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 圣地之行 -- (1)

(2009-03-08 13:35:31) 下一个

第一部分 死海

按照计划我的第一站是死海中部的恩盖迪 (Ein Gedi ,又称隐基底 ) 。于是便直接前往耶路撒冷长途汽车站搭乘前往该地的汽车。 汽车一出了耶路撒冷,越往南行便感觉到周围的景色是越来越荒凉,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牌子显示当地低于海平面的距离。数字逐渐变大。最终显示离海平面以下 398 米。

一路上看到有些衣着陈旧的人赶着羊群。一打听他们是贝都因人, 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游牧民。

恩盖迪绿洲位于死海中部,据圣经记载大卫王曾在此躲避扫罗王的愤怒。也是在此地,大卫饶了扫罗的命 ( 见撒 母 耳 记 上 24 章 ) 。在 " 雅歌 " 中则浪漫地写道 :"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 药,常在我怀中。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 在隐基底葡萄园中 。 "

路上还碰到三个台湾青年,他们都在欧洲学习, 假期结伴来以色列旅游。在以色列我很少见到亚洲人。当天我便投宿在 Beit Sara Youth Hostel 。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一个青年旅社。见下图,荒漠中的绿洲 -- Beit Sara Youth Hostel

下午稍作了一些休息,便搭车去 Ein Gedi Spa 矿泉疗养浴场。浑身涂满了死海的黑泥,据说这泥有益于皮肤健康。也不知是否如宣传的那么好,因为心疼所花的费用,本人涂了二遍以加强效果,希望物有所值。临走时买了一大堆用死海泥或盐做的护肤品。在死海上飘浮并不象明信片拍的那样逍遥自在,得小心翼翼平躺在水面上,躺下起来还不能幅度太大,以免咸水溅入眼中,站起来时还得旁人相助。许多犹太人每年冬天从美国回来,在死海边疗养。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好多在以色列的犹太人都能讲纯正的美国英文,一问要么曾住在美国,要么现在住在美国。二国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不一样的密切,民间更是如此。

第二天一早,去了 MASADA( 梅察达 ) 国家公园。梅察达对犹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仅因为它还残存着大希律王的宫殿, 并且它在犹太人历史占有特殊地位。公元 70 年,当罗马人攻占耶路撒冷并毁坏了第二圣殿后, MASADA 变成了残存的热心党人的避难所,全以色列的最后的固守地。 967 个人, 包括妇女和孩子,击退了 15000 罗马人。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为了不受异教徒的侮辱,除了 7 个妇女孩子,其余人全部自决。犹太律法是不允许自杀的,但犹太人坚信那些抵抗者最终会进人天堂。 梅察达对现代以色列而言已是抵抗的英雄象征, 每年以色列国防军都会在此宣誓 : "Masada shall not fall again" 。

MASAD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