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这年头连表情包都有个节日了。
不信,你可以打开输入法,看看代表“日历”的emoji表情,是不是长这样????????
难道这只是巧合?还能有这么巧的事?
这个细节,emoji的创始人老早就注意到了,后来干脆一拍脑袋,非常随意自然地把世界表情包日定在了今天。
如今,和人聊天要是少了表情包,还真有点不自在。
那你知道,最早的表情包素材出现在什么时候吗?
三千年前。
咱先来感受一下它们的画风:
▲ 石雕熊,商代
现藏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 二人盘舞鎏金青铜扣饰,西汉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 亚醜钺,商代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这些文物之所以让我们觉得像表情包,是因为它的表情很丰富、很夸张。
▲ 饕餮纹拓片,商代
饕餮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一种神兽,它吸收了鱼鸟兽各种动物的特征,既像鹿也像鸟,仔细看看还像人。
这种饕餮纹青铜器和大家认知中的青铜器很不一样,在我们印象里,通常是这个样子的礼器:
▲ “禹”青铜鼎,周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早在殷商时期,社会整体还处在脱离原始部族不久的阶段,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有着图腾崇拜。在他们的信仰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上帝”,就是太阳神帝俊。除了上帝,还有“下帝”,也叫祖神,是人间的帝王死后变成的。
因为祭祀时和神明进行沟通需要媒介,殷商人就在祭祀器物上绘制出饕餮图案当做沟通工具。在巫教中,太阳神会被绘制成眼睛状,而饕餮的眼睛之所以这么夸张,恰恰是因为人们对太阳神帝俊的崇拜。
也有另一种解释认为,饕餮纹的大眼睛是为了恐吓底层民众。
为了震慑下层民众,殷商贵族会把自己笼罩在一层神秘和威严的外衣里。把饕餮纹的眼睛放大,达到狰狞的效果,恰好可以用来表现王权“神秘威严”,从而起到震吓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饕餮纹青铜器时会觉得狰狞,就是因为殷商人在制造它们的时候,刻意把眼部突出放大,导致表情很突出。这并非一时新奇,而是背后的整个信仰体系导致的结果。
我们去看商代其他时期的文物,也有非常像表情包的青铜器。
▲ 商青铜鸮卣,商代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卣,酒器的一种,也为祭祀用器物
殷商人抓住了鸮(猫头鹰)这种动物的特点,把它的大眼睛突出,强调了表情特征。同时,又加入了拟人化的想象,好像人一样在跳动,一眼看过去就像一只小猫头鹰在跳绳。
在鸮形尊上,殷商人不光抓住了鸮的瞬间情态,还有意对鸮鸟的某些部位,如喙部等作了适度的变形和夸张,所以显得一点也不呆板,非常生动有趣。
商周青铜器,尤其是酒器中大量出现的鸟兽形酒器,都有这个特点。人为地定格动物的某个瞬间,强调某种特征,同时又加入自己的想象,或拟人化或变形。
可是,这种又狰狞又蠢萌的青铜器实在太不像我们认知中的青铜器了。
▲ “禹”青铜鼎,周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什么这些狠厉又蠢萌的青铜器会变成后来的质朴风呢?
周灭商后,周朝的统治者们对前朝的覆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他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殷商人天命不再延续,根本原因是失德。
得到了答案的周人痛定思痛,决定不再延续殷商那套神鬼体系,转而建立礼乐制度,把注意力从神鬼交流的宗教信仰转移到以德治国的人事伦理上。自此之后,这种轻鬼神重礼乐的周文化也成为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基础。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论语》里,子路向老师孔子请教事鬼神,孔子教训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对于人的领域你做好准备了吗?人事都没法弄好,弄什么鬼事。
从孔子教育子路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周文化对于鬼神天然的排斥。所以从西周中晚期开始,殷商原先这种既浪漫又狞厉、神鬼气息浓厚的青铜风格逐渐消失,变成了典雅朴素的礼乐文明风格。
▲ 从左到右依次为
商代虎食人卣、西周“颂”壶
其实在世界很多文明的早期历程中,都曾有过青铜器的出现。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都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古城,也曾出土过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物。
但就工艺和规模而言,却没有哪个国家的青铜文明,可以轻易超过中国。
从夏伊始,自商到周,历经春秋战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太多太多灿烂而美丽的青铜器物。今天介绍给大家的,也只是殷商青铜器中的一部分而已。
希望下次你去博物馆的时候,可以在那些青铜文物前多驻足片刻。
它们并不是锈迹斑斑的纪念照背景,多看看它们或有趣或正经的造型,多比较它们形态各异的纹路。那斑驳中每一处细微的地方,都有故事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