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鱼跃

观察与思考,回顾与前瞻,借鉴与创新;现实与理想,梦幻与科学,实践与真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把心用在中国的发展上。。
正文

安全阀与台湾的国际空间

(2008-11-28 07:31:47) 下一个


给台湾一个带有安全阀的广阔国际空间

 

 

        自今年五二〇台湾换届后,新一届的执政者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要搞活台湾经济,要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都离不开先把台海两岸的关系理顺,把两岸关系这个纲抓好,纲举才能目张。此前八年的蹉跎岁月,大陆的执政者也已经深刻地领会到,以“一中各表”的默契,替代硬推“一中原则”,不失为现实之良策;与承认有“九二共识”的国民党当局,恢复协商谈判,发展合作与交流是难得的重大机遇。几个月来,经过两岸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开始逐步走向平等协商,合拼经济,建立制度,加深互信的良性循环轨道。   

        不仅如此,在台湾当权的马英九日前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地区与特殊地区的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特殊关系;把两岸关系摆在台湾对外关系的政策上位,提出两岸外交休兵;同时秉持台湾人民的愿景,向大陆喊话,让台湾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样,就为每一个关心两岸和平统一的中国人摆出一道思考题,给台湾更多国际空间,这样做究竟是否有利于两岸终极的和平统一? 是否符合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

从世界上一个中国,两岸分治的现实来讲,两岸在同一国际舞台上活动,势必有主权代表政府之争。然而,反过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的主权之争,却使得两地虽分治却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让世人有目共睹,毋庸置疑。而且,双方都反对台湾独立,国共两党都反对台湾独立。台海两岸主张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因此,在给台湾更多国际空间的问题上,笔者以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天经地义地把它与争主权,闹台独联系在一起。

这里,意不在探讨给台湾更多国际空间后的利与弊,利益的得与失。而是想怎样做能兴利除弊,收得避失。

顾及台湾的民意背景,台湾当局不可能在两岸协商议题上超越“先经济后政治”的程序模式,不可能冒“丧失主权,矮化台湾”的嫌疑与大陆当局做政治交易。两岸关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回暖的局面,也正是双方运用智慧,刻意模糊焦点和搁置争议。况且,台湾的民进党,历来不以是非论成败,而以成败论是非。它擅长混淆视听,煽动民粹,颠倒本末,指驴为马。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识时机,拔苗助长,硬要去把搁置的争议挑出来谈,把模糊的问题谈清楚,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大陆学者,智囊与官方,如果想有创意,以应对台湾的局势,必须打破过去所谓的“低门栏 一中各表”,“ 高门栏 一中原则”的思维定势。既然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都属于一个中国,那么,依现实,就一个门栏, 即“一中各表”。以这一个门栏作准则,创意加默契,打开大门,让两岸关系能够联系多紧密就联系多紧密,让台湾参与国际空间能有多大就多大。大陆国台办2004年在陈水扁连任发表就职演说前,曾有一个“五一七声明”,讲的是“无论什么人在台湾当权,只要他们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摒弃台独主张,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关系即可展现和平稳定发展的光明前景。”这个说法,同样应当体现在给台湾更多国际活动空间方面。

只不过,目前状况上,大陆方面在与马英九的互动上,明显缺乏智慧跟进,尤其缺乏默契跟进。马英九警言,“台湾如果在国际场域继续受到孤立,对两岸不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大陆一方,应当拿出智慧,创意和默契,协商也罢,不协商也罢,在政策,策略以及方式上均作出重大调整。切忌仅仅停留在“台湾同胞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应由两岸中国人协商解决”这样一类的官套话上。

给台湾执政者和台湾参与国际活动者戴上“安全阀”是一个好办法。“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就是这样一个安全阀。譬如说,只要认同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无论何人何机构,大陆就不阻挡让其走上国际大舞台,参加有权参加的国际会议,加入有权加入的国际机构;一旦台湾因换届换上主张台湾独立。否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执政者,参与国际空间活动的人与机构也换上台独标签,则其国际空间的参与资格相应地自动丧失或停权。

应当认识到,要封杀的对象,应当是那些台独势力,主政者及其追随人,而不是台湾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使用这种安全阀机制,理所当然地把统独争议或翻盘给锁死,大陆就不怕把国际空间的大门打得更开些;联合国附属专门组织机构,世界卫生组织,那些非政府或者“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区域性组织,以及许多为国家与地区建构的国际舞台,都可以让台湾一展身手,让台湾同胞在国际场所扬眉吐气,两岸中华儿女在国际舞台携手发声与表演。这样做,才能双赢,才是走向终极统一的大正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