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震不可预测论是逻辑骗术

(2008-07-04 10:12:10) 下一个

汶川大地震还是发生了。根据李世辉的说法,天灾预测委员会的专家们经过连续多年的监测,以地质时间来计算几乎在地震前的最后一秒,发出了“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的预警报告。但是千千万万的死难者和失踪者没有听到。因为依法掌握地震短期临震预报权的国家地震局没有告诉他们。国家地震局预报司副司长车时在接受地震信息网的采访时表示:这次地震前,中国地震局没有作出短临预报,同时也没有收到任何单位、个人或团体提交的有关这次地震的短临预报意见。至于网上发布曾经有人提出过关于这次地震的预报意见的信息,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主流媒体竞相刊登新华网记者对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学家露西尔·琼斯的采访。琼斯认为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目前还无法做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关汶川地震前预测报告的消息,甚至数十年前有关海城、唐山、青龙地震预报的消息从所有官方媒体消失了。于是,地震局有了充分的理由解释为什么汶川大地震没有预报。大地震的短期临震预报不可能,也没有任何人向地震局递交短期临震预报。
 

普通民众不可能找到证据证明李世辉和车时究竟是谁在撒谎。就算是真的有一份或几份这样的报告也无从知道是地震局玩忽职守疏忽漏报,还是地震局忠于职守隐而不报。但是,如果短期临震预报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肯定不会有什么天灾预测委员会的“密件”。短期临震预报真的不可能吗?让我们来检查一下美国地震专家琼斯是怎么说的。
 

琼斯认为,对地震的精确预测,不仅要预报出准确的时间和地点,还应该预测出震级。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地震发生时震级的大小,和诱发地震的因素之间不存在关联。在地震开始之前,有关地震震级大小的信息是无法通过对地层的监测获知的。琼斯说,“短期的临震预测十分困难,除非有‘前震’发生”。
 

作为一个地震专家,琼斯对中国同行的工作不会一无所知。琼斯说,历史上迄今最准确的一次强震临震预报是1975年中国辽宁海城地震。但第二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说明,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经验仍缺乏理论依据。当年《美国地震协会公告》曾评价说,“海城地震的预测,是结合了经验主义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这是预测地震的一次尝试”。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地震专家们是如何工作的:
顺便先说一下,地震预报一般可以分类为以下的四种预报:
1) 长期趋势预报: 震前一年以上的预报。
2) 中期预报: 震前几个月到一年之间的预报。
3) 短期预报: 震前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之间的预报。
4) 临震预报: 震前几个小时到几天的预报。
另外,浅源地震一般是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
 

中国专家认为:六级以上的浅源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地震的震级越大,预报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换言之,六级以下的浅源地震基本上是预报不了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六级到七级之间的浅源地震是有可能被预报出来的,但成功预报的机率较低,而七级以上的浅源地震被成功预报出来的机率则是相对较高的。
目前地震预报的最大难点在于临震预报 ------ 可能会产生很多的虚报。
要想成功的预报六级以上的浅源地震,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需要建立一个正确实用的地震预报理论体系。
2) 需要拥有一个台站密度足够大的地震前兆监测网。
3) 需要拥有一个专业的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中心。
4) 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通讯系统。
 

中国在地震预报领域已经探索了四十多年了,最初级的地震预报理论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被公认(不一定是国际公认)的四大类地震前兆是:
1) 大范围内的小震活动异常 (需要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
2) 大地电阻率和大地电磁波异常 (效果较好的中短期预报手段) 。
3) 地下水异常 (包括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异常和水位异常) 。
4) 通过直接测量岩层形变而得到的岩层形变异常 (分为点形变异常和线形变异常,线形变异常比较可靠) 。
其他被认可的地震前兆还有:
1) 地磁场异常。
2) 临震前的动物行为异常。
3) 七级以上强震前的 “旱震关系” 异常 (耿庆国) 。
 

