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摄摄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个人资料
正文

【最是一年春好处】2010华盛顿樱花节(二)

(2010-05-21 10:58:51) 下一个

不能忘却的纪念 

美国首都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交界处,是为了纪念开国元勋华盛顿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市区呈正四边形,全市的建筑物都不超过华盛顿纪念碑的高度,市中心的国会大厦是全城最高的大楼,也不过只有八层楼。据说当初的设计师是法国人,他以故乡巴黎为样板设计了华盛顿特区。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带领美国人民与强大的英国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独立战争(1775-1783,并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89 – 1797)的华盛顿。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华盛顿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纪念碑建于1848年至1884年,历时38年之久,主要原因是资金的缺乏及内战的介入。 

纪念碑外形好似一把利剑,直指云霄。纪念碑内设电梯可以直登塔顶,凭窗远眺,鸟瞰华盛顿全貌,费用全免但需提前领票。 

二战胜利纪念群雕 

2004年落成,为纪念在二战中服役的1600万美军士兵。

 

南北各一个花岗岩拱门,上面分别刻着"Atlantic""Pacific",代表二战中的欧洲/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拱门内是3只衔着花环的雄鹰, 中间是一组喷泉, 整体成一个椭圆型。周围环绕着一圈56个石碑,每个石碑上刻着一个州或领土的名字,除了4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地区,还有海外领地包括波多黎各维京群岛萨摩亚群岛关岛和菲律宾。 

4048棵金星代表牺牲的四十万美国军人

如果没有美国, 或美国不参战, 那么二战的结局就会完全不同。 欧洲会被纳粹长期统治, 亚太地区则为日本奴役, 二战是值得美国军人纪念和宣扬的正义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二战前是美国的领地,二战时被日本人占领。美军战胜日军夺回菲律宾后, 让菲律宾人自己投票决定是独立还是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菲律宾人选择了独立。 

反光池 

华盛顿纪念碑二战纪念群雕林肯纪念堂以及稍远的国会大厦在一条主线上。 林肯纪念堂前方的一长方形水池就是反光池了(Reflecting Pool)。据说当初华盛顿纪念碑刚开始动工,就发生了内战。有堪舆学家认为在首都的中心插上一把利剑,引来刀光剑影,实乃不祥,建议修个水池,收收杀气。于是在林肯纪念堂建成之后,反光池于1923年建成。  

窃以为这杀气有点收得过头。想想除了二战,美国参与的战争彻底赢的就没几场,比如韩战,越战,加上现在的伊战,阿战。有道是: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该出手时就出手”建议战争期间,反光池加个盖……. 

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是一座酷似希腊神庙的大理石建筑, 三十六根大理石柱代表林肯遇难时联邦的三十六个州,建设纪念堂时美国四十八个州的州名则镌刻在顶部的外墙上。 

纪念堂内,林肯如神一样端坐在庙堂之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林肯的目光一如生前忧郁坚定。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南北战争时期,因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而被世人称颂。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爱戴的总统,排名第二的是开国总统华盛顿,第三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他在经济大萧条期间推行新政(New Deal)力挽狂澜,促使经济复苏。潮汐湖畔设有他的纪念雕塑。 

韩战纪念碑 

韩战纪念碑座落在林肯纪念堂前南侧的绿地之中,包括一堵一人来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墙,喷泉水池以及十九个真人大小的美国士兵在战地巡逻的不锈钢塑像。这些雕像面容恐惧焦虑,持枪巡逻的姿势也显得紧张迟疑,一副赢不起的败军之象。 

韩战发生于1950-1953年间,当时分别支持南北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二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韩战发生在二战和越战之间而不被重视,西方常称之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 

越战纪念碑 

林肯纪念堂的另一侧是著名的越战纪念碑,建于1982年。上次跟旅行团来华盛顿走马观花,对越战纪念碑的印象实属一般。而这一次,我们巧遇公园的解说员给大家介绍纪念碑建造的背景和过程,他的声音富有激情,讲述内容充满人性,那两块冰冷的石壁因此让人心生温情和感动。 

