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阿南惟几的愤怒
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战争最高指导会议,在一个东京的防空洞内举行。 参会的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感到空前的愤怒。 他愤怒的原因,是因为以首相铃木贯太郎为代表的内阁,提议日本无条件投降。 阿南惟几不是不知道,大日本帝国的命运之烛,此时已到了熄灭的边缘。 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场,日本已经被对手抽干了最后一滴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日本本土已被强大的美国海空军全面包围。而且,就在3天前的8月6日,美国人刚刚在广岛投放了一颗前所未闻的炸弹,一座城市瞬间灰飞烟灭。
在对中国的大陆战场,蒋介石的国军尽管在1944年年末依旧出现类似“豫湘桂大溃败”这样的惨败,但八年来的态度始终如一:打不过,但坚决不投降!牢牢把150万日本陆军拖在中国战场。在对苏联的东北战场,就在8月9日这天凌晨,160万刚刚经过对德国战役洗礼的苏联军队,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动摧枯拉朽的攻势,早就把精锐抽调入关对付中国军队的关东军,毫无抵抗之力。 但以阿南惟几为代表的军方,从来没想过投降。军方认为,日本此时尚有一战之力:本土还有52个师团,陆海空军共计370万人(虽然武器严重不足,兵员素质也极度低下),5200架作战飞机(大多数为简陋的自杀攻击机)。但大和民族是团结的!必须“本土决战”!为了天皇和大和民族的荣誉,必须“玉碎”!
日本的自杀式飞机
但以日本首相为代表的内阁,认为已经到了必须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时候(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现在如果继续死扛,可能后面连哀求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这场争吵一直维持到中午,直到外面有人进来报信: 长崎又被扔了一颗原子弹。 整个房间鸦雀无声。没人再愿意赌,美国是不是还有第三颗,乃至更多的原子弹。 “该不该投降”的议题,迅速被切换到“该如何投降”。
但争吵还在继续。 阿南惟几依旧坚持,必须“有条件投降”,其中包括:“日本战犯由日本自己处理”,“盟军不能进入日本本土”等等。在日本内阁的眼中,军方的这种要求简直是痴人说梦。你们还有什么筹码去讨价还价? 这场争执一直维持到8月10日,也就是第二天的凌晨,最终,双方决定请天皇决定。裕仁天皇于是被请了出来。
他说了一长段所谓不忍看到百姓受苦的话后,明确表态:无条件投降!
当时的房间里,传来一片哭泣之声。1945年8月15日凌晨1点30分,阿南惟几在自己宅内,面对天皇的皇宫方向,切腹自杀。
阿南惟几。他的第六子阿南惟茂,后来成为日本驻华大使,主张“中日友好”。不过四子阿南惟正作为日本钢铁公司副总裁,依旧参拜靖国神社。
【二】蒋介石的痛苦
1945年8月14日,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还有一天。作为当时中国当之无愧领袖的蒋介石,内心激动,却也有痛苦。因为就在这一天,国民党政府与苏联达成了一份协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份条约除了一些台面上的“互相支持”等空话之外,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一个:中国允许外蒙古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 这其实就等于把外蒙古割裂了出去。
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规定,苏联承认“满洲国”,日本承认“蒙古国”。蒋介石拒绝承认这一条约。
1945年10月20日,在外蒙古当局与苏联的监视和控制下,外蒙古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近1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这一天开始,从中国的疆土中割裂了出去。当时参与谈判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一度不敢签字——割让那么大一片国土出去,以后就是历史的罪人。
蒋介石又何尝不是这样想?
但斯大林传来的一句提醒,戳到了蒋介石的最痛的地方:若不尽快达成协议,共产党的武装,就快进入东北了。这是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最头痛的问题。
在中国战场的第一线,国民党军队一直是抗战的主力。但在广袤的沦陷区,国军早已撤退,一直都是共产党的武装在撑起抗日的大旗。日本投降,主力都在中国西南部的国民党军队,根本无法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沦陷区去受降。而共产党军队在沦陷区艰苦奋战了那么久,怎么肯原地不动,放弃接受投降?
