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探索

个人爱好:文学,心理学,历史,家族史,哲学.
个人资料
不羁的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孝顺谈起3---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同

(2008-02-16 00:27:18) 下一个
从孝顺谈起之三 –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同


由于孝顺是非常纯粹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于那些在西方文化中长大的人来说,他们很难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父母那么百依百顺。同样,从小就接受了“孝顺”观念的中国人,也非常困惑于西方人对父母的方式和态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中国人对于西方人对父母态度的批评,认为他们不能做到像中国人那样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的缺失。
我在从孝顺谈起之一中提到,孝顺其实是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统一化,法律化,道德化以及传统化了。它的产生是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的。由于这一概念非常适合当时的封建社会需要,就应循统治者的需要流传下来并得到加强。成为后来的做人之本。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并没有产生类似“孝顺”的这么一种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父母儿女间的规范。而资本主义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在西方诞生及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鼓励和促进个人发展,这也和孝顺所提倡的父母儿女间的依存是完全背离的。
资本主义在其早期,所采用的生产方式是以行业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当行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出现了以工厂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时,生产水平或生产力的提高,给当时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更新和变化。在此之前,众多的人口是生活在以家庭为中心,以村落为活动范围的环境中的,彼此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非常地彼此依赖。当工厂出现时,个人完全可以脱离家庭,土地和村落生存,个人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的生产劳动可以完全地脱离开来。这种生产方式带给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由此一来,人们不必将个人的生存需要捆绑在家庭和土地上。个性化,个人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理念等等,取代了家族利益,家族观念,共性思维和彼此依存。在心理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巨变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是极其巨大的。不幸的是,中国并没有经历这么一种裂变,所以,我们仍然维持了持续了几千年的共性思维。绝大多数以共性思维为其主要思维方式的人们,会难以理解一个没有“孝顺”价值观念的社会。这也就是为什么东西方在“孝顺”这一观念上为什么会缺少共同语言。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会发现,“孝顺”将不再适应我们的生活观念而必将遭到淘汰。但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新的观念来代替它呢?
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现代化的程度,相当部分的人口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对孝顺这一观念有所改变和淡化。例如在城市中那些晚年生活有保障的父母,基本上已不需要儿女在经济上的供养。他们仍然希望儿女“孝顺”,希望儿女们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希望儿女们经常可以陪伴身边。同时,整个的中国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如何认识“孝顺”,我们仍然存有非常多的困惑。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希望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有相互依赖的,紧密的关系。因为我们并没有建立起那种根深蒂固的个性独立的观念,当社会和生产力进步到不需要那种强烈巩固的家庭关系时,我们的社会不免会产生一种恐慌,因为我们不知道失去了家庭的密切关系,个人该如何强壮地生活。
我们批评得最多的,是西方社会老年人的际遇。其实,西方老人生活孤独的现象早已有之。由于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优先考虑到这一问题,会有很多相应的扶持老年人的措施。这么一来,老年人就可以一直保持独立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其次,孝顺要求的“顺从父母”,西方文化中,同样也会尊敬父母和服从父母,这种尊敬和服从,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中,所应有的尊敬和服从。就好比在任何一组人群中,彼此应有的尊敬和服从一样。这种尊敬和服从和“孝顺”的“顺从”不同的是,儿女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他们独立的意志。他们的尊敬和服从是基于自身与他人的一致性,而并不是基于因为要取悦长辈和遵守社会的道德而服从。而且,作为子女,他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反对父母的意志。因为作为独立的个人,他们成长的目的就是可以不依赖父母长辈而独立地生存。而这种独立同样也体现在年迈父母的身上,当子女离开他们时,没有子女的供养,他们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无需依赖儿女的经济供养以至丧失自我的喜好。所以,我们以为西方老人的晚年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很悲惨的,实际上并不如此。反观许多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的中国家庭,反而有许多的内部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是分开来居住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中国父母中最典型的例子: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和心血,把孩子养大,就是要孩子听我的,不然的话养来干什么呢?----解析这种心理,无非就是共性思维中,父母子女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儿女在父母眼中,并不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经济的供养成为人格个体的掌控。单从这一点看,孝顺的经济含义就是非常明显的。
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孝顺不是那么简单的。孝顺还包含有爱,关心,体贴,回报,礼节,遵从…我将会在下一篇博客中讨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NCJCC 回复 悄悄话 小8毛是否看得太快了点?作者说:“所以,我们以为西方老人的晚年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很悲惨的,实际上并不如此。反观许多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的中国家庭,反而有许多的内部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是分开来居住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完全同意作者和小8毛的意见。我不习惯父母同我住,想老了我也不会喜欢同孩子住。还是老两口自己住暇逸。
小8毛 回复 悄悄话 不能用你自己的观点来横量别人的生活,我生活在白人圈子里,我感到他们大都愿自己生活,不愿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老年人和年轻人思想观念有很大的代沟,有好多看不惯的地方,简单地说,孩子们爱把他们的音乐放的很响,老人嫌吵,更讨厌现代的音乐。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晚睡,晚起,不爱收拾房间,吃太多的零食,不按点吃饭.....老人都看不惯。老人更看不惯,小一辈对父母没大没小的说话方式。说真的,老人累了一辈子,真是想安安静静的度过晚年。
中国也有老人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有太多的矛盾,有的孩子是利用父母为他们看孩子,做饭,是变相的保姆。当老人动不了了有报怨成了他们的付担。还是西方好,老人院有值班的护士管,不用看自己孩子的脸色,不用因给孩子拖累而感到不安。
老人更注重心理没负担,心理的宁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