再来看看2006年搜狐网对耿庆国的访谈:
耿庆国:我们国内搞的方法很多。有测震方面的,有地电方面的,有地磁方面的,有地形变方面的,有地应力方面的,有地下水方面的。还考虑到一些天文因素都在里面。我个人长期研究气象和地震的关系--旱震关系--来做大地震中期预测的,用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做地震短临预测。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临震前,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和沈阳地震大队他们的工作非常好,他们抓得 很好,把地震短临预测和预防工作做得很好。当然也包括有前震,有小震闹,也包括有一些其他的观测的异常,包括当时有的地壳形变,水准的异常,地磁的异常,还有土地电、土应力和宏观异常。海城地震是取得了很好的预测预防效果的大地震,轰动了全世界。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7.8级地震。北京地震队以“七大异常”发出《关于加强当前京区震情监测的意见》(1976年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第29期简报),简报指出,上半年观测到了地形变、水氡、地电、地磁、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及气象异常等多方面的重要异常变化……这些情况预示着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应力场正在增加,从今年下半年起,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趋势背景正在加强。在当前的地震形势下,为完成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祖国首都的光荣政治任务,按照局党委指示,我队全体同志必须紧急动员起来,高度警惕当前震情的发展和变化,用临震的姿态密切注视京区的地震动向。
 

比较上面引述的两位中国地震专家,不难看出他们对中国地震预测的方法的描述是一致的:基本原则是在群测群防数据监测网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多重地表参数的变化来预报地震。做为对地震预报完全的外行,我们不知道这些参数是如何工作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中国地震预报与西方发达国家用的方法不同。没有前震,没有地层深部的数据也可以作出短期临震地震预报。中国人用这些方法不仅预报了海城、唐山地震,从1975年至今,成功预报了12次大地震。

有人会问,中国人的地震预报方法为什么没有发表在Nature上。就凭《美国地震协会公告》的评价:“海城地震的预测,是结合了经验主义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这是预测地震的一次尝试”,中国人的工作就不太可能出现在Nature上。同样可以肯定的是,Nature上从来没有发表过论文证明耿庆国的“97%的大地震发生在连年大旱后1-3.5年”是100%的瞎蒙,或者他说的五个气象指标和地震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琼斯也许是对的,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经验仍缺乏理论依据。但是,他显然不知道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经验在唐山地震中又一次得到了验证。琼斯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无法做到,所以地震的短期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琼斯的结论有一个不起眼的逻辑省略:因为我们(用我们的方法)无法做到。当然这个逻辑省略也可以理解为美国人作不到的事全世界就不可能作到。我们聪明的国家地震局领导把这个逻辑省略偷换成了“因为没有前震,所以汶川地震的短期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琼斯不知道中国地震专家有他们的方法,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也不知道吗?对于中国地震专家,前震只是诸多预测方法之一。唐山地震预报的经验表明,没有前震也可以通过其他指标预测大地震。如果说偷换概念还只是文明的逻辑欺骗,那么用“短期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来证明“网上发布曾经有人提出过关于这次地震的预报意见的信息,是不符合实际的。”就是逻辑强盗。因为用美国人的方法能不能预报地震与地震局事实上有没有收到过中国专家的预报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们在与网友的对话中证实了有人向他们报告过预测结果。那些报告不是“说几月几号几点,在什么地方发生几点几级地震”就是“说的尺度很大,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或者“从某一个单一的方法,或者受到了某一种数学公式的启发,所得到的一些研究结果。”。他们就是没有收到过来自天灾预测委员会的预警报告说“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这个报告的当事人之一耿庆国不仅没有站出来否认这个报告的存在,而且在大地震后39小时对采访他的亚洲周刊记者江迅说报告确有其事。更令人费解的是地震后7天,他居然作为一个对本次汶川地震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出现在科技部紧急召开的香山会议上。
 

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中国又在汶川大地震中付出了惨重的损失。汶川大地震的震前预报显然已经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中国什么时候天天听到的都是真话,没有必要去追查谣言来安抚百姓,也没有必要靠逻辑欺骗来维护政府机构的权威。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