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杨立新35岁那年扮演了与他基本同龄的贾志国,黑框大眼镜造型,立住了一个中年准知识分子的喜剧人物形象。比起贾家其他成员,志国最不受观众待见,他在家里头也是个没有人气的边缘父亲,也属于差一点被时代抛下的尴尬一代人。
1992年,北京人艺的演员杨立新35岁,一家三口住在光明桥一个两居室,单位分的房子,那是二环边儿上刚起的大高楼之一,13层,楼上楼下住的都是同事,电梯按单数停靠。这天晚上,他开始读《我爱我家》剧本,捧着读,在床上看得嘎嘎笑。身旁夫人明儿还上班呢,杨立新捂住嘴憋住笑,但哪里忍得住,只好躲到卫生间继续看。《我爱我家》惹人发笑、引人深思的源头,就在1992年某个晚上,杨立新的卧室中揭露无疑——光是读剧本,人物一个个地都鲜活地立在眼前,“甚至能读出谁是山东人,谁是上海人”,就有这么精准。
《我爱我家》这几个人里头,得有一个戴眼镜的,“要不这一家子没点儿劲”。这话不知是剧组里头谁说的,也不知戴上眼镜怎么就“有劲儿”了。不过非推选一个人出来戴这个眼镜,随便一想,也非准知识分子贾志国莫属。
演贾志国之前,杨立新说自己已经有点名气了,也“戴过眼镜了”。让他出名的角色是电视剧《半边楼》里头的呼延东,一个生物化学系老师,经常熬夜,往往是,他老婆在房间一头的床上,他隔着一个桌子还看资料。那边媳妇儿一说话,他就放下手头的资料,取下眼镜,让眼睛歇一歇。“道理很质朴,人戴眼镜是为了看得清楚,我接下眼镜那一刹那,近视眼这个事儿就真了。”
刚演完一个戴眼镜的,又让戴?戴就戴吧。戴个什么样儿的呢?杨立新想半天:这是喜剧,那就戴个大一点儿的。他想起一朋友,“他特有意思,鼻子上有好多油,他那眼镜戴着戴着就出溜开来了。一般人戴眼镜显得比较有文化,可他老把自己戴糊涂了”。沉重的黑框大眼镜由此成为中年贾志国的标志。后来有一集,讲和平跌了一跤,醒来失忆了,以为自己仍青春年少。为帮助她找回记忆,贾志国重塑自己,回到70年代的造型,摘掉眼镜,一抹脸——在观众看来,就好像变了个人。
《我爱我家》中饰演贾志国的杨立新(右一)
眼镜只是个道具,喜剧表演还得讲究分寸感。《我爱我家》录制时带现场观众。带观众表演,是杨立新擅长的,那时他已经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表演了十几年。《我爱我家》还是有不同,它集合了电视和话剧的双重表演难度。“电视没有观众概念,只有镜头概念。话剧呢,把大幕线里面的时代做好了,观众就会觉得很神奇。但《我爱我家》带观众录制一小时,需要和观众在一起呼吸。”这话的意思是,要让现场观众看到贾志国他们心里的动机,用动机受挫、角色的挣扎和失败去挑逗观众。
“台上每一次受挫、失败,观众才会笑。他的浪不是自己形成的,是你推出来的,节奏弄好了就会形成共振。再推,会形成更大的浪。舞台与观众不隔绝,不是电视剧冷漠的镜头,也不是舞台时空的间离。”这是《我爱我家》演员最不平凡之处,如今已经鲜有喜剧敢这么拍了。
去看片场花絮能发现一点端倪。英达把花絮分成三类,有错词的、有嘴拌蒜的、有笑场的。一集通常就只录一个小时,在观众入场前,大家都排练好、架着机器演过一遍了。待得观众入场,那就跟话剧表演没有区别了,好不好笑、逗不逗乐,观众笑声里见真章,所以这一个小时内,错了再接上是有的,但节奏相当紧密,录的时间如果太长,观众会疲劳,该响的包袱也会失去效果。
《我爱我家》最初的主创,左起:王朔、英壮、英达、梁左
杨立新也琢磨,喜剧还真不是任何演员都能演得了的。客串明星里曾去过一个女演员,表演系研究生,排着排着就发现不对了,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尴尬。她排了两场就停了、走了。在整个剧组里,杨立新认为就数梁天演志新最妙。电视采访那一段,杨立新注意到,梁天不是表演志新,而是在模仿志新。他跟电视台记者描述自己的救人壮举,说着说着自己就乐了,好像用一部分自己在观察另一部分自己。喜剧的微妙之处就在这儿。“真演和平的尴尬、志新的卑鄙、志国的不得志,那就是沉重的悲剧了。”杨志新说。
1972年,贾志国认识了和平。和平也是北京来的知青,但她住在背阴屯,俩人平常碰不大着,也不知谁起的头,向阳屯河边成了个聚点,俩人边洗衣裳边诉衷肠。恋爱谈了一年,贾志国“经群众推荐、组织批准”,回北京上大学,又成了万千工农兵学员中的一员。同时也跟和平开始了异地恋。异地恋没谈崩。贾志国跟和平1981年结了婚,订婚礼物是块手表。
