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能理解王剑坛友的-----谈生存和生态平衡,以及进步
(2008-08-05 03:26:05)
下一个
我的观念与王剑坛友类似,可能再稍微乐观一点.
少套近乎,先从回复(来源: ICLL 于 08-06-21 23:55:29 人类的生存打破生态平衡了吗)开始.说明,大尺度的泛泛而谈,小尺度的以后再说.
ICLL可能误解或片面理解了生态平衡的概念,至少我从来不认为平衡是个静止的概念,反而动态平衡才是生的概念.而平衡的概念可能比较难以定义,模糊一点,多态体系的存在如何?如果体系消失或者体系内多态性不可逆的严重降低,就可以说平衡破坏了.够宽泛了么? 复杂点来讲可以等效为体系的负熵的维持.
具体啥叫人为破坏了平衡,我以为有一个中心层次,即王剑坛友谈到的恶性透支,或者说偏离平衡的力大到了系统无法补偿以回复平衡状态.
地球史上,最大的生物为的平衡破坏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让绝大多数原初的厌氧物种消亡---当然结果是物种的极大丰富.此后几亿年,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个微妙的能量的平衡点:消耗的略低于获得的,总体负熵缓慢增长.---也所以我们可以有今天的生活呀,可以让吃老本的比例在年消费额中居高不下.换句话说,ICLL所讲到的生态变化,都是在生物圈的能量净平衡甚至增加的限度内完成的.以亿年的尺度来讲,这样的平衡可以达到两个好处,一个是允许短时期内的多态性,另一个是为环境的巨变作长期的储蓄(基因库越丰富,应付巨变的资本越多). 其他的平衡点可不可能? 也许.没法验证,理论上很难持续这么久.
人类社会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可能百倍于工业化历史的时间跨度内,也是在这样的平衡点生存着---绝大部分可以获得的资源被消耗了用于人口再生产(繁殖:),但总是有一小部分存着.从种群的立场来看,这比把所有资源用尽于比如军事竞争力要可靠的多了,比如把过冬的存粮换武器去劫掠邻近部落.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使用存款了.一方面是化石能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多态生物圈的大量萎缩.地球生物圈每年获得的资源或负熵基本是一个定值,但消耗却未必.那谁来买单呢?其实根本没有这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人类真的能够透支么?银行可以提供货币贷款,太阳可以预支明年的日照么?其实工业化给人类的,基本上只是使用存款的能力.本质上,只要人类没办法从可控核聚变获得能源,生物圈的能量(负熵)来源就基本只有按秒给付的太阳光了.(核电? hmm,考虑一下比例和长远来源吧.引力能?)人们有哪怕一次真正用到了明天的阳光了么?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能力使用存款的比没能力这么做的,在竞争能力上是大大占优势的.但这种优势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劣币驱逐良币呢?太阳公公还可以工作 20亿年,我们的存款可以用多久?人类可不可能在种群的角度思考生存的智慧呢?单纯以人类长远的角度来讲,我们应付巨变的能力,或者仅仅是生存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这个角度的进步,意义何在呢?
小尺度,以及大小尺度的关系,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