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一叶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个人资料
正文

海外中文教学(2)私塾甲班 1

(2008-07-12 12:02:36) 下一个

两年前刚从雪城搬到哈城时,辞了工作,赋闲在家,相夫教子了一年多。那时我开始教两个孩子中文。有次哈城华人教会师母看到我的孩子用田字格练写的字,问我可否也一起教她的小儿子得,又找了教会里一个与女儿玩得很好的女孩岚,这样我的第一个中文私塾甲班正式成立,共四个孩子。女儿霏和儿子安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的好伙伴与他们一起学习中文,而中文老师又是他们妈咪。

我曾在雪城大学语言系教过中文,工作后又在雪城的公司利用午餐时间教中文,那时周末还义务教附近中文学校的小学一二年级。可以说来美国10几年里,还从未间断过教中文。

因私塾甲班的孩子家庭可以配合课后中文复习,我用的是加州斯坦福大学教育课程设计博士马立平的教材,很认同她教材关于拼音和汉字的关系-- 直接认字,后学拼音。教了甲班快一年了,四个孩子已能认两百个字,能写70多个字和几十个笔画和部首。每课我还加一些额外的儿童歌曲,古诗或中文圣经句子。

甲班两周一堂课,一课只有一个钟头,很需要课后家长督促孩子温习功课,每次课后的复习作业我都打印出来给家长。甲班的家长都配合得很好,四个孩子进度相当,学习兴趣颇浓。去年春节孩子们上台朗诵唐诗和圣经句子,还唱“小燕子,穿花衣”的歌,博得了许多掌声。

海外没有中文语言环境,学中文没有优势。记得刚来美国不久,英文文学自传课上读过早期美国华人的自传,如作家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士兵》(Woman Warrior) 一书里对中文非言甚多,她写道:“中国话在美国人耳朵里‘chingchong’得难听。”(It is the way Chinese sounds, chingchong ugly, to American ears.)汤婷婷上世纪40年代出生于美国,父母早期从广东移民美国。当时我想,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难道就这么厌恶中文吗?

毕竟,此一时彼一时,美国学中文的人有增无减,而华人办的中文学校方兴未艾。在海外教孩子中文,首先要让孩子了解他们学习中文的意义,其次,兴趣培养很重要。

我问6岁的儿子安,他为什么学中文,安说,“能说好两种语言很棒。”(It is nice to be good at two languages.)8岁的姐姐霏补充道,“还能让妈咪高兴。”(Also it makes Mommy happy.) 看来他们俩学中文目的很明确噢。

也问岚, 她为什么学习中文,岚说,“当我去中国时,可以和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说中文。”(When I go to China, I can speak to my grandparents in Chinese.)可以和家乡的亲人沟通,多么好的目的啊!得的原因很简单明了,“因为我喜欢中文。”(I like Chinese langugage.)

兴趣培养除了课内,更是课外。春天到了,我教孩子唐诗“春晓”,那个礼拜的一天我给两个孩子的午餐盒里顺放了一张小字条,字条上写着唐诗“春晓”,下面还写着:“爱你的妈妈”。

回到家后,霏告诉我,午餐时,坐在她旁边的女孩子都很好奇,听了她念唐诗,有的还请她以后教中文,她的老师Mrs. Wieland也很希奇她能朗诵中国古诗。安说,他那一排的男孩子也听他念唐诗,都说很酷(cool)!

偶尔生活中的中文小插曲,能给孩子和他们周遭的环境一个小惊奇,学习/复习中文有时也并不都是枯燥了。

也常与孩子玩编故事的游戏,比如,我是猴王,霏是小兔,安是青蛙,我们在“水帘洞”聚会,猴王口渴,要吸管饮水,遂令小兔去取,小兔蹦蹦跳跳跑来,手里抱着从冰箱里找出来的一片西瓜,猴王问,“我要的是吸管,不是西瓜。”小兔和青蛙同时摸不着北。 猴王方意识到,霏和安尚未学过中文“吸管”一词呢,而吸管和西瓜差不多谐音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ingtaohailang 回复 悄悄话 看到你的两片教中文的文章,很受启发,希望能交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