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这个局面在共产党统一了中国之后有所改变。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算是既有汉朝起于关中地区的先例,又有宋朝之后,新政权兴盛于东北的传统。而这个新政权,算是一个对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的反叛,把工业化、现代化定位于国家的首要目标。
但是出于经济上被封锁,真正意义的对外贸易,尤其是沿海的开放,是1978年以后才出现的事情。不过再一次重沿海,轻内地,改革先从南方,然后在从东南,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就重新印证了中国宋朝以来,对中国的南北和东西的地区差异定性的基本模式:那就是南方的、东部的、海洋的,自然就代表着先进的和前瞻的。而北方的、西部的、内陆的,自然就代表着落后的和保守的。
这种文化上的定位,当然也通过南方和东南的高速经济发展,而得到进一步印证。这个认识,基本上就是N年前出台的一部叫做《河殇》的戏里表露出来。南方所代表的所谓“文化先进”,又因为香港这个东方明珠的加入,而得到更多的支持。
当然如果你把文化的视角放大一点,那么这个北方的、内陆的、黄河的、被人家文化“精英们”开了追悼会要埋掉的,和那个南方的、沿海的、大洋的、被人家吹捧的蓝色文明,哪些是本土的、传统的,哪些又是舶来品、西方传入的?
然后把西方中心论者们,比如说黑格尔和马克斯-韦伯,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定义,拿出来对照一下,是不是和俺说的这个中国的南北文化定义,惊人的相似?
这种将现代化定义为西方化和非中国化的西方中心论,要确立的就是西方文明和它的载体国家,所代表的就是中国发展的未来。他们的价值体系就是中国应该跟从的价值体系。而他们的主张,就理所当然占据着真理和道德的高地。
而这种西方中心论的中国当地的买办化发展,就是体现在中国的南方文化上面。那就是中国的南方因为最接近西方的文化体系,因此就是最有前途,和最具备中国内部话语权的地方。
因此不难理解,在80年代,广东方言用词,什么“的士”啊、“巴士”啊,就在大陆的内陆地区流行一时了。而俺们也知道,这些新奇的广东方言,只不过是英文的土俗话的一个符号代换。
这种中国内部的文化亚体系在软实力上的分布,和这种分布带来的中国内部政治权力的分配,再加入沿海经济体系和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利益共同关联,就可以理解中国各种政策争论背后的大格局了。
因此当外部势力,利用这种经济上的共同联系,再加上文化影响力的施加,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中国中央政府的内部路线之争,从而达到对中国政府政策行为的制约。那么最好的切入点应该在哪里呢?
看一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到中国去访问,他特别关照的是哪些媒体和哪些人,答案就出来了。
当然只是简单地把南方文化理解成西方文化的中国代入,也是不完全正确。因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在香港这个中国最西化的地方,也是不得不进行中国式(这里是广东式)的特色处理,从而产生一种不完全中、也不完全西的非中非西的混合体系。
也不能否认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舶来品的本土化。这些传进来的西方文化,不论是从体的角度,就是说价值体系的载体—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道德修养,还是从用的角度,就是说技术层面的载体—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和行为规则,都必须经历一个本土消化的过程。
你消化得了,自然就是十全大补,身体健康。你消化不了,自然是坏了肚子,营养不良。
尤其是如果你对这套中国南方文化背后承载的西方文化体系,和这个体系制定的现有国际社会所有的规则,采取的是“破帽遮颜过闹市”,夹着尾巴做好人的态度,那么这个转变的好处也是存在的。
看一下俺们东亚的邻居们,从日本到南韩,都是这么一条路子。这条路子,就是在现有的国际体系下,给你留一个位子。你还是可以享受到这个俱乐部分赃体系的红利,当然和人家老会员比起来,你的红包自然要小一号。而在承担俱乐部的义务上面,要你出血的时候,你自然就要出多一点血。
日本签署的广场协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对中国要求的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均沾人士”,和舆论鼓噪的“与国际接轨”也是这个意思。
在这样一种加入什么什么“伟光正”的东东的思维下,对一个只想在现有国际体系下,分一杯残羹的国家和民族来讲,当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然日本人现在的困惑在于,俺们脱亚入欧了,荣誉“白人”了,then what?)。可是对于中国这样规模的国家,不关是自己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如果拒绝拉美化的道路的话,都不可能兼容于这个现存国际体系,那么必须依赖于自己的一套文化载体包含的价值体系,来讨价还价,重新定义和修改这个当前的不平等的国际次序,建构一个更加平等和公平的世界格局。
有朋友把2008年以后的世界权利重新分配,称为第二个“雅尔塔协定”。但是中国人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中国不考虑到整个国际次序的公平性,只是把自己做为列强的一员,那么这种权利博弈,并不符合中国未来的利益,也不能兼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
图一 1945年雅尔塔协定中,美国、苏联和英国瓜分世界
其实中国关于未来国际次序的见解,在1949年的时候已经成熟。那就是未来的国际次序不可能只是由少数大国说了算,应该采取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方法,寻求参与的国家,不论大小、不管强弱,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然后通过大家协商和妥协的方法,达到最后的结果。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中国自身内部的文化整合,就必须进行。这个整合的中国新文化,必须能够为中国人在制定国际新次序上面,可以坚守和提供自己的价值体系建议,而不是成为唯唯诺诺,对西方文化体系开出来的清单,全盘签收的局面。
至于说到南方更多买办更崇洋,也许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北方也有固有的一些问题。在此不展开了。解决方案,也是兼容并蓄,南北都有份。同意井兄最后一段。
很正确。失道,最后也不能成全自己。
另,不知楼主如何评价五四文化运动?(我把五四政治运动和五四文化运动区分开来)。
中国自身内部整合?听起来确实不错,但领导人会否同意??不要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