准备投降的日本军队
更头痛的,是东北。
70万外强中干的日本关东军,根本扛不住如狼似虎的160万苏军,苏联事实上已经完全掌控了中国东北。苏联不怕美国,他想把东北给谁,就给谁。
当时的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掐住整个中国的工业乃至经济命脉。
考虑再三,标准民族主义者蒋介石,痛苦地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来换取苏联撤出东北,最重要的,是不支持共产党军队。
然后,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蒋介石也知道了。
1953年2月25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然而,外蒙古独立早成既成事实,早已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喊出来的话,又有谁听?
1953年,国民党的中央会议上,蒋介石自己说:
“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我本人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中华民国”后来“主张”的地图
【三】麦克阿瑟的不安
1945年8月30日下午2点05分,美国五星上将,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的座机“巴丹”号降落在横滨以西的厚木机场。
即便到了跨出机舱门时,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麦克阿瑟,内心依旧有一丝不安——尽管,这是他坚持要求飞到这里来的。
早在一周前,麦克阿瑟就应该降落到这里,处理受降事宜了。但日本人警告他说,厚木机场停着数不清的“自杀式”飞机,数不清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已经表态:渴望与这位“沾满大日本皇军鲜血的刽子手”同归于尽!
于是,在命令厚木机场的所有日本飞机拆除螺旋桨后, 麦克阿瑟的座机才敢降落到这里。
从机场到横滨市区,有13公里路程。一路上,麦克阿瑟发现,道路两旁,站立着有3万日本士兵。这些士兵,都是背对着道路站立的。麦克阿瑟更不安了。
虽然他很得意自己这次的冒险行为——在日本本土,尚有300多万日本士兵,他却带着少数的人登陆去接受投降。麦克阿瑟一生都喜欢冒险,一直冒险到朝鲜战场上的仁川登陆,之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身边有人向他解释,日本士兵背对道路的这种姿态,是在保卫他们的天皇陛下。
“天皇”,是麦克阿瑟进入日本前,研究最多的词之一。在进入日本之前,美军给日本人翻译草拟的天皇投降诏书,第一句是:“我,天皇裕仁……”麦克阿瑟发现,这句很平常的话,却让在场的日本人都面露愠色。有人悄悄告诉他:天皇从来不用“我”,用“朕”。
于是,麦克阿瑟后来告诫所有部下:“不要不尊敬天皇,这样会惹怒疯狂的日本军人。” 进入日本后,麦克阿瑟做了一个超出军人智慧的决定。他并没有如外界所呼吁那样的,惩戒日本天皇并废除天皇制度,而是保留了天皇制度,只是让天皇发布了一个《人间宣言》:天皇宣布自己也是人,而不是神。
美国人既降低了天皇的威信,又保留了日本人的颜面。
麦克阿瑟和日本裕仁天皇
之后,麦克阿瑟作为一个驻日本盟军最高司令,实际上的日本“太上皇”,做出了一系列让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客都竖起大拇指的治理日本方案:
释放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类政治犯(麦克阿瑟是狂热的反共产主义者),修订日本的民主宪法,分配给日本农民土地,瓦解财阀的垄断,甚至给日本女性投票权——麦克阿瑟透露过自己这样做的目的:进一步让日本男人的威信扫地。
日本居然在这样一个军人的治理下,迅速摆脱了战后阴霾,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
在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舰上的日本签字投降仪式后,当时主持仪式的麦克阿瑟,在签字结束后,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400架B-29轰炸机在1500架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护航下,集体掠过“密苏里”号上空。那种整个海洋为之震颤的感觉,是麦克阿瑟希望日本人感受到的:不是要“玉碎”吗?自己掂量下,有机会吗?
