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辛亥
(2012-10-02 17:16:03)
下一个
一百年前的变革,开始不是革命,而是一场改革维新,从上到下,由皇帝天子亲自下诏,人心所向,没有理由失败的事儿。慈禧开始也没有反对,政改是上层的共识,但是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步骤,谁是执行者,谁是直接受益者,很快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冲突,结果同室操戈,本来的同志成为异路,革出了人命,由良性的改革退化为恶性的革命,结果两片蝴蝶飞舞,化作腥风血雨,越改越乱,国家的政治结构不断的恶化,结果最后退化成了比原来落后上百年的政治体系。
向东方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只改革了经济体系,政治结构还是保持单一的体系,没有可以相互制衡的力量,结果没有能力抵抗军国主义的侵蚀,毫无疑义的在危机中退化为独裁的军国主义,没有能力理智的把握国家发展方向。向南看,许多看似开明的小国家,就连政治体系最先进的新加坡同样在家族性质的政治体系中挣扎,总的来说,在近代的东方,没有形成真正的民主政治的的国家。
政治是聚积了一个国家的有效内涵的精华,在权力的框架中,点缀贯穿了道德,宗教,伦理,经济和民族传统,是国民生活随时随刻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改变政治结构,就好像心血管手术,随时都有大出血,以至生命危险。改革的步骤就像今天美国的大选,贯穿的所有国人的生活,充斥媒介的所有角落,动用了大量财力和物力,既针锋相对,又有条有理,这样的结构变化,如果不调动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都会受到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包括新移民,所以改革的步骤一定要得到社会的共识,绝对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意识和行为,超前者和落后者都会被碰得头破血流,比如宋教仁和张勋,都有激进的个人意识,结果都遭到失败。
无论一个政府的管理人员和领导集团有多么的高尚和廉洁,如果他们无法公开的向国民解释政治结构中发生的事情,保持黑箱状态,那么这个政府就没有有效的和国民沟通,在变革中就无法要求和促使国民与他们同步,他们的敌人会轻易的离间他们与国民的关系中,可以随时导致失败,所以今天的当政者即使有高尚的意愿,但是要达到目的,却一定要脚踏实地的把握步骤和与国民的沟通,不能把愿望当做手段,要让国民选择步伐,给予国民参政的机会,这就是毛泽东成功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如果政策是国民真正的参与制定的,那么即使失败也不会受到国民的唾弃,如果政策是某些人制定的,那么失败了就成了替罪羊。梁博,即克俊逸,吴莫愁,到底谁是好声音鬼才知道,但是如果上层内定梁博,那么这个节目不但没人看了还要挨骂,如果大家都参与选拔,无论选了谁,即使和上层的一样,没有人会埋怨而且能挣大大的广告费,所以民主政治就是这么简单:让老百姓参与,出了事没有人会埋怨领导,大家一起承担责任,所以奥巴马即使没有成绩也没有人在骂他,只不过对他失去了新鲜感和不切实的希望而已。
八九年的试改革,共产党的最高领导者被一群已经退休,行将就木的老人挫败,中国的老百姓只不过见到一点血和新闻联播就老老实实的躲到家里看热闹,可见精英改革只是海市蜃楼,距离现实还是那么的遥远。开诚布公,象好声音那样的让老百姓,或者媒介组织来调查,评审薄西来的功与过,让老百姓决定对他的制裁,这样才能渡过这次风波,化干戈为玉帛,让薄西来与公众见面互动,让他说他想说的话,让老百姓说话,微博,这样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却是最安全,公道的路,才是中国最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