当年美国政府面向全国征集越战纪念碑的设计方案,设立了四项基本原则:(1)作品不可以有任何政治论调;(2)要与广场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为大众提供一个参观和反思的场所;(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1421件作品参赛中,8位评委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评选,时年21 岁的耶鲁大学华裔女生林璎(Maya Lin)而出,一举中标。林璎的姑母就是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越战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争议最多的一场战争。因此从一开始美国政府就公开表示不希望纪念碑的建设引起任何的争执。结果呢?还是争论不休。 

首先是关于设计者。林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虽然还从没有回过中国,但其华裔的背景身份,还是引起了一些越战老兵的不快,因为中国是越共最强大的支持者。他们称纪念碑是一道“耻辱的刀疤”,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但随着纪念碑的落成,那些持批评态度的人开始被纪念墙的简约之美和它表达的情感力量所折服,原先的那些不同声音销声匿迹,有人还称纪念碑“已然成了一个圣地”。 

接下来又有人抗议。参战的黑人兄弟感觉自己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被忽视了,于是就有了1984年落成的The Three Soldiers (3位士兵雕像), 分别代表了白人,非裔和泛西班牙裔士兵。 

想着可以皆大欢喜了吧,结果又有人出来抗议,这回是妇女同志- 她们的贡献没有得以体现。因此在1993年,又增加了一组妇女雕像,分别代表希望信仰和博爱。 

下面说说纪念碑本身。林璎当时把这个设计也作为自己的一个课堂作业上交,据说教授只给了一个B 解说员说他有机会当面向林璎求证,她说这个教授从来就没有欣赏过她的任何设计,这教授也太有眼无珠了吧。 

纪念碑特意选取黑色的花岗岩,看中的是它光滑可鉴的质地。当人们望向墙壁上的名字的同时,也可以清楚照见自己的身影和身后的景物。那一刻,过去的光阴和眼前的时光仿佛可以交融重聚…… 

纪念墙成敞开的倒下的"V"字形,这绝不代表胜利。它象征着翻开的书,历史翻到这一页,再也没有可能重写。 

纪念碑上的名字没有按传统的字母顺序排列,而是按战士们阵亡或失踪的时间顺序。林璎说她不想让纪念碑成为一个电话薄,她要让它讲述一段生命的历程,一段美国历史上最为伤痛的历程。这样,整个纪念碑就成了细心写就的日记薄,一天天,一页页。同时,她要让那些倒下的人们永远在一起,从此不孤单。当那些退伍的越战老兵来凭吊时,也可以轻易的找到自己在这场历史行程中的位置。 

纪念碑的另一个出人意料之处在于它不是把这些名字从一端列到另一端,而是从纪念碑的中间位置记下第一位牺牲的战士,向右继续,再从左侧回来。林璎这样设计的细腻之处在于,她要让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人(1959年七月八日)和最后一人(1975年五月十五日)在墓碑的中间处相逢,象征着美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战争在这里得以最大限度的缩短。 

纪念碑故意建得低一些,当人们沿着墙壁走出纪念碑,同时也象征着走向光明。 

纪念碑两面墙的方向,向东的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向西的指向林肯纪念堂的方向,据说也是越南的方向…… 

墙上的名字旁若有个菱形标记,意味着此人已然阵亡;若旁边的标记是个十字,那象征希望,代表失踪。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十字被改成菱形。 

还有个巧妙的设计值得一提,可惜从来也没有机会用到。就是把十字用圆圈包起来,圆圈象征着生命。很遗憾,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失踪的士兵活着回来。 

纪念碑落成后,每天都会有人来此悼念,有些人还会留下五花八门的纪念品,有鲜花泰迪熊头盔足球婚礼的礼服纪念册,和其他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纸拓印亲人的名字,作为纪念。 

