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三):《大卫》

(2010-11-23 20:12:05) 下一个

《圣经》中最让我感到困惑的人物是大卫。我非常喜欢读他写的诗篇,特别是他在危难中写下的诗篇很激励人心。他总是以切切地求告神救他脱离困境为开始,以赞美神为结束。《诗篇》中的大卫给人以鼓励以力量。可是当读到《撒母耳记下》时,大卫却极为令人失望: 他是一个爱慕别人的妻子的人,一个借刀杀人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神却称他为合神心意的人,有好一阵子,我无法理解。最近,查经班的姐妹用《撒母耳记下》1525节提醒我,让我对大卫为什么是讨神喜悦的人有了些新的认识。《圣经》记载道,大卫在逃离他儿子押沙龙的追杀时,对祭司撒督说“你将上帝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说:‘我不喜悦你’,看哪,我在这里,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  有多少时候,在危难中我们会说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 或者“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大概,我们常会问的是“神啊,在我受苦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你不听我的祷告?”

 

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大概最能表达他和神心意的一面。《撒母耳记上》17章详细地描写了这个故事。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两军对垒,迦特人歌利亚骂阵,辱骂以色列的神耶和华。大卫既不披甲,也未带刀,只携了甩石的机弦。结果歌利亚被石块击中毙命。看一看大卫如何回应歌利亚的挑衅,就可知道神为何喜悦大卫。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上帝。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

 

在西方艺术史上,曾经有多位艺术家创作过有关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题材。如Verrocchio,多纳太罗(Donatello)和贝尔尼尼(Bernini)。但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最为著名。

                                                                                                                                                                                 

 

 

 

 

 

 

 

 

 

 

 

 

 

 


Figure 1 Verrocchio(青铜)及多纳太罗(Donatello)(大理石和青铜)的大卫

 

 

 

 

 

 

 

 

 

 

 

 

 

 

 

 

 

 


Figure 2 贝尔尼尼(Bernini)的大卫(大理石)

 

 

 

 

 

 

 

 

 

 

 

 

 

 

 

 

 

 

 

 


Figure 3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1501年米开朗基罗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当时26岁的他接受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委托, 用一块废弃了多年的巨石创作具有英雄和爱国主题的艺术作品:《大卫》。

 

在米开朗基罗接受委托前, 这块高18英尺的大理石在大教堂的庭院中已闲置了三十五年,有二个雕塑家曾经接受过委托,最终都因巨石的尺寸,放弃了委托。这块大理石的条件非常苛刻,高而大,可是纵向却有些单薄,大约不到二英尺厚。这样尺寸对于雕塑家在利用这块石头进行创作时很费周折。佛罗伦萨大教堂事工委员会(成员有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和波切提利 Sandro Botticelli)之所以选择米开朗基罗是因为他提交的设计是唯一一个除现有的大理石块外不再添加其他任何材料的作品。对米开朗基罗来讲,雕塑是“挪去”(taking away)的艺术 不是“添加”(adding on)的艺术。不像画家在画布上添加颜料,雕塑家是从大理石块上凿去石块,将雕塑从石块中解放出来。根据合同,米氏要在二年内完成这座雕塑。

 

米开朗基罗尽其所能使《大卫》如同真人, 他曾经研究过尸体,熟悉人体结构,这对最终的设计至关重要。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的每块肌肉及构造进行过仔细的分析和临摹。研究现存的米开朗基罗手稿,可以看出他曾经考虑过各种可能形状和姿态,包括传统的方式:大卫的脚踩在哥利亚的头上,或者大卫举手扔出石头击杀对手的一刹那。但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另外一种姿势:大卫的左手上举,抓住了抛石头用的带子。右手下垂,头部微侧,警惕地注视着远方,随时准备要和巨人歌利亚决战。

 

由于大理石厚度不到二英尺,创作必须很精确。任何失误都会使石块报废,或着比例失调,或着大卫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成为数吨重的碎片。米开朗基罗的办法是雕刻一段树干在腿后面来支撑整个雕像。像贝尔维多的古典作品《阿波罗》(Apollo Belvedere350-325 BC它被视为古代艺术美的最高典范)那样,大卫以古典姿态站立:一条腿保持竖直, 另一条腿弯曲,重心落在弯曲的右腿上以解决雕像重心平衡的问题。

 

