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
承认个人拥有某种特别深刻的情感,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记得我小的时候很爱哭。我早已不记得我为什么哭了,我只记得每当我哭泣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对我的嘲笑。我并不明白别人为什么笑我,我从此学会了即使感到伤心,也绝不哭泣。再长大一点,我甚至学会了不去伤心。因为伤心就会哭泣,哭泣会被人嘲笑。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伤心是人的一种自然情感。如果遇到了让我感到伤心的事情,我无需因为自己的伤心而感到羞耻。如果因为伤心而哭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无需害怕被人嘲笑。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那种从小形成的拒绝伤心的心理,依然伴随着自己,如影随形。
所以,体验和拥有深刻的情感,也可能是一种奢侈的事情。虽然情感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情感培养。太多的人是从极度的情感缺失环境中长大的。
往往,恶劣的经济环境都伴随着情感缺失的状况。当人们在为生存而挣扎时,情感总是会被遗忘。更甚者,情感会被当成垃圾一样的东西,被建议抛弃。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人,想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被教导说,情感是具有阶级性的。几乎所有浪漫柔软的情感,都不是无产阶级的感情,必须鄙视和遗弃。我还记得那个时代的戏剧电影,是连爱情都不具有的。我记得曾经有一部电影《海霞》,里面的一个小女孩,在妈妈去世的时候哭得很伤心,然后这部电影就被批判了,因为这么伤心地哭泣,是非无产阶级的。现在回忆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发生过的。
我曾经思索过“没有情感”和“拒绝承认自己的情感”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两种情况的确是很难区分的。我倾向于相信,完全没有情感的人还是很少见的,更常见的情况还是人们拒绝承认自己的情感吧。
在国外生活的国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认为洋人和中国人相比,说话较为直率。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洋人通常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而中国人则普遍不愿意袒露表达内心的情感。