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一)

(2009-10-24 10:51:35) 下一个

 

汉朝交出的成绩单是很漂亮的,因为不光是下面出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出了一个满腹经纶的董仲舒。

通过汉武帝刘彻,中国的新体制得以确立,而通过董仲舒对孔孟儒学的改造,一个受到全国人民接受的意识形态也得到了建立。可以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始的新制度建造,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后,差不多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完成整个改制的过程。

可以和这个情况比较,就是在1911年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从秦始皇开始的帝制,而最终走入需要尊重俺们小屁民的人民共和国,其过程之艰辛,自然不会比上一次的制度建立容易。而现在俺们也是正好经过了差不多100年的磨难,使中国开始接近回到当年汉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东西呼应,交相辉映的局面。

因此中国的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有识之士和领导人物们,可不可以捍卫这60年来,辛辛苦苦,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大错,才摸索清楚的康庄大道,确立这个人类历史上没有的崭新制度,而不是妄自菲薄,自惭形秽,稀里糊涂地被人搞个颜色革命,从而走回当年从帝制崩溃,到人民共和国建立那段时间的状态,听任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是未来中国是走向繁荣,还是频临崩溃的关键所在。

这十几年来,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一片翻案之声,仿佛把1949年前的中国半殖民地下,遭受列强践踏的历史,幻化为所谓的黄金年代。而随着中国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向地方放权让利作为基本特征的松绑路线,在创造经济繁荣和贫富分野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威在一定程度上的衰弱,伴随着地方以官僚和工商资本集团的某种程度上的合流,而使中国出现新的藩镇坐大的局面。

当然这种地方坐大,和西汉封国还是有所不同,对中央政权并没有逐鹿之意,反而比较类似于民国时期,各省兴起的军阀割据的局面。而由于这60年来,公民教育和民族意识的成功建立,除了少数边远地区之外,对国家整体的认同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出现民国分裂局面,对入侵的外敌,无法团结一致,协同对敌的情况,不太会出现。

更由于对文官制度的信赖,和对军事力量的国家控制,出现武装割据和占山为匪的局面也不太可能出现。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地方政府和其关联的工商集团,占据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系统,形成可以和中央权力相抗衡的实力,从而在中央政府监督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在地方上侵犯人民的权益,搞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黑白一体和鱼肉乡民。为了自己一己的小集团利益,上损害国家利益,下侵占人民权益。

因此中国在六十甲子这个关键时刻,可不可以做到削藩,不是简单地将地方政府权力回收中央,而是在关键权力,比如说应付群体事件的武警弹劾权力,和影响民生的重大经济决策权,收归中央,还要削掉地方政府的部分官权,而回归民权,让普通屁民具有议政、听政和问政的权力。

俺在《花开花落》一书中,提出的三个建议,削强藩、均贫富和严吏治,都是在这方面的考虑。这也是为啥要说清楚,在经济上的所谓“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里面的那个民,其实是与俺们小屁民没有太大关系的。这个所谓穿着“民”的马甲的人群,就是俺们所说的公权官僚和私有资本的双位一体。而这个双头蛇,就是如何在“国退”的时候,进行公器私用,在小屁民的血泪上,来完成他们自己私利的进。

因此那些大声呼喊“国退民进”,代表相关利益集团的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喉舌们,鼓吹的其实是国退民退,就是在国家财产被私有化的过程中,俺们小民并没有利益均沾,而是一下子就把这些财产,拨拉到人家私人的小皮包里去了。

不过俺在这里反对的资本,并不是说反对那些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市场上公平竞争的私人资本。俺反对的是那些官商勾结,公权私用,靠官僚垄断权力而获取暴利,却对普通人民的生活没有丝毫帮助的资本。

还有就是靠海外垄断势力,与中国官权相结合的买办资本,靠的是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福祉,而满足西方的金权集团和帝国掠夺的卖国资本,比如说当年民国时期,国民党四大家族那样的货色。

所以俺在这里鼓吹的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进民进,就是俺们小屁民的利益必须在国进的同时向前进。只有有了国进,才可以遏制国家能力被地方势力肢解,只有有了民进,才可以真正建立起一个公平和谐的现代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豪强的势力,自然必须得到遏制,必须退出在政府系统里的寄生状态。如果这些势力,可以转化为利国利民的完全私有资本,靠自己在市场上的本事来竞争,当然就会是民族的大幸事。

这个地方豪强的削藩过程,还要考虑到部分官权,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权力,可以向民权回归,为中国未来发展模式里,地方政府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做出转变。

在中国未来政制发展中,现在进行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开发,已经为完成政府功能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制度化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条件。比如说,现在中国兴起的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城市圈,以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舆论,都可以有效地运用在这个转型过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谢谢。
ptyr1068 回复 悄悄话 井兄见识广博,一针见血。这大概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痼疾,是中国能否复兴的拦路虎。“削强藩、均贫富和严吏治”是个好主意,但要在当今中国社会推行,难度很大。因为这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这需要独立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而现有的国家监督机制是徒有虚名。 如果中共高层能有一些真正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实权人物,善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舆论来弥补现有徒有虚名的国家监督机制,在当前是小民们的福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