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未来世界之新格局之二

(2009-05-26 16:17:23) 下一个

 

有不少读者对俺的这个看法,表示异议,认为俺过于丑化了西方这个道德神圣的世界。俺只好举一个例子,给大伙儿开开眼。

话说在2008329日,在德国莱比锡,开了一个国际运输论坛会议,东道主国家的总理,就是俺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位成天把人权挂在嘴上的梅克尔女士,应邀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作为欧洲最大的生物燃料制造国家,就是在如何把人吃的东西,转化出来给汽车吃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的国家(不过以德国人的科技能力,当年可以成功的把人转化成工业燃料来烧,那水平不是盖的)的首脑,针对有些人士,批评是因为生物燃料导致的世界食物短缺和价格高涨,表示反驳。

梅女士抱怨的问题,是那帮印度人居然开始讨论一天要吃两顿饭的议题,那才是世界粮食紧缺的大问题。她让大家想一想,只要印度人的三分之一开始每天吃第二餐,那可是比欧盟人口还多的三亿人啦!而中国人居然开始喝牛奶,这些都会造成人家欧洲人生活不便啊。

可是你有什么办法让人家印度人不吃第二顿饭呢?当然最好就是让他们自己乐天知命。印度人不是太争气,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暂时对西方威胁不大。可是中国人却不会善罢干休,全心全意发财下去,那可是不太好对付。直接战争成本太大,出师无名。靠台湾议题发挥,现在又掌控不了,周边国家介入,也没有明显效果,确实对西方国家来讲,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头痛问题。

而且关键点是这几年,大家还企望中国做冤大头,为世界经济危机付账,可以把各位从泥坑里拖出来呢,因此要摊牌,尤其是军事上的摊牌,估计还是一个中期的展望。

但是短期来说,西方不是没有劫材。其中一个比较好用的,就是碳排放和相关的贸易。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美国众议院议长,也是美国政府第三位实权人物,佩洛西女士带队的美国议员访华团,去和中国谈论国际气候和合作问题,而不是她比较拿手的这个独,那个独,这个权,那个权,显然比较有看头。

看碳排放的问题,首先是这个立足点非常高,可以占据道德的珠穆朗玛峰。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啊,那可不是假的,很普世的(不过印度人民只有一天一顿饭,不知道算不算普世)。因此在这个议题上,玩花花,你是没有权利抗拒的。

大家都知道要减低碳排放,就是要把那些放碳大户给收拾一下。何谓放碳大户?从企业的角度讲,就是你那些技术上比较落后,财力上比较拘谨,在能源利用上水平比较低。从国家的角度讲,如果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你的主要强项是在制造业上,那么放碳的可能就比较大。而且如果你的最大的能源又是煤炭这个碳排放大户,那么碳排放政策出来是对付谁,就不用问,也可以知道答案了。

那么现在中国在全世界的碳排放处于什么情况呢?

看一下下面这个图就比较清楚。

 

图一  关于世界碳排放的一张旧图

 

图二  2006年数据中国已经变成了第一排放国

 

第一张图看起来的数据是比较像2004年的数据,因为第二张图上,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户。而由于油价原因和经济放缓,美国2008年的碳排放下降了2.8%,因此如果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中国受到了影响应该是最大。

中国在碳排放的最大问题是,不得不依赖大量的煤炭来发电。在中国的煤炭发电中,好的煤要用来冶金,化工和民用,通常是差的煤用来发电。这些差的煤,又不是那么容易去清洁化和液体化。要降低煤的比重,就是要靠增加核电,水电,或者是其他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石油,以及风电,地热电和太阳能电等等。

对中国而言,最大的自有资源就是煤,从山西,内蒙到新疆,挖都挖不完,最便宜的也是煤。天然气来之不易,当然要首先考虑城市的燃气需求。石油来得更困难,而且贵得很,当然也烧不起。而水电和核电,前者是投资庞大,后者不光是投资大,而且中国还没有关键技术,只能任法国,日本和美国三家痛宰。要搞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则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当然没有办法把煤电用量拉下来。

因此一旦西方利用国际舆论,把碳排放拎出来说事,中国确实需要有好的对应方法。

碳排放的操作,就是所谓的“限制和交易(Cap and Trade)。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就是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大家商量一个目标,然后每个国家谈定一个排放量,然后每年递减。那么这个排放量是怎么定?是按国家的土地,还是人口,还是经济总规模?

要是按土地,那么地大人少的国家自然好处大,比如说俄罗斯,加拿大等地。要是按人口,那么中国和印度就比较划算。从人均来说,全世界的平均碳排放量是4吨一年。中国现在大概是3吨。德国是11吨,美国是20吨。要是按经济总规模,中国也不划算,对比美国,人口是人家的4倍,可是经济总规模人家是你的4倍。

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经济,而且人家的制造业水平高,技术先进,因此在减排放上比你有优势。

所谓交易,就是如果你达不到排放减量,那么就得花钱到排放量大,但排得少的国家去买你的排放份额。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比如印度,人口不少,土地也不小,经济总量还可以,因此分得的份额可能比较大,那么加上人家不用发展制造工业,老老实实做软件外包和接听电话服务这样的清洁工业,那么就可以把多出来的碳排放额,卖给拼命发展经济和拼命干活的中国。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未来世界之新格局之三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未来世界之新格局之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好望角骆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二极三元的评论:中国人到加拿大来工作,不会拿中国的工资的。利润一定不一样。再说这事,中国愿意,还要问问加拿大呢。
张合肥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按照人头算不合理,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的话。
二极三元 回复 悄悄话 其实中国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中国的制造业的一部分转移到象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来,中国出人出技术,用加拿大的资源,在加拿大生产,然后再向世界销售。钱是咱的人挣,名就让给加拿大吧。各位看官如果对这个议题有兴趣,可以发邮件到:xycbh@hotmail.com
Oona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发展可能也应该考虑一下世界上的资源的协调问题。

比如,中国应该大力发展铁路和公共运输,少发展私家汽车。

欧洲就是这样的。

和谐是主旋律。要和这个世界保持和谐也很重要,印度人平和和谐,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schweine_srq 回复 悄悄话 这两年都听说也见过, 中国把碳排放指标卖给欧洲国家赚取外汇,还没有听说中国去
买别人的碳排放额度呢. 将来也不见得去买!
先进和后进之间总要有个你追我赶的过程, 碳排放不是什么西方的阴谋,我们发展了
30年,环保上捉襟见肘,即使不提碳排放,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恣意妄为呢,节能减排我
们也提了多年, 效果呢,指标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创设一套标准呢.
schweine_srq 回复 悄悄话 默克尔的原话是怎样的, 最好能附上.
印度和中国两个人口大国, 解决自己的国民吃饭问题无可厚非.
但是这不能掩盖两个国家巨大的粮食消耗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压力,不进口粮食是不可能的.我觉得默克尔这样的类比(假如她原话就是这样!)没有错.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吃饭问题和发达国家面临的汽车吃饭问题, 是同样重要的问题.大力发展生物燃油技术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激励,也是减少对石油输出国组织依赖的有力措施.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照例来捧场。
南方的星空 回复 悄悄话 井底兄你好!钦佩你的才学久矣,已向很多朋友推荐你的博客。在此请教:如果中国比其他国家有较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是否碳排放方面可以抵消一些?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