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工业化时代,土地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粮食生产(当然,草原作为畜牧业,起的是和农田一样的角色)。虽然土地也可以用在城镇的贸易和居住上面,但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那土地的基本功能,是不能改变的。
但是放之世界皆准的道理,就是这些为大家提供粮食,让农民安身立命,让政府有税收可以维持的土地,慢慢就在贫富差距的情况下被兼并了。
这个时候的土地,被少数的豪强,或者说国退民进里面的那个豪民阶层,给兼并之后,如何最大限度的收取地租,就成了这些大地主的主要关心的事情。而失去土地靠租借来耕种的雇农们自然也没有兴趣,来经营土地。
这样一来的话,土地产出减少,或者说无法维持平稳,那么在一个大天灾来临的时候,社会就面临着大饥荒,和由此引发的大动荡了。
工业化的国家,或者是进行了各种激进(比如中国)或者非激进(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的土地改革的国家,导致了这种情形有所好转。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前工业化国家,比如说印度等,则仍然面临同样的困境。
其实在中国考虑粮食安全的时候,有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可以帮上中国的大忙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一年的小麦产量,大概是2300万吨,几乎是整个非洲,或者是整个南美洲的产量。但是据专家估计,巴基斯坦土地的潜力,其实才发挥一半的功效。如果可以好好的把土地保养和农业技术提高上去,那么说不定,小麦产量翻一番,到5000万吨左右,那么就相当可观了。
想象一下,中国的1亿1500万吨,要照顾13亿人口,而巴基斯坦的人口只有1.5亿。当然巴基斯坦面临的问题,和印度比较相似,也是土地改革没有进行的问题。
回头看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然后就是大规模的城市化。现在大家看到的,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人口凋零,生态环境有优化趋势,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的写照。
然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地,就成了工业社会的地产。这个地产,有居住地产,有商业地产,也有工业地产。
如果你把这些地产的功能,从为人类社会提供必需的社会服务,变成了为了寻租的工具,让它们成为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那么现在的大房东们,和以前的大地主们,搞地产兼并,就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侈谈什么社会稳定,和谐社会,那就真是扯蛋了。忽悠自己和忽悠别人,都没有什么效果。
要走新加坡那样的道路,就不能不大力投入公共房屋的建造。有读者问什么是新加坡道路?今天的新加坡,大概是80%的公民居住在公共房屋里,只有20%居住在私人房屋里。
当然这些公屋,大部分是出售给了中下阶层,只有少部分是出租。相比于香港,香港人民大概是接近50%的人,居住在公共房屋里面,大概是31%是出租,剩下的是政府补贴的出售房屋。
不过香港的高房价,就贡献出几乎所有的亿万富翁都是房地产大鳄。以前其他香港人还可以在珠三角做个小老板,去吸大陆农民工的血。要是今后这样的路子越走越窄,没有大陆农民工可以剥削的话,惨一点的香港人就做“笼民”,好一点的就住“劏房”(就是一个单位给劏成5-6个小住房),未来的香港也会陷入乱局。
现在看中国政府的这个末岁班子,年初拍下的胸口,就是一千万套经济适用房,可不可以按质按量交货。不要搞到最后,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然后各地哀叹资金缺口无法兴建。但是就有钱去搞这样的运动会,那样的博览会。又是什么世界级大师设计的超豪华办公大楼,又是每天封顶的摩天大楼,又是什么30万一平方米的豪宅。
然后就不读历史,不知道花些钱,去解决民生问题,倒头来你什么金碧辉煌的东东,给人家暴民一把火,就烧得渣都没得剩。
谈完地产问题,就转头说一下,剩下的可开发区域。这就形成一个很严峻的挑战,那么就是在可以开发的区域,如何开发?怎么在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什么东东都可以装进去的瓶子里面,解决问题?
这个概念,就是所谓“两横三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