1995年的将士阵亡纪念日, 人们在纪念墙下发现了一辆Harley Davidson 摩托车。它是由威斯康辛州的一个摩托车俱乐部的会员捐献零件组装而成的。有些会员自己也是越战老兵。当被问到为何把这辆摩托车放到这里时,俱乐部的会长回答俱乐部的会员每周都会开摩托车聚会,墙上的兄弟想和大家一起训练,我们得给他弄部车…… 

在讲解的最后,解说员慷慨激昂地讲道“在过去的20世纪,美国和她的退伍军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不光是为了捍卫美国人民自己的自由,更是为了世上更多人的自由…… 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只是在追求所谓的正义或“自由”时,人们是否能够始终做到不使公正的天平失去平衡? 

白宫 

白宫奠基于1792年,是当时在位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选定的位置并批准设计图后开始建造。1800年约翰•亚当斯总统及其夫人第一个住进去,以后便成为美国历任总统的官邸,是美国权力的象征。 

白宫为何是白的?

话说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如愿以偿地扩大了本国的疆域,但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特别是英国通过加拿大向反抗美国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武器,更让美国人深感不满,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181261日,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美国将发起战争的理由美其名为:维护航海自由,但其真实的目的是占领加拿大,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 

1814,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这就是历史上的“火烧华盛顿”。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整个总统官邸被重新涂成白色,从此被称做“白宫”。 

历史博物馆 

华盛顿除了各个纪念碑,纪念堂,还有大量的博物馆供游人免费参观。我们排着长队进入了美国历史博物馆,时间关系,只参观了三楼的军队史馆和二楼西侧的第一夫人服饰馆。军队史说白了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同任何一个国家,美国也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相比其他国家,美国本土又幸运太多。 

 

 


自然博物馆

我们是奔着那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来的,虽说大家之前都来过也都看过,但还是财迷呀!除了这块石头,我们把展览室的其它钻石玛瑙,金银财宝也统统用目光爱抚了一回。橱窗里珠光宝气、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恋恋不舍......

馆内还有一个蝴蝶馆,竟然要门票!想着在华盛顿还没哪个地方敢收费的,里面该是有些乾坤的吧,再加上玮对蝴蝶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于是大家乖乖掏钱买票。进来了,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孩子来科普的,而且面积很小。

场馆虽小,蝴蝶的美丽却不庸质疑。 

 

 青春纪念 

玮一高中时期的男同学现在华盛顿居住,两人高中毕业后就没见面了。临行前,两人在网上交谈,得知玮的华盛顿之行,该同学明确表示要尽尽地主之谊,谈谈情,叙叙旧。“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乐事,岂容错过?昨晚两人通电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时间就定在今晚。该同学明确表示不带家属,单刀赴会。这下玮有点犯难,她的家属带不带呢?  

我赞成这样的怀旧 - 纯粹、完全。哪个人心中没有一段青葱岁月,没有一些年少时光?当这些成为前尘往事,当我们连青春的背影都看不清楚时,唯有回忆可以拿来品味。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可以言旧的人,又可以多一份“都付笑谈中”的默契。可惜这一次的怀旧,我们不在画面里。 

老唐是我见过的最man的男人,永远不动声色地为玮分担烦恼。他拿出地图,耐心地教玮认清回家的路线,又把旅馆的地址给她带上,亲自把她送到最近的地铁入口。这样的深情,这样的从容,我相信,来自完全的信任,信自己,信所爱。

早春里的焰火 

当玮在谈论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时候,我们也没闲着。今晚,有樱花节的焰火可看! 这大概是城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分,地铁里的那个人潮啊!都涌向一个方向 - Waterfront! 

春天的夜色里,幽幽袭来的是樱花的暗香,脉脉浮动的是樱花的花影,就着波多马克河摇曳的灯光,竟然有一点少年时初读《春江花月夜》的欣喜和忧伤。 

在空中绽放的朵朵火花,短暂,却美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