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震带和干旱带有关系吗?

(2008-07-04 10:15:55) 下一个

2008-06-25 20:54:05 

文学城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博士, 在支持中医和反对中医的较量中,他的医学博士身份被nile看出了破绽,因为此人对基本医学概念和理论,甚至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都缺乏起码的了解。他伪造身份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表明他对中国医学的无端攻击带有某种有权威性。 从那以后nile一直称他为伪医学博士BSH。最近,nile和BSH又在地震预报问题上接火。他在我一个帖子的跟帖中问我一个问题:地震带和干旱带有关系吗?原帖和回帖的链接(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xtw&MsgID=6198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同意伪医学博士BSH的观点:用屁股想就够了,地震带分布与干旱带分布不同。但是,因为地震带分布与干旱带分布不同就认为地震与干旱无关的人一定只用屁股思考。

地震带的分布决定于地球板块的分布,所以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说。干旱带的分布决定于海洋暖湿气流的运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国远离海洋的西北三省当然是天然的干旱地区,这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所以干旱带和地震带没有关系。处于的地震带上岛国从不发生干旱,也可以有地震频发。但是除了地理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造成降雨减少。有一些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其成因,特别是本来不是地理上的干旱地区,如2005到2007的四川特大干旱。

根据美国专家的观点,1.天气变化不会引起地震。2. 地震不会引起天气变化。请大家注意,美国专家有一个重大疏漏:地震本身不会改变天气,不错。但是,导致地震发生的地层深部的运动有可能同时影响地表上空的局部气象。所以气候的变化有可能反映地层深部的运动变化。NASA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地震前的地壳运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某种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地震和天气变化没有因果关系,但可能有相关关系。当然,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这充其量只是一种想象而已。但是,有人还真的探究了一番天气和地震的关系。

耿庆国于一九八四年七月的《中国科学》期刊发表了《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的论文,指出从公元前二三一年至公元一九七一年的二千二百零二年间,华北及渤海地区共发生六级以上大地震六十九次,其中六十七次地震都是先大旱后大震,占地震总次数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一。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为二十七次,震前二年大旱者为十五次,震前三年大旱者十六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为九次。耿庆国另有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研究》(海洋出版社1985年5月)。我相信任何人用他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和他同样的数据,如果采用同样的统计处理,会得到同样的结论。

有人发表论文证明耿庆国错了吗? 伪医学博士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因为他攻击地震预测是伪科学使用的完全是谎言和伪证。这位习惯于用屁股思考的人当然也不可能分清楚地震前发生大旱和大旱后发生地震的统计学区别。更令人叫绝的是他的屁股居然认为“相关性分析用于可能有明确因果关系两件事件上。”稍有一点统计学知识的都不会搞错,相关性不必然涉及因果关系,仅仅表明两组变量相互独立的可能性小于预设的P值。

一个用屁股思考统计学概念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的论文也是从屁股里出来的。因此他说:“尽管他本人吹上了天,也无法在像样的杂志上发表,因而,引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是垃圾,行话称为junk paper.”。我认为一个人1984年在《中国科学》期刊发表论文,这本身就说明他的工作在中国科学工作者中是出色的。那时没有几个中国大陆科学家,尤其是应用科学家能把论文发到Nature上去。Nature到今天也没有发表过文章证明地震和干旱没有关系。如果伪医学博士BSH给中国科学发一篇论文,论证说因为地震带和干旱带没关系,所以地震和干旱没关系。这篇文章一定会立刻成为编辑垃圾筐里的“junk paper”。我相信如果伪医学博士的爹1984年能在《中国科学》上发一篇“junk paper”,我们现在看到的伪医学博士也不至于只会用屁股思考。因为他爹和他不仅相关,而且有因果关系。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