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 圣地之行 -- (2)

(2009-03-08 13:56:45) 下一个

 

第二部分 耶路撒冷

离开死海, 我回到了耶路撒冷。圣经第一次提到耶路撒冷是在<<创世记>>14章。说的是耶冷王麦基洗德祝福亚伯拉罕的事。耶冷便是耶路撒冷的简称,意为"和平"。它有5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10世纪,大卫作了犹太王,攻下耶路撒冷上城,归于自己的名下叫它作大卫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并建造了第一圣殿。主前586年,耶路撒冷城陷在巴比伦人的手中,屹立了4个世纪的圣殿也被摧毁。大批的犹太人被俘到巴比伦。巴比伦后被波斯帝国所灭。公元前538年,被俘的犹太人允许回到耶路撒冷,重新建殿, 后来由先知撒迦利亚和哈该等继续, 于主前516年完工(<<以斯拉记>>)70多年后,省长尼希米等人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犹太地先后是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省份,耶路撒冷则是犹太省的首府。公元70年,罗马军队拆毁了圣殿(只剩下部分墙基,即西墙)。最后在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下令将耶路撒冷彻底铲平,同时将所有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从此犹太人漂泊在世界各地近2000年,直到1948514日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才又回到上帝应许给他们列祖的迦南美地。

耶路撒冷老城分为4Quarters,分别为基督教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犹太居民区,和亚美尼亚居民区。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老城地图(从网上下载)。

 

亚美尼亚居民区

 

耶路撒冷是处在巴勒斯坦最高处的一座城。上耶路撒冷,应该是象古代信仰虔诚的希伯来人那样一路唱着“上行之诗” (一般指《诗篇》120 134篇)迈向耶路撒冷。

“今同心往圣山,就是那佳美之锡安:大家齐步奔往圣山,仰望那佳美之圣城”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赞美诗。不过呢,我却是乘长途汽车再次回到耶路撒冷的,当然也没有唱诗。

 

读旧约时,我常常能感受到犹太人对耶路撒冷那种特殊的感情。《诗篇》137篇描写了当年被虏到巴比伦的犹他人思念耶路撒冷的心情: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 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阿,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诗篇》137

--

 

 

而耶路撒冷对基督徒来讲则是耶稣基督传道,钉十字架,受死复活的地方。

1967年六日战争前,东耶路撒冷及约旦河西岸为约旦所属。犹太人若想最近距离看到哭墙,只能从这里举目远眺。

 

 

 

来到耶路撒冷老城,哭墙(又称西墙,Western Wall)是我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它是犹太人心中的圣地,犹太人相信西墙是第二圣殿的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当所罗门建造第一圣殿完工后,在至圣所里放了约柜。约柜内有写着十戒的两 块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时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圣经写道当时有        殿(意味着神的同在)。

哭墙对与犹太人而言是圣殿的一部分,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现在第一,第二圣殿不再了,只剩下这断墙残壁。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都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

哭墙的墙缝里塞满了写着心愿的字条。但我深信耶和华是听祷告的神,即使我不写纸条他也知道我的心思意念,所以就没有入乡随俗。

可奇妙的事发生了,当我的手触摸到墙的那一瞬间,我感到神离我是那么的近,仿佛就在我身边,垂听我的祷告。像那些犹太人那样,我一边祈祷一边禁不住泪流满面。好在旁边的妇女们忙着祷告,谁也没在意我的失态。此时此刻,圣经中叙述的圣殿不再那么遥远,就在我面前,伸手可触。有多少次我祷告到:

神阿,我曾求告你,因为你必应允我 

求你向我侧耳 ,听我的言语 

求你显出你奇妙的慈爱来 

你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你的,脱离起来攻击他们的人 

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  

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

《诗篇》17

--

 

哭墙前的广场成了露天的祈祷地方,男女分开祷告。有些人祷告的时候前后摇晃,很是有趣。当离开时,我也照着那些妇女面对墙往后退着,直到很远才转身离开。

 

哭墙 (男女是分开祷告的)

 

在哭墙的旁边,即是著名的圣石拱顶(萨赫来)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 又称岩石清真寺,或金顶清真寺)。这是个敏感而又神圣的地方。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来讲,这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也是所罗门圣殿放约柜的地方。对伊斯兰教而言,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天之处。犹太教的圣殿被毁后,现在在此地是岩石清真寺。可惜,我去了二次都因为时间不对,清真寺不对外开放。

 

The Dome of the Rock (背景是橄榄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