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废话】本来应该接着写俺的四面楚歌系列,不过最近看到了有一个叫做谢泳的脑残,为沈崇案翻案一事,被网易热炒。看来在中国,串改历史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比如说为宋朝的秦侩翻案有之,为清朝的李鸿章翻案有之,为民国的汪精卫翻案有之。而其他历史事件,则有人捡起来连西方人都扔进历史垃圾堆的“白人负担论(Whiteman's Burden)”,美化八国联军和鸦片战争。现在的这个沈崇案翻案,走的是同样路线。谢泳的主要看法大概是两点:一是沈崇没有被强奸。二是整个事件是当时的共产党的操作,而“知识分子们”被人利用。其中还暗示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栽赃:沈崇是共产党特务,主动引诱美军强奸她,从而导致反美运动。出来反驳的人也有不少,不过陈郢客MM的文章特别精彩。她自己的说法是:我曾写了两篇和徐康先生思路一样的文章——就是就谢泳的文章“批注”驳斥——后来想了想,还是重新还原这个事件诸种要素较好。谢泳在文章里——只见中共地下党,中共显非万能,国民政府难道毫无作为吗?——事实上,国民政府才是刺激学生煽动学生的大头。他从“公共事件”这个角度入手——那么,我们不如干脆还原这场“危机公关”是怎么失败的。沈崇案有很多复杂的暗流值得关注,以前少人普及,今天我权且一试。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04027“温故知新”亦是文章的目的之一。不言而喻。所以会劈头《沈崇和谭卓》,各章亦会有“温故知新”的回应。我一向以为,历史的切实功能是资治通鉴,有必要跳出谢泳的断章取义的小视野做一些还原探索。经陈MM同意,在这里转载她的好文章,为天下正义出头,也为沈崇女士捍卫人格。1946年12月26日《经世日报》登出一条新闻:
女生看电影 归途被侮辱
大学女生某,年19岁。昨晚9时,赴平安电影院看最后一场《
民族至上》影片。散场后,忽见身后有美兵二人尾随。行至东单大操场地方,该二美兵即对该女施以无礼。
该女一人难敌四手,大呼救命。适有
行路人闻知,急赴内七分局一段报告。由警士电知中美警宪联络室,派员赴肇事地点查看。美军已逃去其一,即将余一美兵带走。该女被强奸后,送往警察医院,检查后,转送警局处理。
沈崇案就此拉开序幕。《经世日报》由经世学社创办,发起人为
萧一山(后赴台)。抗战胜利后,《世界日报》、《新民报》在北平副刊。《华北日报》、《华北晚报》亦是北平大报。(更不用提全国大报《大公报》、《益世报》。)《国民新报》有北平参议会的背景,《北平时报》由国民党人李泽民主办,就背景与影响力而言,《经世日报》大约中上,算不得上驷。
据谢泳先生2001年
重说沈崇案的史料: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本来是抢到头条新闻的。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象。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一消息。
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发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
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果。
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警察局当更发专稿。 ”①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
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
诸位看官,如今中宣部被人调侃为“和谐部”,哪有上世纪40年代警察局直接出面来得BH。
亚光社签字画押写保证书了——可是中国人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何况人精扎堆的新闻界——亚光社不说,别家转发不行吗?26日,《世界日报》《北平日报》《新生报》《经世日报》到底还是说了!最狠的是《新民报》,将中央社的有关电文编成一条新闻——这下可好,大众不仅知道了沈崇案,还知道了政府有意封锁消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禹的老爹鲧败就败在堵不如疏,这招防川防民,后遗症难料,一旦决口,不堪设想。沈崇案可证,70码也可证,——离民众太远了,愈嚣张愈盲愚,谁想出70码这等火上浇油的说法的?