这是《我爱我家》文学师梁左为贾志国设计的“恋爱史”。梁左上学期间就开始文学创作,情景喜剧之外,尤以相声最为著名。王朔写他由于老写喜剧,多看文史类书籍,“使他的谈吐和打扮都有些老气横秋”。一次王朔看梁左穿着便宜的呢大衣、拄着拐棍出去吃饭,觉得他“可真像《人民日报》副总编”,自己同他一块儿出去很占便宜,因为“女孩见了都说,你们跟两代人似的”。这种知识分子的庄重老成也被嫁接到贾志国身上。
只不过贾志国的确有时要活泼得多。他的诗情画意会在同女性交往时显山露水,比方说写点情诗,比方说对女性总有点罗曼蒂克的态度,即便出轨,好似也跟庸俗无关,跟欲望无涉。
第31集和32集,题目叫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故事最能显露贾志国的这一面。虽然放到后面播出,却是最早拍摄的两集。粉丝早就发现征兆,这两集里文老爷子尚未完全“发明”他的文氏吐字法。“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自梁左自己的小说《侦破爱情》,现在去看,它为贾志国这个角色勾勒出人物基底。这个贾志国他心思浅,好事坏事都藏不住;他从杭州风尘仆仆回到家,整个人因为结交了一位红颜知己兴致就有点高昂,高昂中带点心虚,行李中藏着小秘密,这个小秘密又写在了脸上,刚迈进家门就叫和平给抓出了端倪。
相比其他角色而言,贾志国还真不怎么讨喜。
志新宁可不挣钱也要帮助东北农民解决盘条的事儿;小凡离家时写了那么温情脉脉的信,“我还没离开就想念你们了”;老傅戒烟的时候多么脆弱,叫观众戒心全无,老头儿脆弱的一面唤起了怜爱;甚至小保姆也有温情时刻,有一回差点被煽动着离开,背着行李,最终还是决心留下。唯独这个贾志国,几乎没有温情时刻,剧本没有给予他太多让观众亲近的空间。在家里挺边缘的,没有话语权,连做温情之事的资格都没有。
风花雪月的事发生在贾志国身上,大家同情和平,可同类事情是落到和平身上,观众心里想的是,“这个贾志国”。
有一集客串明星是李雪健,他演一个事业有成的父亲,但孩子他妈过早离开人世,留下他父子。二人看上了和平,因为“长得像他那过世的爱人”,便请和平上家里给孩子教大鼓。志新打从一开始就反对,“你知道他是教大鼓,还是教别的”。老傅都举双手同意,说“我们看和平也行得稳站得正”,只有这贾志国,跟贾圆圆你唱我和,酸话连篇,一脸不乐意。
1977年,贾志国从朝阳农学院毕业,分配进了一个“大单位”,在劳资部门做到科长,后来还提了副处级。一直就这么待着,直到临近120集结束,才说领导找他谈了话,要被提拔成副处长。“处级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贾志国喜不自胜。一个机关单位工作的男人,心思毫不沉稳,照他爸老傅差远了,难怪一直升不上去。临了还被领导利用了一把,给他当一副组长,脏活累活全揽下。这位副处级干部喜滋滋地干完,才发现,“分流”这股历史大潮流,最终还是涌到了他脚下。
商品经济大潮中,贾志国一头撞上了他的幸运女神,喜欢他很多年的小学女同学徐晓莉。女企业家徐晓莉将一个漂亮的“糖衣炮弹”摆在志国前面,给她当助理,与她一起做生意。这么有所作为的机会,他贾志国曾经企盼过,如今这机会挺实在的,就看贾志国能否抓得住了。
贾志国志大才疏,保守古板,原本只想走一条“带长”的路;时代不允许了,他该如何是好?
《聚散两依依》这集里,志国他们单位的分房通知下来了。还从没见过贾志国这么高兴,这么志得意满,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小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把一直以来旁人不好讲明的东西和盘托出:一家这么好几口子人,吃爸爸的,住爸爸的,占人老头儿两间房,四十好几了孩子都上小学了,还得啃老。经济独立、人格独立,贾志国跟这些都不沾边儿。
分到两居室,生活从此换新颜,这是潜在的自由生活愿景带来的活力。但这次得意仍然非常短暂,倒不是说后来得知二室一厅要跟人合住,而是早早地老傅就对这这个决定表示严重不满——于是在能搬的时候,贾志国也没表露出搬家的果敢和勇气。
120集之后,贾志国活到现在,会是另一个老傅吗?90年代的经济大潮中无数人下海,这批人当中诞生了中国社会崭新的富人阶级,贾志国能是其中一员吗?一万个人心里,会有一万个对贾志国的形容词。
节选于《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