麦克阿瑟在“密苏里”舰上代表盟军签字
但那个时候,麦克阿瑟还是有不安的,因为接下来作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长官,他将决定日本的未来发展走向。所以,在1951年4月,美国承诺将政权归还日本政府的前夕,当麦克阿瑟离开日本,看到上百万日本人夹道欢送他,高呼“大元帅”的时候,他心底里的那丝不安,才彻底消除。
那一刻,倔强的五星上将,热泪盈眶。
【四】冈村宁次的迷惑
1945年9月9日上午8时52分,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开始。面对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解下了佩刀,凝视了投降书足足1分钟,最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
但即便在那一刻,冈村宁次都未必解开了心中的那团疑惑。1945年8月11日,冈村宁次听到欧洲各国电台播放的“日本即将无条件投降”的播音时,他是不以为然的。他给大本营拍去的电报是:“而今百万精锐仍在,竟向重庆的残兵败将投降,这是奇耻大辱。”
当时,他和他的幕僚做过最坏打算: 把所有驻中国部队集结在山东半岛,建立一个独立的”占领区”。
然而,8月15日中午,他亲耳听到了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然后,他下令,要求全体官兵“谨遵圣意”。然后,就该考虑自己的命运了。
冈村宁次
自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开始,日本军方1名元帅,4名大将,6名中将相继自杀。包括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等7名恶贯满盈的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但无论绞刑、无期徒刑还是有期徒刑,数千名被起诉的日本战犯名单里,没有冈村宁次的名字。
岗村宁次1941年担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1944年升任整个侵华日军的总司令,曾在华北占领区残酷杀害抗日军民,以及实行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
作为侵华日军最高领导者,冈村宁次人间蒸发?并没有。
冈村宁次只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接到了蒋介石的电报:“应对本委员长指定之部队投降,如对非指定之部队而擅自向其投降或让防,……直接予以处置。”
所谓“非经政府指定之受降部队”,就是指共产党的武装。换句话说,日本军队只能向国军投降,不能向共军投降。冈村宁次坚决予以执行。他可能不知道,这救了他自己的命。
冈村宁次投降时上缴的佩刀
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岗村宁次被“软禁”在中国南京,名义上是软禁,但实际上,是充当国民党的秘密军事顾问,协助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1948年,冈村宁次终于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监狱,但不久就以“保外就医”的名义出狱。
1949年1月26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冈村宁次的审判,但中华民国军事法庭的审判结果是:“无罪”。
共产党方面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重新逮捕冈村宁次。当时的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为了能和共产党和谈,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但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汤恩伯坚决不放人(老蒋那时虽下野,但大家懂的)。
当天,冈村宁次乘坐美国轮船返回日本。
蒋介石到台湾后聘任的日本顾问团
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台北市阳明山成立“革命实践研究院”,冈村宁次被聘任到台湾,担任高级顾问,负责训练国民党军队。
1966年2月,冈村宁次因心脏病,病逝于东京,活了82岁。一代侵华日军最高长官,最终还是逃过了惩罚。
日本投降后,作为战胜国,中国原本应该派出一个师,驻扎到日本的名古屋的。但不知什么原因,中国的这个师没有出现,日本是美国独占的。
作为战胜国,中国的东北本来就是应该正常接收,无论是国民党去,还是共产党去。但为了让苏联撤出,我们居然让出一个外蒙古。
即便是战后,中国的旅顺港依旧是被苏联占据的,直到1955年才归还。
即便是战后,外蒙古依旧没有回归中国。1961年联合国决议蒙古是否能入联,当时仍是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可以一票否决,但因为美国的游说,最终弃权。蒙古独立终于板上钉钉。
想起一个之前推送说过的典故。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立刻有人出了个谜语。谜面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打历史人物一。
共产党控制的报纸,给出的答案是:苏武 。
国民党控制的报纸,给出的答案是:屈原。
但无论苏联的武力出兵,还是美国的原子弹轰炸,这两个答案似乎都忽略了中国自己。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军队付出了伤亡380万的代价,共歼灭150万日军,再另外拖住150万日军。在这背后,还有3000万平民的牺牲,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一个被打得满目疮痍的国土家园。
无论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还是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他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做的一切,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还是想起了那个著名的问答。抗战时期,一位中国士兵对一位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 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 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愿勿忘国耻。愿永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