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边读边扯(37)- 《荒野侦探》

(2016-10-23 07:01:20) 下一个
 


一直比较喜欢拉美文学,具体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喜欢,也许是因为那些男子气概浓烈并带着“血丝”的文字吧。可随着拉美文学爆炸四大天王科塔萨尔、富恩特斯、马尔克斯和略萨的时代渐渐远去,拉美文学的热度似乎冷却下来,我内心相应增长的几分野性,也随之蔫吧起来。就像后院种的大丽花,红灿灿的娇艳坚持不了几天。刚刚巡视了一番,发现又蔫了一二朵, 也许三四朵,或者差不多七八朵吧。


可在上世纪末, 拉美文学又冒出一个花骨朵。他就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他的第一部小说《荒野侦探》一鸣惊人,好评如潮,被称为“最具原创性、自马尔克斯以来最重要的作家。“ 由此成为拉美文学新的里程碑式人物,甚至被称为“终结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时代”。只可惜他活得不长,四十多岁开始写小说,在2003年五十岁时就去世了。
 

之前读过他身后出版的《2666》,记得挺好看,也记得看到后来有点昏昏欲睡, 小说实在太长了,800多页。这部《荒野侦探》稍微短点,共59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花了一周的空余时间,我津津有味把它读完。波拉尼奥自己给这部作品的评语是“拉丁美洲撒满可被遗忘的青春骸骨,《荒野侦探》要再次唤醒这些青春的生命。”读后感觉确实如此。
 

小说分三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可单独拎出来,线索连贯,故事完整,可独立成篇,我也是先跳过第二部分,一口气把这一头一尾这两部分读完。这两部分讲一位热爱诗歌的17岁墨西哥学生马德罗的青春故事,用日记体的方式叙事,其间的文字散落着诗歌、大麻、酒精、性爱等貌似必不可少的青春碎片。恍惚间感觉这两部分有点村上《挪威的森林》的味道,一部青春的记忆,一曲青春的哀歌,也能看出作者写这部分投入了相当的激情,好像不是蘸着墨水写的,更像是蘸着荷尔蒙写的,嘿嘿。
 

小说重点在第二部分,篇幅也最长,从141页到526页,有四百来页,主要讲号称“本能现实主义诗人“贝拉若和利马的故事。而作为铺垫,这两个人在第一部分影影约约地也出现了几次。第二部分通过貌似采访的形式,时间跨度二十年,通过很多的个人经历从侧面讲述贝拉若和利马的故事,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而贝拉若和利马从头到尾均未露面。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多角度叙事方式,社会画卷也随着多人的叙述而自然展开。记得莫言的《檀香刑》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只不过他用了两三个人的视角,而波拉尼奥用了好几十人的“我”的视角。难点在于,如何能区分出每个不同的“我”,又如何分辨出每个“我”的性格,这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
 

单从结构上看,《荒野侦探》是一个结构新颖的小说,第一和第三部分从一个“我”( 马德罗)以日记体形式完成了现代文学比较流行的“小叙事”;而第二部分通过许多人不同的“我”来完成现实主义文学“大叙事”的效果,从而巧妙糅合了现代与经典的叙事方式,我想,这也许是这部小说能成为经典的醒目之处吧。
 

蒲公英式的结构

 
 
当然,除了小说结构,这部小说还有其他种种可以评论,例如指涉的政治、作者的文学渊源,以及涉及的相关文学理论等等,这些看着让人头疼的东西,我就不赘述了,主要原因是,确实不懂。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看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翁贝托艾柯等人的大作,他们都能对经典作品说出无数道道儿来。不禁想起钱钟书说的,“文学评论家的任务就是分析作品,教训作者”呵呵,这句平平淡淡的话,真是越想越好玩。

上面啰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其实我看小说,更注意看的是细节,跟看照片一样,喜欢划拉边边角角。桑塔格说纳博科夫说,“万事万物都是先有形再有实的”,这里所谓的形,不仅是形式,我想更多指的是细节,正如纳博科夫小说里充满无数美妙的细节,这细节也许不仅包括物理上的细节,而且包括文字上的细节。
 

《荒野侦探》马德罗日记:
“2月2日
我不知道今天是2号还是3号,也许已经4号了,甚至5号、6号了。但对我来说是几号都一样。这就是我们的哀歌。”
 

这貌似胡里八涂的文字技巧让我看得心旷神怡,也许仅仅因为这一句诗一般的细节,我便会记住《荒野侦探》。
         
 

波拉尼奥的作品俺见一本买一本。(感觉左起三本不错,其他的似可看可不看,因为完全不记得有没有看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啊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myam' 的评论 : 谢谢留言,欢迎来玩来交流。。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有空慢慢探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