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的魅力
(2012-01-23 15:01:51)
下一个
回到北京的第二晚,闺蜜开车,我们两个带着各自的女儿去中国大剧院的音乐厅听吕思清、秦立巍和孙颖迪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我不知道这三个人是什么人。
因为回国前和闺蜜说没看过国家大剧院,闺蜜就给我们订了票,让我们通过音乐会去看国家大剧院。
座位是第一排正中,我们距演奏的音乐家3米。
问了闺蜜,知道3位音乐家都是国际音乐大奖的得主。
对音乐,我是七窍通了六窍外加五音不全。这么七六五倒着一数,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属于音盲一类。
面对孩子学琴的五线谱,觉得美好的音乐虽如天籁之声却是抽象得匪夷所思,让我辈之人心怀景仰,除了毕恭毕敬地听听,不敢说懂,不敢妄加评论。
但,这倒不妨碍我偶尔附庸风雅去听听音乐会。
听的时候,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演奏者表现音乐的激情我有时也能听出一、二。对只照谱演奏而没有投入感情的表演也还能适时地表现出外行人的失望。
有鉴于此,我中规中矩地端坐在第一次光临的中国大剧院音乐厅,满心想着怎么抗拒困意袭来的时差,哪知道在两个多小时的三重奏里平生第一次被音乐家的激情感动得稀哩哗啦!
台上,黑色、巨大的三角钢琴前是两把普通的椅子。
左边椅子上是吕思清,全身心地用小提琴演绎音乐。激越之处我觉得那把椅子几乎不能承受他投入的感情,不能承受他对音乐的热爱。很多时候,我看着完全沉入音乐之中的他,用他热情的心,用他熟练技巧的手,甚至用他整个的身体,在那把小小的提琴上演奏。我看到,一丝丝的琴弦,断了,理解什么是饱满的心力;我感觉,他是在为观众演奏,更是为自己演奏。很多时候,他自己就是音乐,他在倾注全身心的同时,已经与音乐融汇为一体。
这,给我一种震撼,不仅仅是音乐的。
右边椅子上是秦立巍,大提琴优雅地如泣如诉。感觉他是和另两位演奏家交流最多的一位,经常在一个微微的倾身,一个缓缓的眼神中,你体会到他们三人是在用音乐交流、对话。理解和默契都在音乐中流淌,起伏…
坐在后边的孙颖迪,从我的角度几乎看不到他,他正好坐在吕思清的后边,又是个子最矮的一个。我看到的几个仅有的瞬间,他似乎很平淡。听到的是他手下的音乐,有沉重,有肃穆,有甜美,有欢快。
在场后音乐家签名音碟时,我更近距离地观察孙颖迪。和吕思清、秦立巍的儒雅温和不同,他的儒雅有距离,有些淡然。
真正让我走近孙颖迪的是他的博客。
他的文笔让人讶异地优美,他的观察敏感细微,他的思想深邃出世。肃然起敬的同时,我开始理解他的音乐为什么会那么美。技巧,让音乐动听;思想,让音乐动人。
同时,他又是那么的随意入世,在有名的音乐殿堂演奏完,兴致勃勃地去小街小巷追访民俗、小吃,在轻松和不经意间落笔的是哲理的思辨,人生的感悟,信手掂来。
看他的博客,是一种超凡的享受。
一篇文章,可以读了又读。
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他带你走进深奥的古典音乐,走近一个音乐家的思绪。读他的文章,我有种从未体验过的狂喜,好像自己中了大奖!
我从小到大,心中没有过任何偶像,也从没有过追星的狂热。现在人到中年,更不会有了。
但这三位音乐家,让我对古典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三位音乐家,让我体会到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的幸福(写到此,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充盈着感动,感觉热和泪在眼里积聚)。
是他们,给我打开了一扇门。
只是,我的女儿,敌不过时差,在三位音乐家的优美的演奏中,睡了大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