沈崇住在东城八面槽甘雨胡同四合院,谢泳先生所提供的史料有云,《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刘时平一番辛苦,终于核实了沈崇住地:【他找到14号(注:甘雨胡同),一看这是非常讲究、有地位的人家,
两扇红油漆大门紧闭着。他按了门铃后,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问找谁,当听到找姓沈的,说了一声“没有”就把大门关上了。刘时平正要转身之时,一位绿衣邮差过来了。乘送信人叫门之际,他看见信封上写着“
杨振清转沈崇”几个字,这一下他心中都清楚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杨振清。杨振清教授,沈崇表姐夫,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华北电厂主管。
沈崇的家世已非一般之好——刘时平所查到的北大注册卡标明:沈崇,19岁,
福建闽侯人,先修班法文组新生。永久通讯地址:上海古拔路25号。
福建闽侯,晚清颇出了些人。禁烟的林则徐,赴难的林觉民,启蒙者严复,民国才女林徽音林长民这一家子,自不用提。沈崇祖上沈葆祯,是一代船政大臣,马尾船厂由我控,船政学堂自我开(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都是第一届毕业生),这可是近代史上交涉国运的关键人物。其父沈劭,在国民党
交通部任职,——这就提示了我们,沈家常住魔都上海。
1946年12月24日,时值圣诞平安夜。沈崇从魔都奔到落难帝都文化古都求学,不过20多天。看一场电影,命运转折,倒霉至极,不幸至极。
是的。历史不止一次巧合。沈崇去平安电影院看了一场《民族至上》,却惨遭强奸;70码的受害人谭卓,在西城广场影城看完电影《南京!南京!》,步行回去,被飙车族卷去了性命。现实冷酷如斯,却又如此充满戏剧性,叩人心弦。
这自然富有奇佳的新闻性:北大+名门世家女+美军 正如浙大+富人+飙车+70码一样让人怒发冲冠,寒毛直竖——但凡长大成人,诸人均知灰色自有一片天地,拐卖儿童妇女到苦地的,一时也禁绝不了……这是真的,贫苦之危地,却难以拍案惊奇,这是每一天的挣扎,每一天的严峻处境——而北大不能保,浙大不能保,世家不能保,有为不能保,我们呢我们呢?再淡定的人,都难以安坐了。
该死的70码,在公关上可谓失败之极;沈崇案亦然如此。除了北大/名门/美军……是的,还有些别的……很糟糕的引信。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为美国兵开脱,便拿女生名声下黑手:“
沈崇似非良家女子”,“
美军是否与沈女士认识,须加调查”。
美联社更是坦荡无耻,污沈为妓:“少女
引彼等
狎游,并曾言定
夜度资。”
12月27日中央社实在不好抹黑沈崇的家世,只能含糊承认:“沈崇‘
似系良家妇女’,在北平某中学
肄业。是
二十几岁的妇人,出事时间是在
晚十点半”。并且说:“检查后,只判断其
曾受强暴之胁迫,
尚无显著并被奸污之迹象……”
这等家世,才“似系”良家,那中国的“良家妇女”,能有多少?暗示她成绩不好,不检点,而且——早就不是处女了,这种抹黑手法,令人无语。
12月25日,中央社下禁令,亦打着沈崇幌子:【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2天后,刀风霜剑严相逼,如此相辱,就不怕沈崇自杀吗?!
