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弈论·非合作博弈均衡

(2008-09-29 13:03:21) 下一个

为什么两个聪明的囚犯却无法得到最好的结果?想必旁观者都清楚,两个人都招供,对两个人而言并不是集体最优的选择。无论对哪个人来说,两个人都不招供,要比两个人都招供好得多。


“囚徒困境”是一些非常普遍而有趣的社会情形的简单抽象,可以说是理性的人类社会活动最形象的比喻。它准确地描述了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互相之间不信任和相互防范的真实一面。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背叛总是最好的选择,但双方背叛一定会导致对双方都不甚理想的结果。


“囚徒困境”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产生不良结局的原因是因为当事人都基于自私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正是合作没有达成的原因。


在社会及经济活动中,人们通常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去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即便他们知道存在这样的可能。我们在“零和游戏”中提到过的双赢设想,正是由于存在“囚徒困境”这一问题而无法实现。


“囚徒困境”对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必定是一个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这就是博弈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只有当人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作(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实现双赢。因此,我们从“纳什均衡”中也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一种比背叛更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前提:人人都能做到“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这也就是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必须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否则,倒霉的必定是善良、诚信的人们。


“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这种理论和思想已经深入到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西方思维的一部分,无论实在国际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经济领域,猜疑多于信任,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更为普遍。


当代社会最流行的一个单词就是“博弈”,我们似乎时时刻刻都处在博弈之中,因此“囚徒困境”还将继续困惑着我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