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陕西人做的偷懒版“凉皮” ^&^

(2008-09-28 13:36:02) 下一个


俄一直不是个很勤快的人,凡事三分钟热度,又没什么上进心。这一点早在俄的童年时代就被俄那观察力无比犀利的老娘毫不留情地指出,并且断定俄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从而也放松了对俄的监管,只要俄行事不犯原则性错误,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随着岁月流逝,时间证明了俄那一辈子争强好胜的老娘当初的判断是多么准确,俄真的就成了个一事无成的女人 俄自己倒是一直活得悠哉游哉,自得其乐 !!!

但是,这一漂到了国外,俄就不那么轻松愉快了。为啥涅?除了历史文化地域语言等的差异外,最让俄受不了的就是:俄不能很方便地吃到家乡菜了 !!!

这对俄可是个大事,亏什么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啊 !!于是,俄痛下决心--学做饭,尤其是家乡菜,只要有条件,通通都要学会。艺多不压身,日后管他风吹浪打,俄自岿然不动 !!!

今天就来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俄们陕西最最最著名的小吃--凉皮。当然,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俄还是不失时机地偷了点儿小懒 比如:俄那个做饭一贯讲究正宗的老娘,每次做凉皮都是先活好一团面,然后用水一遍一遍地拍打面团,直到面团变成非常非常小,也就是俄们所说的“面筋”后,才算完成前期基本的准备工作(这时面大部分都会融于水中,沉淀后倒掉浮水就是做凉皮的原料--面浆。那个面筋非常好吃,如果有的话,可以在蒸凉皮的时候顺便把面筋也蒸熟,切段儿后与凉皮一起吃)。 还有,面浆活好后应该稍微醒一下,然后放到冰箱里静置四小时以上,如果可能放过夜口感就更好了,俄可没有那个耐心,活好面浆后直接就进锅蒸了,不过以俄多年吃凉皮的经验,俄的这个简易版倒也不太差

好了,废话少说,上PP啦


这两个做凉皮的模子还是俄2003年冒着SARS的危险回国,从陕西背过来的呢 因为俄用的是AP面粉,为了减低面粉的筋性,俄在面粉中加了些玉米淀粉,比例大约为4:1,再加少许盐。面浆要活得不稠也不稀才行,太稠太稀都不能成型,否则皮子做好后不但不容易从模子里拿出来而且很容易断掉。 就是这个大汤勺,俄每次大约倒1。5勺(因为面容易沉底,所以舀之前再把面浆搅一下,这样面浆不至于太稀),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把面浆倒进模子之前,要在模子底部刷一层油(为健康起见,俄用的是橄榄油),面浆倒进去后要左右摇晃一下,以使面浆均匀地布满整个盘面。尽量不要有气泡,如果有的话,可以震几下模子,气泡基本上就没了。放到锅里开始蒸








蒸大约五分钟左右,中间可以打开锅盖观察,一般应该蒸到皮子鼓泡就算好了。俄的这个简易版木有泡泡,俄就用手按按中间,感觉结实不粘手了,就是好了。把模子拿出来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冷却,或者把模子翻过来在凉水下冲,这样皮子比较容易取出(放心,皮子不会掉出来的啦 )沿模子的边儿轻轻把皮子取出,叠一下,切条(宽窄自便






把切好的皮子放到搅拌盆里,加酱油,醋,盐,鸡精,蒜汁,黄瓜丝或事先焯好黄或绿豆芽,还有最最主要的辣子油(俄的一般做法是,把辣椒剁碎,放小碗里,炒锅里油烧至6成热时,把油浇在辣椒碎上,一定要一边浇油一边快速搅动辣椒,不然辣椒很容易就变黑了)。可是今天俄偷懒了,用的是买的现成的辣椒油 还有,家里没有黄瓜和豆芽了(昨天做了黄瓜炒鸡蛋,和素炒黄豆芽),又实在懒得出去买,翻了翻冰箱,还好发现两个大青椒,正好拿出来配色 还有那个蒜汁,应该是很好吃并且也利于健康的,怎奈俄的肠胃拒绝大蒜,吃了就难受,所以俄做凉皮,自己的一份从来不放蒜汁,LG这个山东人倒是大葱大蒜来者不拒(有的人不喜欢香菜的味道,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加一些香菜会更香一些)







调好了,尝一尝,看看喜不喜欢








附:凉皮的起源与分类

凉皮是中国西部众多地区的风味小吃,被许多人认为是陕西小吃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凉皮,又称皮子、酿皮子,据说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以“白、薄、光、软、酿、香”而闻名。凉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为“凉”,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

凉皮的种类繁多,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

从制作方法上可大体分为:蒸面皮、擀面皮和烙面皮。蒸面皮的主要制作方法是由面粉(将面筋洗出)或米粉加水均匀搅拌制成糊状,盛入圆形平底的金属容器,摇摆凉皮容器使面/米糊平展得铺在容器底,然后放入开水锅或蒸笼内蒸制(蒸熟后的圆形整张皮子大约0.5厘米厚,直径近1米)。随后把凉皮过凉水冷却,用近1米长、20余厘米宽的大铡刀切成宽0.5厘米至2厘米的长条(根据制作材料不同,颜色有稍许不同),调拌时可根据不同风味加入盐、醋、芝麻酱、辣椒油、面筋、黄瓜丝、豆芽、蒜汁和时令蔬菜等。

从吃法上分为凉皮和热皮。

从原料上分为米皮(大米)和面皮(小麦)。

从口味及配料上可分为:

面筋凉皮 盛行于关中地区,以面筋为主要辅料。调制时,须加入面筋块、时令蔬菜;调味品有醋、酱、蒜汁、味精、盐、辣椒油、香油等。

麻酱凉皮 以芝麻酱做调拌而得名,为清真食品。调制时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并调入盐、醋、酱、芝麻酱、粗辣椒油(有辣椒粒)等。

秦镇凉皮 因产于户县的秦镇,又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米粉加水搅拌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切细。调制时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较少,重点为辣椒油(制作较为讲究,辣椒面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在上等油中熬制,无辣椒粒)。调好的凉皮呈红色,辣且香。

汉中面皮 因产于汉中地区而得名。由于加工时用小石磨加水将米磨制成米粉浆,又叫水磨凉皮。制作时将磨制成的米粉浆平铺于竹蒸笼上蒸制。加入调料,主要是蒜汁、辣椒油,口味则是酸辣之中透着蒜香。.

岐山擀面皮 以岐山县制作的为最佳。制作时,先用将小麦粉用水洗,洗出“面水”,也就是淀粉水,上蒸笼蒸制,然后用幹杖幹好。调料以当地特别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并辅以小麦粉洗出的面筋丝,蛋白质含量较高,擀面皮的面筋丝和蒸面皮不同,在于“上上”用水煮,而非上笼蒸,煮熟后,然后用手撕开,在小锅(有锅无灶)内调拌均匀。其主要特点是凉皮为半透明状,筋道而伴有麦香,口味为酸、辣、香。 岐山面皮种类繁多,分为擀、整、烙多种

除以上各具风味的凉皮之外,还有扶风县的烙面皮,汉中的魔芋凉皮、黑米凉皮,陕北的绿豆凉皮,汉中热面皮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