12月28日北平行辕负责人在各报给出官方说法,异常曼妙太极:【此案
系一纯法律问题,
酒后失检,各国均所难免,
惟望市民幸勿感情用事,致别生枝节,则宜注意也。】
12月28日,北平市长何思源(他有一个女儿叫何鲁丽)如是说:【“据检验结果,
处女膜尚未十分破裂。”】
同日,《经世日报》刊载北京大学陈雪屏训导长讲话:【该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学生,
同学何必如此铺张。】
好一个“同学何必如此铺张!”若论耸人听闻,实不亚于今日之“70码”。可惜陈雪屏绝非不知情,因为陈雪屏训导长恰是管理沈崇的
先修班委员会主任委员;也绝非口误或措辞不当,因为他还说了【
该女生亦有不是处,为什么女人晚上要上大街,而且还是一个人?】
难怪北大学生,出离愤怒,热论如下:
【
聪明的训导长,你会说:未必是北大学生,何必铺张。
现在是了,你还会说:不是我的女儿,何必铺张。
如果是了,你仍然会说:美军又不是强奸了我,何必铺张。】
没有网络的时代,只能串联+大字报。是的。那时串联、大字报盛行,非自文革起,亦不乏妙语如珠。
是的。这些言语,这些故事,鲜活如斯。历史的确像太多的轮回,早已发生的再次发生,不止一次地发生。
陈雪屏,这又是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最诡异的是,他还真和沈崇沾亲搭故。陈雪屏的妻子是林纾(林琴南)的族女,而沈崇的母亲,也是林族的。当然,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上司:福建林家的纽带不算什么,哪有政治正确和前途重要?
据谢泳教授提供的史料可见:这位陈雪屏训导长,不仅名言可堪千古,阻挠记者查实的亦是此人。【刘时平来到校注册部找到姓刘的主任。刘主任说,教务长(陈雪屏)吩咐过,谁也不让查。】刘时平掏出记者证恫吓这位刘主任,才看到了沈崇的注册卡。
刘时平连夜写了一篇通讯《沈崇小姐》,北平不得发言,他只能凭借自己兼任《上海晚报》特邀记者的身份,寄到上海发表。外地好报,本地难言,那时即是如此。这是沈崇案第一篇徵实人物的文章:
【圣诞之夜,在华灯初上的时候,美兵两名竟敢公然在北平东单练习兵场强奸年方19龄之女大学生。时隔三日,这位不幸生长在中国的女学生,
还没有一个知道姓甚名谁,以及当时遇难的真实情况……
报馆记者,虽然有一部分知道了其中的内幕,然而没有一家报馆敢把事实真相透露出来。”】
在这篇通讯里,刘时平提到了北大沙滩的壁报,两种意见的争锋:
其一:“八路军有意唆使一个女孩子调戏美军,以致招辱”。
其二:“上述混乱听闻的宣传,简直是丧心病狂,忘掉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你相信哪一种?我曾以为这是智商检测,后来才明白,妄言自有屁股这尊大佛,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谢教授重提“真相”,暗示说法(一)是有道理的;可是再怎么思量都疑点重重。
刘记者寻到沈家,沈家起初是不认的。
【他按了门铃后,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问找谁,
当听到找姓沈的,说了一声“没有”就把大门关上了。刘时平正要转身之时,一位绿衣邮差过来了。乘送信人叫门之际,他看见信封上写着“杨振清先生转沈崇 ”几个字……】
刘记者擅自进去,沈崇表姐亦颇无可奈何:
【“她还带着没有擦干的两颗泪珠,无可奈何地把记者引到客厅里。她用沉重的语气说:‘沈崇小姐住在这儿修养,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谈。因为她的祖父是两江总督沈葆桢先生,父亲历任交通部处长等要职,现在南京养疴,血压已高达220毫米汞柱。关于这件耻辱的事,实在不愿声张,第一是怕她父亲知道了,病上加病,更形严重;同时我们是福建的世家,只要提起姓沈的,当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这和12月29日《新民报》的报道颇可互证:
