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由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我。
正文

Google和美国人的隐私

(2005-03-07 23:01:15) 下一个
Google和美国人的隐私 吴琦幸 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成功,美国的科技股在这个股票的带动下,掀起新一轮的交易热潮。这是影响美国人生活的大革命,因为它带来的不光是咨询、信息的更新,而且它使隐私为第一要务的美国人的观念大大改变。从此之后,美国人的隐私遭到无所不在的网络搜索器的监视,从而美国人的个人资料储存在一个看不见的档案中。5年前,随便问一个美国人,Google为何物,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而今天,全美国使用因特网的人几乎都会利用它:查询商业信息,作为购物指南 搜索学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准备论文。笔者为了要写一篇关于中国秦始皇时代书同文、车同轨的文章,把Google中的资料调出来一看,足足有一万多条。而这还仅仅是其所拥有的几十种外语资料之一,如果使用母语英文资料的话,更是浩如烟海。  美国是一个没有档案袋的国家,即使所谓社会安全档案,也只记录一个人最简单的刑事犯罪记录、财务信用记录以及车祸肇事记录,而且这种记录取决提供人的意愿,如果你不愿意,你不必将自己社会安全号码公开,其他人就得不到这些资料。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大改观。不需要资料人的同意,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查询你的资料,只要你曾经公开过或者有关机构曾经公开过的资料。有时候甚至还有不公开的资料,Google也会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搜索一尽。一下就是几个遭到Google的美国人的抱怨: 34岁的米歇尔曾在波士顿一所中学当老师。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这样一个仪表整洁、性格温和的人,年少时曾是小偷和隐君子。不过,如果你打开电脑,上到www.Google.com,把他的名字输进去,轻点鼠标进行搜索,只需10秒钟,关于米歇尔的过去和现在所有情况的100多条链接信息就会跳出来。其实,米歇尔并没想隐瞒自己的过去,20岁时,他甚至写了几本小册子,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放荡和堕落以及17岁被关进监狱的经历。 让米歇尔始料不及的是,当年那几本不起眼的书会在10多年后给他带来麻烦。不知书中的内容是何时被好事者放到了因特网上,又如何被Google这个全美国最强大的搜索引擎捕捉到。两年前,他的一位同事上网时偶然在Google中敲入了米歇尔的名字进行搜索,于是,米歇尔狂野不羁的过去出现在屏幕上。不久,米歇尔丢掉了工作,理由是他的个人背景不适合做教育工作。 这以后,他又陆续找过几份工作,但一直不太顺利。有时,第一次面试雇主很满意,但在米歇尔满怀希望时,对方却突然中断了和他的联系。米歇尔知道,一定是有人“Google”他了。他无奈地说:“如果未来的老板问起你的过去,至少你还能有个解释的机会。而有的人一旦在因特网上看到你的资料,就彻底把你否定了。”然而,他还没法责怪Google,因为他自己“一直都在用”。   比起米歇尔的遭遇,莱瑞(Larry)的经历更让人哭笑不得。莱瑞第一次知道Google是在1999年。与他交往不久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女孩责问一头雾水的莱瑞,为什么对她隐瞒8年前因盗窃而入狱的事。女友的离去让莱瑞着实沮丧了一阵,他这才想到也许是有人把他的资料放到了网上。莱瑞说:“我总不能认识一个人就告诉他,我19岁时犯过罪、22岁时骗过税,24岁时因为婚外恋而离婚吧。可是,Google却把我的这些隐私暴露给别人,甚至和我完全不相干的人。我感觉自己生活在别人的监视下。”   不过没多久,在约会新女友阿曼达时莱瑞也使用了Google,他把阿曼达的全名输入电脑,搜索出来一堆结果,让莱瑞大吃一惊的是,这个活泼漂亮的女孩子竟然是个色情小说家,还是个性虐待者。约会时,莱瑞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阿曼达睁大眼睛愤怒地说:“你竟然Google我!”就这样,莱瑞又过起了单身的日子。不久后,他在Google上再次搜索自己名字时,发现在他个人资料的相关链接中,又多了色情狂、虐待狂等新字眼,莱瑞猜想,一定是阿曼达在报复他。   在美国,许多人对Google又爱又恨。过去,要想租套满意的房子,不知得搭多少时间、跑多少冤枉路,现在Google能提供上千条出租信息和网站链接。身体不适也不用马上去看医生,只要在Google里输入病征,便可获知病情和治疗办法。搜索图片、查询资料……只要互联网上有的信息,无论是非洲的好望角还是芬兰的北极村,都能在Google上找到。   但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家住德州的安妮经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有一次竟然是求助照料一只痛苦的怀孕的猴子。这一切都因为她和加州的一个兽医同名,许多人在Google上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在美国一些地方,法庭记录已经被搬到网上,坐在家里一点鼠标,就可以看到邻居离婚案中难登大雅之堂的细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Google的超强信息搜索能力会使人们的隐私受到威胁。尤其在美国这个电子网络高度发达的国家,姓名、出生年月、电话号码和住址等个人信息的泄露,很可能被别人用来盗用信用卡、银行账户等。而像米歇尔和莱瑞那样不愿暴露的个人隐私和历史,也会因Google的存在而毫无秘密可言。至于为了商业利益而借助Google搜集竞争对手的情报更是司空见惯。有人不禁要问,一个小小的网络搜索引擎何以拥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Google原名Googol,意思是10的100次方,是个巨大的数字。Google的胃口如同它的名字,大得出奇。编入其索引的有30多个页面,4亿幅图片和8亿个新闻公告。它像个巨大的电子图书馆,不但汇集了所有资料,而且反应迅捷。其搜索引擎每天可以答复1.5亿次查询。具体的搜索和分类工作很少由人来干,而是1万多台服务器来完成,使用的全部是价格低廉的个人电脑,但所有这些电脑都能在半秒钟内完成搜索。   从白手起家到雄霸天下   像大多数硅谷公司的白手起家史一样,Google诞生于一所小房子中。1995年,正在斯坦福大学念计算机博士学位的赛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开始着手研究、改造搜索引擎技术。1998年,借助家人、朋友和一些硅谷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两人创建了Google。同年,他们从大学宿舍搬到朋友购置的一套新房子里。房东让他们每月付1500美元的房租,外加一部分公司的股份。而两个绝顶聪明的人宁肯每月多付200美元也绝不肯出让半只股份。他们声称将接管整个因特网,当时房东对他们的大话并不以为然。几年后,房东最终为其房客工作了,现在成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总监,而Google的股票价值早已不知翻了多少倍。   1999年两家颇具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注入2500万美元,使Google站稳了脚跟。在别的网络公司为了获利什么都涉猎时,Google一直潜心于搜索引擎的开发改进,很快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2000年,Google与Yahoo签约,为其提供额外搜索服务,使自己声望大增。去年美国在线(AOL)也成为Google的客户。Google以其巨大的覆盖范围、强劲的搜索功能以及准确的查询结果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搜索引擎之王。   尽管永不停息地汇集信息,但Google从来不从其索引中主动删除任何信息,除非网络管理员要求它这么做。许多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被Google捕捉到,采取为自己的网站设置密码等技术措施,即使如此,仍然防不胜防。就像莱瑞说的那样,当你轻点鼠标窥探别人隐私时,很可能正被别人窥探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