大理石的尺寸非常巨大, 即使在现在, 凭借现代技术帮助,例如,电动工具,外加5个助手,也需要将近一年的才能完成同样大小的《大卫》。可是米开朗基罗一人只用了二年半的时间,他的主要工具是三把凿子。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体力活。琐碎而又耗时。米氏大约五英尺高,在创作时,他可能感到自己就像大卫一样,面对他的歌利亚:这块硕大无比的大理石。

 

 

 

 

 

 

 

 

 

 

 

 

 

 

 

 

 

 

 

 

 

 

 

 

 


Figure 4比较贝尔维 多的《阿波罗》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大理石的厚度较薄,欣赏《大卫》的最好的角度是从正面或背面。

 

 

 

 

 

 

 

 

 

 

 

 

 

 

 


Figure 5 《大卫》的侧面和背面

 

 

当时的雕刻家采用一种简单而有独创性的技术。将泥塑的模型放在水里,慢慢的将水漏掉。模型的轮廓浮出水面,产生一个水平面以准确地提示艺术家现在他到进行哪个地步了,下一步他该如何做。但是《大卫》是直接从成千上万的完美而刚柔相济的凿击中脱颖而。有的锤击几乎触及成品表面。击任何一记误凿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危害:毁坏外形,折断手臂,或者毁坏肌肉的和谐。另外,根据小模型而创作大型雕塑,其相互之间完美的比例关系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在这之前,Verrocchio的《大卫》轻巧敏捷,衣冠整洁,面带微笑; 多纳太罗的《大卫》表现了一个阴柔的男孩形象;但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个巨大的,充满力量的强健的青年,有力的双手,突出的肌肉和血管,宽阔的肩膀无不代表着力量、能力和青春。雕像的整体形态优美而超凡脱俗:脸部表情沉着,严肃,具有希腊式的古典美;形体轮廓线完美优雅,肢体和躯干的连接无懈可击。

 

 

 

 

 

 

 

 

 

 

 

 

 

 

 

 


Figure 6 大卫的头部和手

 

雕塑完成后,如何安置《大卫》的地点破费周折。 最初的打算是放在大教堂的扶壁上。这大概也是创作者的想法。如果从100英尺下观看,超大的右手,硕大的头部和深皱的眉头可以构成更自然的比例。但是35年的等待,大教堂得到的是失望。佛罗伦萨的长官得到了《大卫》。最终,是《大卫》的政治象征决定了他该在何处:佛罗伦萨市政厅前。搬运《大卫》也是一个挑战。窄小的街道, 一些拱门被拆毁为了让雕像能通过。四十个人花了两天时间,才将《大卫》搬运到一公里之外的目的地

 

岁月的流逝,使人们淡忘了当时创作《大卫》时的背景和原来的意义。那时,统治佛罗伦萨几十年的梅迭西家族(Medici family)已经被推翻,佛罗伦萨成立了共和制城市, 她的安全受到几股势力的威胁和挑战。梅迭西家族正集中军队从南方的罗马准备卷土重来。市政当局选择《大卫》作为年轻共和国独立自由的象征。《大卫》站在那里,凝视着南方,他的敌人正从罗马向佛罗伦萨进发。《大卫》是一个挑战者, 一座自由的雕像,亦是一座自由的城市。

 

然而,《大卫》的命运并不一帆风顺:它被忽视了近几世纪,几经危险。 1527年暴动中,《大卫》的手臂折断了,后被米氏的好朋友 Giorgio Vasari 修复。右手的第三指不见了(后被复原)。 三个世纪的风吹雨淋,慢慢侵蚀这个巨作。到了19世纪,《大卫》又面临更大的灾难。 在修复清洁过程中,有些表面的细节部分被刮去,大理石表面变得更脆弱。那时,大卫向前倾了0.5米,境况非常危险。是德国和瑞士的艺术历史家在19世纪,大力宣扬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和那些艺术巨匠。佛罗伦萨政府这才又关注《大卫》的困境,将他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用石膏模型做了大理石和青铜复制品,但这又进一步损害了原作。之后,大理石复制品放在市政广场上,青铜的复制品放在河对岸俯瞰整个城市。最终米开朗基罗原作被移到Galley of the Academia。从此《大卫》安全了。现在每年有一百万的人参观 Galley of the Academia,只是为了看原版《大卫》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雕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