【沈女士于本月一日新到北平,对北平地理尚不熟悉,现住于亲戚家中,廿四日晚拟与其外甥女同赴平安影院观剧,因其外甥女此片己看过,故未同往,沈遂独身前去,八时许至东长安街途中,致遭遇此意外之横祸。当美军暴行时,被一形似军人者发现,即跑至内七分局报告,待中美警宪联络班赶至时,已十时余,仅抓获一行凶之美军。现该女生近日精神极为颓丧,失眠两夜,
为该女生之前途计,其家长不愿声张,复称:
报上所载与事实颇有出入,且对中央社消息曾有“该女子年二十余岁,似系良家妇女……”等语,驳称,沈女士生于民国17年,实足年龄仅18岁零几个月,原系闺秀,何来“年廿余岁,似系良家妇女”等语。沈女士祖父曾任两江总督,其父亦现任交通部要职,纯系名门闺秀,素性极为倔强,求学尤极努力,对外界亦极少交往。并有警局口供可稽。且此种不幸事件发生于文化城中实不胜遗憾。又,现中美双方当局与其家属正积极交涉中,知无圆满结果时,该女生愿自行出头,并公开招待新闻界以明真相云”。】
世家素重名声,尤其姑娘被欺辱,家长不欲声张,亦是自然之理。然而政府的压制,激怒报界;而中央社等抹黑沈崇的说法,亦激起家长不满,岂可受此奇耻大辱?所以有“知无圆满结果时,该女生愿自行出头,并公开招待新闻界以明真相云”的态度。
沈家起初不欲声张——这像奉八路军命令调戏美军,故意招辱,设下陷阱吗?这苦肉计实在太苦太闷了。沈父沈劭——1922年交通大学毕业赴美,后担任交通部第一工程处负责工程的副处长,1942年带着4000多人在孟拱至印缅边境地段修路
1942年:中国民工中缅边境大逃亡,绝对是久经考验的党国干部,八路军如何能轻易插得手去?
证据何止一两处。1946年北大先修班沈崇同学,上海女子中学毕业——【参见《国立北京大学民国三十五年度第一学期先修班学生名册》,北大档案,卷宗号 MC194612(4)】——绝非中央社所抹黑的“肄业生”。沈崇初到北平20多天,假设沈崇和共党相关,必定要追溯到上海中学时代。可是沈崇案事发,她的母校上海女子中学颇为平静;倒是她妹妹的学校中西女中反响强烈。这也忒奇怪了吧?中共地下党干嘛放着朝天大道不走,名正言顺得来个痛快,还要如此曲径通幽?
沈崇案发于12月24日,中共12月26日才反应过来。报界早已闹起,他们也是看报纸才恍然的哦。不仅如此,土共这支“黑手”颇懊悔示威游行中,手伸得有点晚了,他们就此展开真诚地自我批评:【在这次北平学生
示威游行中,据闻
核心组织的意见开始时落后于群众。】(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384页)
能不能严肃地自我批评,总结得失,这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大区别。国民党的屁股太沉,挪不动,也懒得挪了。得失天下——自有因果道理。
12月24日,“北大先修班因校方所规定之文理二科课程有所不满”,罢课是以抗议。事发突然,这是先修班学生自发的行为。若非如此,住宿生沈崇不会待在表姐家里,更不会起意去看那场该死的电影……
平安电影院12月18日开始放映《民族至上》,每日三场,至12月24日,已经放映了7天,20场。若不是先修班罢课,考试日近,沈崇将不会卷入这场变故。话说回来——班上罢课,沈崇却回家了——恰见她毫无中共地下党的气质,别说当地下党,左翼青年都谈不上。十八九岁的世家小女,对政治显无兴趣,绕道为上。她乖乖呆在家里,后来决心就近看一场侄女已经看过的电影。
倘若当日土共和今日精英一副无耻嘴脸,必大肆炒作这一细节,附以种种冷嘲热讽:
——看看!这就是你不参加罢课的下场!那就是被美军强奸!
唉,精英的活儿,除了豁出脸皮,还真是挺没技术含量的。论证强权,抱大腿,欺负百姓,何其容易?
历史告诉我们,当年土共心胸和谋图相衬,厚德载物,不至这般躁急刻薄。今天有些人何其自负而猴急,哪里知道“人民”两个字怎么写?
除了累累证据,还有证人。
1946年12月26日《经世日报》提到的无名“行路人”,这个小人物,在沈崇案中,却是一重要之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