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兰细语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个人资料
正文

韩信为何要背水为阵?

(2009-10-21 17:45:09) 下一个



汉代的韩信在攻打赵时,曾“背水为阵”。后来善于教条思维的人总结一个什么“背水为阵”之法。更有什么书呆子依样画葫芦,可结果却大不一样。

那么,当时的韩信为什么要背水为阵?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先来看看韩信当时作战的背景是什么。

韩信最先投靠的是项梁。他是个无名卒。后来为项羽的部下,仅得一小官。他几次用向项羽献计谋,终不被用。

当刘邦入汉中后,韩信从项羽处跑掉了,投靠刘邦。他开始也只是个无名卒。因被别人连坐,要被斩时,他对滕公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释放了他。和他讲了一通话,把他介绍给刘邦。刘邦给了他一个“治粟都尉”的官。大概是后勤部长一类东西。“上未之奇也。”

当时的刘邦,被项羽困在汉中的大山沟里,一般的人是不会看出他会有什么大作为的。韩信和萧何谈了几次话,萧何对他大加赞赏。下面是韩信被拜为大将军的一段历史,司马迁的文笔那真是千古名篇,我全文引来: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既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①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司马迁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笔远远超过许多小说家。当刘邦的人马走到南郑时,也就是一进入大山时,路上逃跑的将有几十人。此时不跑,更待何时?韩信推测,萧何已经几次对刘邦说了他的情况,显然,刘邦对他没太大的兴趣。所以,韩信决定也加入逃跑的队伍中。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来不及告诉刘邦,就自己追去了。别人告诉刘邦,萧何跑了。刘邦大怒,像失落左右手一样的难过。等一两天后,萧何回来了,见刘邦。刘邦又怒又喜。怒的是:萧何竟敢逃跑;喜的是这小子又回来了。刘邦骂萧何:“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问:“你去追谁?”萧何说:“韩信。”刘邦一听,更来气了,再次骂他:“诸将跑了几十人,你根本不去追;唯独去追一个韩信,骗人。”萧何告诉刘邦,诸将很容易得,但韩信不同。这里司马迁把萧何对韩信和几十人逃跑后的态度相对比,说明萧何对韩信的赏识;刘邦对韩信的不赏识。下面是萧何劝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竟一口答应了。要想得天下,没有这样的度量是不行的。


刘邦要拜大将军,军中的许多人都认为会是自己。待拜将那天,竟然是无名卒韩信!军中都异常地吃惊。

韩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将军的座位的。

估计刘邦是把他当时能调动的大部分军队都交给了韩信来指挥。刘邦的人马的大部分应是他家乡的人,江淮平原上的弟子。像刘邦的连襟樊哙和刘邦的老部下曹参都在韩信的指挥下。你设想一下,一个没什么名声的人,在逃跑被追回来后,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指挥大军的大将军。那些是他部下的人会有一肚子怨气,根本看不起他。像樊哙,老子当年独刀闯鸿门宴时,你韩信在哪儿?像曹参,老子当年攻函谷关时,你韩信在哪儿?老子咸阳皇宫前接受秦王的投降。那气派,你韩信见过吗?

项羽派了秦的三位投降的将军在汉中的外围来堵截刘邦。那三个人声名狼藉,项羽又把他们的部下都杀了。韩信早就料到了他们是不堪一击的。所以韩信“暗渡陈仓”,定三秦。那是很容易的事。

后来,韩信攻入魏,就是黄河拐弯的地方。那似乎算是点硬仗了。就在韩信打了几次仗后,他的部下就会拼死帮他打仗吗?不大可能。司马迁说,能得人死力的将军才能是名将军。那是有道理的。

韩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欲出太行山,攻击强悍的赵国军队的。

韩信的当时处境是:他率领了几万军队,远离后方基地,孤军深入。他派出轻骑两千去攻赵的军营,估计那是韩信的全部骑兵了。而他的对手是在家门口以逸待劳的、有二十万军队的赵军。历史书虽然没有说赵军有多少骑兵,但可以推测,赵军肯定有许多骑兵。赵毗邻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很容易买来或抢夺来马匹。

更糟糕的是手下的人心里根本瞧不起韩信。

韩信所以把军营扎在河边,背水为阵。同时发动心理战,抢攻赵无人的军营。当赵军拼死攻击韩信的军队,他们步步后退。待退到河边时,只好回过头拼死冲向赵军的阵地。结果是韩信大获全胜。

战后,部下的许多将军对韩信的布阵法根本理解不了,说最后竟胜了,他们问韩信的原因所在。韩信是这样回答的:“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韩信说出来自己的苦衷: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他这是给自己加了一道遮羞布,说自己没有对部下表示关怀,联络感情。真正的原因是部下根本不起他,根本不会拼死为他作战。他只好采取这种下作的手段,让部下陷入了绝境,才肯拼死作战。不然,他们发现胜的希望很小时,就会都逃走了事。这是多么狼狈的将军!

那么,被陷入死地的军队,不会投降吗?对军队来说,这自然是个选择。但如果对方的阵营对投降的敌人采取屠杀的政策,那就帮了这方的忙。士兵是否会投降,那取决于士兵的士气,战争的意义及将军的控制手段等多种因素。

所以,韩信的背水为阵,绝不是什么好的阵法,那是在特殊的时候的一种特殊手段。

后世的书呆子将军们照样画葫芦,像软弱的宋朝军队经常地采取“背水为阵”,他不但没有打赢,想反,只使对手把他们的士兵杀得一个也不剩。

例子还可举出一大堆。

陷死地而没生,而是死得更快、更彻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