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里了。有她的时候,我记得每天早上女佣把我抱到她床上去,是铜床,我爬在方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她才醒过来总是不甚快乐的,和我玩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我开始认字块,就是伏在床边上,每天下午认两个字之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
母亲的留洋,给了张爱玲对自由莫名的向往和海阔天空的想象:
英格兰三个宇使我想起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晴朗的,可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
张爱玲回忆母亲这样教过她绘画:“画图的背景最得避忌红色,背景看上去应当有相当的距离,红的背景总觉得近在眼前。”这段话给张爱玲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是西方美学给张爱玲的第一次冲击。这不仅仅是涉及色彩和构图的技巧,而且引深到创作心理学中的“距离感”。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还曾为自己的作品配插图。曾有过“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的梦想。虽然她最终没当成画家,但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却得益于母亲帮她培养的艺术感觉。
画图之外我还弹钢琴,学英文,大约生平只有这一个时期是具有洋式淑女的风度的。此外还充满了优裕的感伤,看到书里夹的一朵花,听我母亲说起它的历史,竟掉下泪来。
父亲的影响主要在古典文学方面。父女二人曾不止一次地一起切磋《红楼梦》,这是张爱玲最接近父亲的时刻。张爱玲自己也承认自己“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而母亲则在当代文学和西方美学上使张爱玲受益匪浅。她这样回忆和母亲一起读老舍的小说《二马》:“ 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
不久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破碎的家庭留给张爱玲一颗破碎的心。而父亲的萎靡颓废和冷漠无情又早早给张爱玲留下万劫不复的阴影。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她这样回忆父亲的家:
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虽然有时候我也喜欢。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 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 我后母也吸鸦片。结了婚不久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去,本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磕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阴暗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的早期散文中大量描写她的个人身世和家庭成员的种种。在发表这些文字时,她父亲、母亲、弟弟、姑姑、舅舅都还在世。但张爱玲写他们却毫无情面,全无顾忌,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她小说里的人物也常以自己身边的人作为蓝本。譬如她舅舅就是《花凋》那个“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子”。而这些人看到张爱玲笔下的自己,虽然有所不满,但却没有人公开表示异议。大概张爱玲写的基本符合实情,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就连张爱玲写自己唯一的的弟弟,也全是嘲弄和鄙视。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后,她的弟弟张子静开始写回忆录《我的姐姐张爱玲》,开篇便写道:“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就是我。”
唯一得到赞美比较多是张爱玲的姑姑。她曾为了替张爱玲鸣不平被亲哥哥打伤住进医院。
这样的“癫狂的”的心理感受,就近而论,使张爱玲当时看窗前的明月光都充满“静静的杀机”;从长远看,酝酿了张爱玲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文学底色。
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半年,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两排小石菩萨——也不知道现在是哪—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么?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张爱玲”华美的”旗袍上面,岂止“爬满了虱子”。
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了。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毫不掩饰地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直截了当地倾诉着苍凉的孤独感。然而,这样一个对世间的美好极度敏感的年轻的内心所不该拥有的孤独感,却使张爱玲把个人感情的追求深深地埋在心里,只字不提。
弟弟张子静总是远远地以阅读姐姐作品的方式关注着她的动向和心理活动,因为了解姐姐的他能够像张爱玲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但他吃惊地发现:“她和胡兰成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竟没能‘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 《我的姐姐张爱玲》)
张爱玲两段不幸和残缺的婚姻,与其说是遇人不淑,倒不如说是慌不择路,使她不得不在孤独的路上只身一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就连她最后的亲人弟弟张子静也变得可有可无。一九五二年连招呼也没打一个就永远地离开了中国。《我的姐姐张爱玲》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私语》是张爱玲散文作品中较长的一篇,最详尽地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一幕幕,是研究张爱玲的一个切入点。这篇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这就是张爱玲的现实生活和感性世界的缩写。
下一次我打算进一步通过张爱玲的散文进入她的感性世界。
喜欢她对生活的彻悟和她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