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冤家

不是文人,只是喜欢看book。
正文

人生观问题

(2008-03-01 08:26:27) 下一个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生存的意义和目的、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不抽象,它关系到我们究竟该怎么样以怎样的动力度过一生和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人生分婴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般来说,少年和青年阶段是确立人生观的时候,而青年时期是确立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人生观是在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受一个人世界观的制约。

评价一种人生观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准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是对我们当代中国人荣辱观的指导,一起来学习一下,很具体也很精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关于崇尚科学,胡适先生在他的《略谈人生观》里写道, “一个人的快乐,是有粗有细的,我在幼年的时候不用说,但自从有知以来,就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快乐的。

雷锋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胡适作为一名学者,要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本来不太相干的两个人对人生观问题有着惊人类似的思维。胡适先生还提到了快乐的问题,怎样才能快乐呢?其实根源就在于找到要孜孜以求的人生意义与目标,而越伟大高远的理想,越能让人产生伟大的毅力,在旁人看来好像很辛苦不可理解,人家本人却能做到不以为苦反而甘之如饴。所以要活得有滋有味,就该好好考虑一下人生观,确立一个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伟大理想,这不是唱高调,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从生命本能出发,以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的满足物质生活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极端个人主义,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厌世主义者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禁欲主义者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

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是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在内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总的观点、看法与态度。一个人的世界观对人生观有很大影响,尤其对人生观中的生死观起决定作用。比如,基督教徒天主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世界,人死后要接受上帝的审判,或下地狱或上天堂;佛教徒相信生命轮回;我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信仰进化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生于自然,最后回归自然。

最怕周围有个人什么观也没有,甚至也没什么像样的原则,挺老的了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永远没个定型,不知道怎么跟这种人相处,也很怕受无为的伤害,通常会选择保持距离敬而远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